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搖晃的眼淚(3 / 3)

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往周軍他們的眼前擺,他又呼喚小姑娘了,連著幾聲呼喚,終於又得到了小姑娘的回答。不過,她的回答是特別的,出乎現場所有人的想象,她唱起了歌,是在學校裏歡快地唱著的《兩隻老虎》!周軍說他驚呆了,此生此時,他真正地聽到了美不勝收的天籟之音。

在那叫人靈魂為之大慟的時刻,周軍和他的戰友,唯一想的是:多麼純潔的生命啊!不能讓她就這麼逝去,努力努力再努力,一定要把唱歌娃娃救出來!

循著唱歌娃娃甜潤的歌聲,周軍和他的戰友,加快了挖掘救助的行動,手指磨破了不要緊,手掌流血了不要緊,咬著牙,瞪著眼,大家晝夜不停,挖刨了48個小時,終於把掩埋在廢墟下四天四夜的唱歌娃娃救了出來!

圍成一片的學生家長熱烈地鼓掌了,救援隊員在大家的掌聲裏把唱歌娃娃小心地抬上擔架,就要抬離現場時,小姑娘奮力地抬起頭來,對營救了她的周軍一字一句地說:謝謝叔叔,我叫任思雨,今年6歲半了!

送走了唱歌娃娃任思雨,周軍和他的戰友,轉身又到廢墟裏去找尋幸存者了……在他們的日記上,一個生命一個生命地記著,他們共從廢墟下救出了六個鮮活的生命。但讓周軍最為牽掛的還是唱歌娃娃任思雨。

周軍說,他愛唱歌娃娃,但願她能與親人團聚,生活快樂。

周軍的祝願是真誠的,轉到華西醫院康複的小思雨,很幸運地見到了媽媽,現在,她天天和媽媽在一起,康複得特別快。

不錯,唱歌娃娃的身體恢複得很好,可那樣一場災難,在她心裏留下的陰影能輕易散失嗎?也許不會太容易,我打電話給《成都日報》的朋友,詢問唱歌娃娃的近況,得到的信息是,她近來的心情很煩躁,把她以前喜愛的玩具,也會拋得狼藉一片。但她嘴裏老要念叨,念叨她的班主任老師胡蓉,她說她愛胡蓉老師,廢墟下正是有胡蓉老師在,她才會那麼堅強。

可愛的小思雨,你不知道,胡蓉老師已經去了!而且她還不知,她的爸爸,也仍不見下落!

不過,我還有個問題問了《成都日報》的朋友,問他可否知道唱歌娃娃任思雨,在那麼恐懼的環境下,怎麼有心唱歌兒?朋友說了,任思雨後來給她媽媽說,水泥板壓得我疼!太疼了,我一唱歌就不感覺疼了!哦,事情還有這樣一層根源。

“六一”兒童節到了,在學校裏獲得少先隊員資格的小思雨,這天要戴上紅領巾,光榮地向少先隊隊旗宣誓了。她非常高興,高興航天英雄楊利偉這一天也來到她的身邊,蹲下身子,在攝像機和攝影機的燈光閃爍下,親手給她係上了鮮豔的紅領巾。

楊利偉鼓勵任思雨:你的表現真是太棒了,我們所有人都為你感到驕傲!

儀式結束時,任思雨又唱起了《兩隻老虎》,楊利偉和見證了她加入少先隊員的人,全都跟著唱了起來,使這首歡快地略帶詼諧味道的兒歌,響徹了那間臨時設置的入隊儀式現場: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跑得快……

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尾巴,

真奇怪……

敬禮娃娃

“叔叔,我要喝可樂,冰凍的。”17歲的中學生薛梟,在廢墟下掩埋了80個小時,他獲救後開口說的這句話,讓人聽來,於悲傷中可否笑起來?

“媽媽不哭,我就不哭,你不要哭。”6歲的小學生文鑫,在廢墟下掩埋了48個小時,他獲救後安慰媽媽的話,讓人聽來,於欣喜中可否會心酸起來?

