正文 三個老師(1 / 2)

譚千秋

不去現場,我想我是不會流淚了。

5月12日14時28分的汶川大地震,把我們的淚水,在不長時間裏,差不多是震幹了。可是當我在餘震不斷的搖晃中,站在漢旺鎮東汽中學的廢墟前,不由得鼻子發酸,我是又要流淚了。

我知道那個叫譚千秋的中學老師,就犧牲在眼前的這座廢墟裏。

他曾經的學生楊笑宇在博客上撰文懷念譚老師,說他是個好老師,對學生既嚴厲又關心。有回上課,譚老師提了個問題要他回答,他站起來,大說一通,而譚老師的評語卻毫不留情,說他犯了邏輯性錯誤。這惹來班上同學的一場大笑,從此再不敢信口開河,說話做事,都是想明白了說,想明白了做。一堂課,一個問答題,讓他終生受益。

隻有這樣的好老師,在大地震來臨時,才會不顧自己的安危,拚著性命保護他的學生了。

大地震過去了30多個小時,到5月13日夜裏,救援人員在廢墟下刨出了譚老師,當時的情景讓所有在場的人無不動容。大家發現,譚老師在教學樓坍塌下來時,把4個學生塞進課桌下,他自己則張開雙臂,趴在桌麵上,抵抗著砸下來的磚石水泥板,保護著他的學生。

他的學生得救了,他卻永遠地犧牲了。

他以如此壯烈的姿態,詮釋著一位人民教師的真愛,成為東汽中學永遠的記憶。譚千秋老師的愛人張關蓉,也在東汽中學任教。我聽人說,她給譚老師清理遺體時,細細地梳理他蓬亂的頭發,輕輕地擦拭他臉上的塵沙……譚老師的後腦被樓板砸得凹下了,譚老師的臉上滿是傷痕,愛他的妻子張關蓉,盡著她的可能,把譚老師的發型梳成他生前習慣的那個樣子,把譚老師的臉擦洗得如他生前那麼潔淨……張關蓉擦拭到譚老師的手臂上了,這雙傳播知識的手臂,曾經是那麼溫熱,曾經是那麼富有激情,現在卻又冷又硬,張關蓉無法忍受地痛哭起來,珠串一般的眼淚,瞬間淋濕了譚老師的手臂。

張關蓉想把譚老師的手臂拉起,捂在她的臉上,來為她拭去眼淚……過去的時光,愛哭的張關蓉,在她流淚的時候,都是譚老師為她拭淚的,可是譚老師冷硬的手臂,再也沒法為愛人張關蓉拭淚了。

那天早上,譚老師還和往常一樣,6點鍾起床,把女兒從被窩裏拉起來,給她洗漱穿戴,然後帶她出去散步,並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可愛的小女兒,在母親為父親擦拭著遺體時,她就站在母親一邊,張嘴叫了一聲爸爸。

小女兒的叫聲很輕柔,她是怕驚醒了爸爸的夢嗎?爸爸沒法答應她,隻有越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圍繞在譚老師的遺體旁,垂首默立……不知是誰,從哪兒找來了一掛鞭炮,為譚老師燃放起來,劈劈啪啪的爆響,響徹了整個漢旺鎮……我來遲了,沒能見識那個莊嚴的時刻,但我已淚眼婆娑,向著廢墟遍地的東汽中學,垂首孑立,在心裏默默禱告:

譚老師,你沒走,你還在。

張米亞

歡城與廢墟的距離,到底有多遠?滄海桑田,曾經隻在電影、電視上看到的場景,突然就實實在在地發生在我們的眼前。一切恍如驚夢,眼睜睜地看著鮮活的生命,在我們麵前隕落,而我們卻無能為力。這是地震災害後一位幸存學生的日記。在日記裏,他還寫到,災難可以摧毀我們的生命,卻摧毀不了我們的意誌。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裏,哪怕是失去了雙翼的蝴蝶,依然會奮力飛舞。

是的,從廢墟上站起來的人們,肯定不會屈服,肯定還要奮飛。

可是,映秀鎮小學的張米亞老師,他還會再飛舞嗎?

三天三夜,時間在和死神賽跑,沒人知道廢墟下會有怎樣驚心動魄的情景……便是我,此後來到廢墟累累的映秀鎮小學操場上時,依然無法想象,在大災降臨時,張米亞老師怎麼就做出了那樣一個舉動!這是不可思議的,讓我們隻有感動流淚……我淚飛如雨的眼前,朦朧地重現了當時的情況,是自發趕來的民眾,圍撲到坍塌成一片廢墟的鎮小學,用他們血肉模糊的手救援掩埋在廢墟裏的生命,我感覺得到,那個情景是悲傷的,但也是壯烈的,大家沒有哭泣,沒有嘶喊,有的隻是手的勞作,掰開一塊磚,又撬起一塊水泥板……突然,在垮塌的教學樓一角,大家發現了張米亞老師。

他的姿勢,把大家的眼睛看傻了,把大家的心震撼了。

在重重疊疊的廢墟下,張米亞老師跪伏著,雙臂緊緊地摟著兩個孩子,他死了,他摟在懷裏的兩個孩子還活著。

救援人員把死了的張米亞老師和活著的兩個學生抬出了廢墟,抬到一片開闊地上,大家想盡辦法,要把活著的學生從張米亞的雙臂中摘出來,但是不能,所有的辦法在張米亞摟得緊緊的雙臂上都失去了作用,兩個睜著眼睛的學生,還牢牢地護翼在張米亞的雙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