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一戰勝暫時的挫折(3 / 3)

很多學員都說,他們過去甚至害怕和自己的家人溝通。路易士安那州貝頓勞芝市的裘·卡本特發現他老是想和太太好好談一談,.但是卻總不能夠暢所欲言,“等到我參加了幾堂課之後回家,我告訴太太:‘我們一直想好好談談,那我們現在就談一談吧。’我們真的坐下來,一直談到要睡覺了為止,並沒有什麼困難。從那時開始,我們就有更好的溝通,如此一來,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的婚姻都變得更美好。”

為什麼卡耐基的方法有效?芝加哥的一個學員丹尼士·藍恩曾經推敲過這個問題。“你到那裏後,把自己投身在課程訓練裏。你坐在學員當中聽他們發表談話,你會察覺出他們的優點和缺點,而當你上台講話的時候,他們也會看出你的優點和缺點。每次集會你的同伴都來評鑒你,這很能夠激發人,而且很有收獲。完成訓練之後,就可以把這些感覺帶到生活中其他的活動裏麵。”

全世界不計其數的學員指出,在卡耐基課程中培養出來的信心,尤其是在群眾麵前講話的能力,非常有助於他們的事業。南非杜邦市卡耐基的一個畢業學員本·皮特士,談到他如何改變對公開演說的心態:

“我曾經在羅馬歌劇院裏演唱過,聽眾起立歡呼,使得我不得不一再加唱一首。我曾經在好萊塢說相聲、講笑話,逗得聽眾爆發出如雷笑聲。我也曾經在市政廳發表演說,對市政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不幸的是,這一切都隻存在於我的想象之中。”

“但是去年一切都改變了,我的老板要我為職員們上一堂課,而我以前從來沒有在眾人麵前講過話。我心裏發毛,吃了好幾片鎮靜劑,當天整日裏仍然抖個不停。當我上台講演的時候,我喉頭發緊,幾乎說不出話來,我隻好讀我的稿子,講得非常糟糕。 ”

一切責任的第一條:“不要成為懦夫。”

——[法]羅曼·羅蘭“兩個星期前,我的老板又要我為同一批人上課。我上了,而且非常愉快。我講了一個小時,聽眾都非常注意聽。以前的那一堂課材料也很好,隻是我講得太糟了,因為我緊張得不得了。這一次,我接受過卡耐基課程的訓練,所以一點也不緊張了。我的老板和我的同事都因為我講得好而讚揚我。”

卡耐基各課程都重視訓練表達意思的能力。雖然“公開演說”隻是人際溝通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它確實可以增長自信、熱情以及和別人溝通的能力。接受過卡耐基課程訓練的人,可以說根本不會怕在人群前發表談話,很多畢業學員還到外麵去找機會“公開演說”。畢業之後,有些學員或許不再有機會公開演說,但是隻要有機會,他們都能說得很好。正如一個畢業學員指出:“心裏或許還是有十五隻桶子,但是不會再七上八下的了。”

盡管卡耐基“公開演說”課程現在頗受大家歡迎,但是,剛開始時,也碰了不少釘子,遭到一些拒絕。因為一種新生事物要想被人們所接受是需要時日的。

在那個時候,最流行的娛樂節目是朗誦詩句或部分的戲劇腳本。在一次到基督教青年會去推銷課程的演講中,卡耐基選了兩首大家所熟知的詩,為那一群人朗誦。他運用了在大學和美國戲劇藝術學院學得的經驗,在事前作了妥善的準備,結果聽眾熱情地為他鼓掌歡呼。青年會負責人有了很好的印象,改變了主意,同意開設“公開演說班”。不過,他可不想冒險支付通常給教師每晚兩塊錢的鍾點費,卡耐基同意從學生每堂課所繳的學費裏取百分之八十作為酬勞。

卡耐基日後回憶說:“我必須拿出教學成績來,而且要很快顯出效果。那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那些成人到班上來,並不是要混一個大學學曆或得到什麼社會上的特權。”

他們來隻有一個目的:他們要解決他們的問題。他們要能夠在業務會議中站起來說幾句話,而不至於驚慌失措。推銷員希望自己能去拜訪難於對付的顧客,而不需要先繞上好一段路來鼓足勇氣。他們要改善儀態和自信心。