汶川大地震中,少年兒童表現出的英勇樂觀,真是太多太多了,薛梟和文鑫,隻是他們中典型的兩個例子,此外,還有那個可愛的“敬禮娃娃”小郎錚,在他被救出後,舉起右手,向解放軍叔叔敬的那個禮,更是叫天下人心,無不為之大慟,而後又要心疼地樂起來的。

5月25日,住地西安的第四軍醫大學,為了更好地救治“敬禮娃娃”小郎錚,調動了一輛戰地傷員救護車,把在綿陽市帳篷醫院裏治療的小郎錚,接到西安的本部醫院治療。我在第一時間,趕到西安東郊的四軍大唐都醫院,通過院裏的安排,看望了僅3歲半的小家夥。

因為路途勞累,入院不久的小郎錚躺在病床上,已酣甜地睡了過去。

我不忍叫醒這個可愛的小家夥,就與陪同他來的母親小聲聊了起來。他的母親吳曉紅看來也極疲憊,但她不想冷落了熱情的我,就揀我所希望知道的事情,給我作了介紹。

不幸中的大幸呢!5月12日下午,在北川縣幼兒園裏的小郎錚,像往常一樣,在阿姨們的組織下,開開心心地做遊戲,突然地,房也搖了,地也晃了,包括阿姨們,和幼兒園裏的小朋友一起,連反應都沒作出來,就被嘎嘎怪叫的房屋塌下來埋住了。在塵灰彌漫的廢墟下,小郎錚在一個夾角裏度過了一個漫長的下午和一個漫長的夜晚,到第二天的清早7時許,《綿陽日報》記者楊衛華跟隨救援隊伍來到這片廢墟前,他敏感的耳膜,捕捉到了一聲孩子的哭聲,他叫住了幾個解放軍戰士,向著有哭聲的廢墟下照手電,並且大聲地喊著話:“能看到光嗎?能看到光嗎?”廢墟下沒有回答,隻有嚶嚶的啼哭。於是,他們不再喊話,爭分奪秒地挖刨起坍塌的廢墟。沒有應手的工具,楊衛華和解放戰士,就用鋼錘砸樓板,並用劈柴刀砍鋼筋,整整用了3個多小時的時間,這才把小郎錚救出來。

小郎錚是勇敢的,但是再怎麼勇敢還是個小孩子,剛從廢墟中把他抱出來,他便扯長喉嚨地哭……現場初步檢查,他的左手臂骨折了。懂點野戰知識的一名解放戰士,取出他自帶的繃帶布,又從地上撿了兩塊小木板,小心地把他的斷臂包紮起來……小郎錚疼得嚎啕大哭,他哭了一小會兒,就哭得喉嚨冒煙岔了氣,急得一旁的解放軍戰士,把他喝著的瓶裝水,喂到郎錚的嘴上……看來他是渴了,腸胃冒火般地渴啊,嘴巴一接觸瓶裝水,就咕嘟咕嘟狂飲起來,甘甜的水把他的哭聲止住了。

廢墟上有塊木板門,戰士們把小郎錚抱著,輕輕地放在門板上,門板的兩邊,各有幾名解放軍戰士,他們相互呼應著,抬起小郎錚,準備把他往相對安全的救護醫院送。就在這個時候,讓所有人動容落淚的情景出現了:小郎錚掙紮著舉起右手臂,虛弱而且執著地向救了他的解放軍戰士敬了一個禮!

記者楊衛華的照相機,此刻正好對著小郎錚,他敏捷地按下了快門,以攝影的形式,永遠地記錄下了這個驚世的敬禮。

當日下午,楊衛華把這幅照片貼上了互聯網,到第二天,全國的平麵媒體,在重要的版麵,幾乎無一遺漏地作了轉發。這使無數人感動得淚流滿麵,卻也使心急如焚的吳曉紅露出笑臉,攆到救護醫院,使他們母子災後得以相逢。

為小郎錚正式施行接骨手術的是四軍大唐都醫院張勇教授。5月21日上午,護士把小郎錚推進臨時搭建的帳篷手術室,張勇教授仔細地檢查了郎錚的全身,最後對他的左上臂骨折部分,做了正位手術,接下來還對他的左手手指壞死部分進行了切除手術。第二天上午,張勇教授來到他的病床前,問他“傷口疼不疼”,小郎錚竟笑著說“不疼”。那樣一份堅強,便是一個成年人又能怎麼樣?

