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聽話要聽音(13)(3 / 3)

孩子來到老者的門前,又一次敲開了門。他對這個老者說:“爺爺,您能把房子租給我嗎?我沒有孩子,隻有父母。他們不會弄亂您的屋子的。”

老者看著這個孩子,忽然意識到他剛才的話傷害了孩子。這樣的話,讓孩子覺得他是一個被厭棄的人。老者看著這個懂事的孩子,決定將房子租給這個家庭。

老者聽到孩子的話,及時和孩子做了一個位置的互換。假設自己是孩子,聽到這樣一番話後會怎麼想呢?這樣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自然就放下了自己的偏見。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理解別人,體諒別人,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融洽。

要理解人,聽懂人,與人和諧相處,其實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隻要你有足夠的耐心,知道在聽人說話的時候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有深刻的體會自然就能理解他人。這樣一來,和諧相處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聽話要懂得真偽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但是在很多情況下,人們還是喜歡聽恭維話而不喜歡聽真話。殊不知,虛偽的話雖然好聽,但對自己的處世並不利。

一個人去求領導辦事情,帶了很多禮物。這個人希望領導在單位裏給他兒子安排一個工作,這個工作現在有好幾個人選。領導本來不想幫這個人辦事,因為這幾個候選人的能力比這個送禮人的兒子要出色得多。

送禮人一進領導的家門就說:“哎呀,我和您是第一次見麵啊。一直聽說您是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今天一見發現您不但有智慧,而且還很有氣質。”

這明明就是句恭維的假話,兩個人第一次見麵,還沒有交談,一個人就說另一個人有智慧,這聽起來很荒謬。本來想把送禮人拒之門外的領導聽到這樣的話,就笑嗬嗬地將這個人讓進門來。

這個人來到屋裏,四下打量了一番說:“您家的裝修這樣有品位,一看就知道主人是一個秀外慧中的人。我有一個親戚是做裝修的,也看過不少樣板間,都沒有您家這樣好的。您家的裝修不落俗套,這說明主人是個有涵養、有學識的人啊。”

這位領導雖然嘴上說“哪裏哪裏”,心裏還是非常高興的。

兩個人坐下來沒聊幾句,領導的女兒就回來了。客人看見領導的女兒又說:“您的女兒長得有氣質是隨了您吧,長得漂亮一定是像您的太太,你們把優點都遺傳給孩子了。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想必也是非常好吧。”

這個領導謙虛地說:“哪裏哪裏,還算可以吧。”其實領導的女兒不過是個長相普通的小女孩罷了。

客人趕緊說:“你們家真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啊,女兒漂亮有出息,你們夫妻二人又是這樣的成功。”

領導聽到客人這樣說,笑得合不攏嘴。就這樣,客人利用恭維話說服領導給兒子安排了工作。但是,領導不久後就是因為這件事情犯了錯誤被調離了崗位。

恭維話雖然好聽,但畢竟是假話。真話雖然刺耳,卻能讓人認清事實的真相。

古時有一個笑話,有一位相士相麵非常靈驗,衙門裏的師爺便推薦他給縣老爺看相。縣老爺歡天喜地地迎接,請他賜教。相士左看右看,說:“老爺眼大無神,口大無唇,耳大無輪,鼻大無準,看來看去像個兔子。”知縣老爺聽到相士這樣的話,勃然大怒,命人把相士綁起來投進了大牢。

推薦相士的師爺埋怨相士說:“你怎麼能這樣說縣老爺啊,你這是自討苦吃。”

相士告訴師爺說:“這樣吧,你給我喝一些酒,我喝完酒再給縣老爺看一次,保證不會再這樣說了。”

於是師爺就給這位相士弄了一些酒,讓他喝完以後繼續給老爺看相。師爺跟縣老爺解釋說:“相士昨天那樣說老爺是因為他喝醉了,昨天晚上他休息得很好,今天他清醒了,讓他再給老爺您看一次吧。”

縣老爺聽到師爺這樣說很高興,於是招來了相士,讓他再給自己看一次。相士來到縣老爺的麵前,左看右看,然後歎了一口氣說:“你們昨天綁我的那根繩子還在不在啊,把我綁起來吧,我雖然喝了酒,還是覺得老爺長得像兔子啊。”

縣老爺聽到相士的話,這次沒有生氣,反而笑起來說:“看來讓他說假話真的是很難啊,把他放了吧。”

這個相士是一個非常誠實的人,他用自己的誠實打動了縣老爺。最終,縣老爺還是聽了他的實話而釋放了他。如果有人當麵指出你的缺點,也許一時很難接受,但是對方說的是真話,就不應該怪罪他。因為說真話的人比那些說假話而別有用心的人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