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這些人不肯承擔分外責任的動力,是他們認為這會影響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會承擔風險,他們的付出與收益不成正比。一個人隻有表現出高度負責的精神,才會贏得老板的賞識和重用,而隻對分內的事負責,隻是一般的負責。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越多,他彰顯出來的價值就越大,得到的回報就越多。
真正具有責任感的人,會自覺消除分內分外的界限,一個優秀的工作者是從以下五個方麵來體現主動性的。
1承擔自己工作以外的責任。
2為同事和集體做更多的努力。
3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或項目,並很好地完成它。
4願意承擔一些個人風險來接受新任務。
5他們總站在核心路線旁。核心路線是公司為獲得利益和取得市場成功所必須做的直接的重要的行為,工作人員首先必須踏上這條路線,然後才能為公司做出貢獻。
以上五個方麵,有三個方麵表明優秀的工作者必定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承擔更多的責任,就意味著承擔起分外的責任和麵臨著更多的風險,這是負責的延伸和升華。
其實,真正具有責任感的人,從不以個人得失為工作的出發點,他們樂意為同事提供幫助,樂意接受新任務,因為他們信奉的宗旨是對同事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對公司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所以他們心中根本不存在分內分外的界限,隻要是對公司有益的事,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就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做,這樣的員工如同金子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用責任為自己塑造完美塑像,成為一名金牌員工
曾經有人這樣形容現代職業人的競爭環境:“每一條跑道上都擠滿了參賽選手,每一個行業都擠滿了競爭對手。”在人滿為患的跑道上和擁擠的行業競爭通道中,怎樣才能成為令人羨慕的領跑者呢?最簡捷的方法就是負起責任。
在工作中,責任要求我們對所從事的職業滿懷崇敬和熱愛,以高度的熱情和事業心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隻有這樣才能實現對自我的超越,才會收獲卓越的成績。責任是員工的立業之本,是組織最需要的一種精神品質。隻有擁有強烈的責任感,你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優秀,達到卓越。
納迪亞·科馬內奇是第一個在奧運會上贏得滿分的體操選手,她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完美無瑕的表現,令全世界為之瘋狂。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納迪亞·科馬內奇談到她為自己所設定的標準以及如何維持這樣的高標準時說:“我總是告訴自己,‘我能夠做得更好’,不斷鞭策自己更上一層樓。要拿下奧運金牌,就要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行。對我而言,做個普通人意味著必定過得很無聊,一點兒意思也沒有,我有自創的人生哲學:‘別指望一帆風順的生命曆程,而是應該期盼成為堅強的人。’”
一般人認為還可以接受的水準,對於像納迪亞·科馬內奇這樣渴望成功的人而言,卻是無法接受的低標準,他們會努力超越其他人的期望。
甘於平庸的人並不能稱得上對自己負責。隻有把卓越當成自己的工作標準,不斷告訴自己“我能夠做得更好”,這樣才能鞭策自己不斷進步,充分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將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許振超,青島港集團集裝箱有限公司橋吊隊隊長。2005年4月,他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08年3月任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委。許振超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即工人們的典範,是新時代的“金牌員工”。
作為一名現代工人,責任驅使許振超不僅懷有愛崗敬業的熱情,更練就了一身的技能。他參加工作三十多年來,以“幹就幹一流,爭就爭第一”的精神,立足本職,務實創新,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