幾天的治療護理,小郎錚與穿著軍裝的張勇教授熟了,隻要他走近郎錚的病床,小家夥都要情不自禁地給張勇敬禮呢。

5月23日,溫家寶總理二次深入地震災區,他到四軍大設在綿陽的救護醫院看望受傷群眾,專門去了監護室,俯下身子,親吻了小郎錚。轉院來到四軍大西安唐都醫院,小郎錚的媽媽吳曉紅,把溫家寶親吻小郎錚的照片帶了來,裝上鏡框放在小郎錚的枕頭旁。聽他媽媽說,小家夥很喜歡這張照片,在綿陽時,有人問郎錚,知道親吻你的人是誰嗎?小郎錚搖頭了。問話的人就告訴郎錚,他是溫家寶總理呀!你猜小家夥是怎麼說的,他說我不知道他是總理,隻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好的爺爺。

小郎錚轉院西安,是張勇教授觀察發現,小家夥骨折的左上臂橈神經也有損傷,這不是帳篷病床可以解決的問題,必須轉移到條件完備的本部醫院,為他專門定製支具,對損傷神經進行固定護理,使其逐漸恢複健康。

和郎錚的媽媽說著話,一直不見小家夥醒來,而醫生又催著我走,讓小郎錚休息好,下午時好有體力接受新的治療。對此我不好太堅持,和郎錚的媽媽告了別,相約過個兩天,再到醫院來看小郎錚。

可我一回單位,就接到通知,緊急出發,隨中國作家協會赴災區采訪團,去了也受地震危害的漢中寧強縣。我在那裏,白天跑,晚上跑,短短的幾天時間,竟然遇上了3次強餘震,最讓我受驚的是5月27日下午3時許,四川省青川縣的5.4強餘震過後30分鍾,又在距離青川縣20多公裏的寧強縣,爆發了5.7級強餘震。

每一次的強餘震,不知為了什麼,我都特別要想起“敬禮娃娃”小郎錚。

5月31日,我從地震災區剛一回到西安,就失急慌忙往唐都醫院跑,就是想見小郎錚的。到了他住的愛心病房二病室,卻結結實實地吃了個閉門羹,醫護人員守住大門口,任我說破嘴,都不能突破他們把守的大門。我聽他們解釋,住在醫院的小郎錚,是比得上一個紅遍天下的影視童星哩,太多太多的人,湧到醫院來,舉著鮮花,舉著玩具,拿著衣帽,嚷嚷著要看小郎錚……幾天時間,山西河南的人,渡過黃河到西安,也要來看小郎錚,他還小,又是個受傷的孩子,心靈上地震產生的恐懼情緒,還都不能短期消除,大家都來看他,是對他的愛,可也讓他受不了,現在的他,不愛說話,也不愛笑,就是他的媽媽讓給別人敬禮,他也沒反應。

我能給小郎錚增加這些負擔嗎?不能,但我還有問題,不曉得三歲半的他,早慧得真的知道用敬禮來為救他的人而感恩嗎?我沒法在小郎錚的病床前求解這個問題,回到家,卻從積了幾天的報紙堆裏看到了答案。

原來郎錚的父親是一名人民警察,最愛做的遊戲就是敬禮……爸爸給兒子敬禮,兒子給爸爸敬禮。爸爸有任務時,特殊情況下還有配槍攜帶,這讓愛說自己是“小男子漢”的郎錚喜出望外,總要嚷嚷著打槍。真的槍,爸爸不敢給兒子玩,就在商場裏給兒子買仿真槍,兒子玩得不過癮,警察爸爸就給兒子說,你要快快長哩,長大了去當解放軍,穿上軍裝了,你就天天都有真槍打了。這些話裝進小郎錚的腦子裏,他對解放軍就有了特殊的感情。如今,大地震把小郎錚埋在了廢墟下,又是解放軍叔叔把他救了出來,他對解放軍就更崇拜了。現在不多說話,開口要說了,就說是“解放軍叔叔救了我,我愛解放軍叔叔,長大了也當解放軍叔叔”。

前天是“六一”兒童節,西安的媒體又發了一幅“敬禮娃娃”的照片,這次他敬的還是一位軍人的禮。那是一直做著小郎錚主治醫生的張勇教授嗎?媒體上沒有明確說,但我猜是的,是第四軍大唐都醫院骨傷科專家張勇教授,他像給他敬禮的小郎錚一樣,也向小郎錚敬禮了。

敬禮,人與人的溝通,人與人的相愛,有時候其實不需要太多的付出,隻要輕輕舉起手來,敬一個禮就足夠了。

2008年6月2日西安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