他們要在事業上出人頭地,他們要賺取更多的錢用以照顧家庭。由於他們上一次課繳一次學費,如果他們得不到他們所要得到的。

“他們就不來上課,也就停止繳學費——而我所得的不是鍾點費,而是學費的百分之幾,如果我要吃飯,我教的就必須有實用的效果。”

根據他以前所聽過的“公開演說”的課,卡耐基一上來就說些演說術方麵的曆史,以及一些優秀的演說的原理。他很快地就發現了兩件事:第一,他已經說完了有關演說方麵他要說的話;第二,學員已經顯得不安和厭煩。他必須立刻拿出新的辦法。

卡耐基停止講課,鎮靜地指著最後一排中的一個人,請他站起來。“給我們簡短地即席談話,”卡耐基對他說。

“談話?我能談什麼?”

卡耐基猶豫了一下。“談談你自己,告訴我們一些有關你的背景和日常生活的事。”

這名學員說完以後,卡耐基就請另一個學員說,然後發展到班上每一個學員都發表過簡短的談話。“在不知道究意該怎麼做的情況下,”卡耐基後來說,“我誤打誤撞地找到了征服恐懼的最佳方法。”

一個誠摯、熱心,為著光明而鬥爭的人,不能夠不是刻苦而負責的。

——魯迅自此以後,卡耐基注重行動和共同參與的教學方法,就成為掌握學員興趣和確保學員滿意的最有效法門。

但是這種做法在那個時候還是沒有先例的,也沒有什麼評鑒辦法可以評定他這套辦法的效果。不過,他的辦法確實奏效,並且已經在全世界教導出許多更會說話和更有信心的人。

在卡耐基早期的教課中,有一件事充分證明了讓學員參與要比隻是講課來得更有價值。他的班裏有個退休的海軍將領,他似乎不能夠在他的談話裏注入活力和引人興趣的東西。

“我怎麼辦?”卡耐基自問,“最好能深入這個人的內心,並且把他從自我封閉裏拖出來。”

碰巧他班上有一個長頭發、滿口狂語的激烈分子。在下一堂上課之前,卡耐基悄悄地把這個青年召來,向他解釋說,要做些事來激發這位不善說話的將軍表現一下,問他願意不願意在那天晚上發表一篇強烈反美國的談話。青年同意了。

這個青年的表演,比卡耐基所期望的還夠勁。他眼露狂熱,頭發散亂地衝到教室前麵,怒罵美國政府,譴責資本主義製度的邪惡,號召班上的人行動起來,到華盛頓遊行示威去。

老將軍充滿了愛國的勇氣,忘記麵對群眾的恐懼,走到前麵來。他用充滿了深厚感情的聲音開始講話,表達了他對自己國家和現存製度的熱愛。他根本感覺不到他在發表演講,他話中的活力和光熱是他信仰的自然表達。

這種情況正是一套新的教學法的自然醞釀過程——卡耐基和他的學員共同參與,發展出一套深入別人內心、使人發揮出潛能的辦法。

卡耐基教授“公開演說”的聲名開始傳播。不出幾個月。他在東海岸所有的基督教青年會開授“公開演說”。他幾乎每晚都有課,一晚可以賺到四十塊錢。他還常常應邀到卡耐基大廈去講課。

1916年卡耐基遇到了羅維爾·湯瑪斯。那時候湯瑪斯還是普林斯頓的年輕講師。

他們倆成為終身朋友,這份友誼後來還使卡耐基的教學工作中斷了一段時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湯瑪斯以他戰時因記者身份與阿拉伯的勞倫斯以及和巴勒斯坦的阿倫比結識的經曆,準備了一係列的演講。

他請卡耐基做他的經紀人,他們策劃了一套很吸引人的辦法,包括運用一連串的幻燈片,再加上湯瑪斯的旁白,說出其中的故事和軼事。這項演講極為成功,在倫敦就講了好幾個月,而且每次都座無虛席。

卡耐基和湯瑪斯決定分成兩組,每人領導一組,分赴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去旅行演講,一講就是兩年。

卡耐基就是這樣擴展著他的“公開演說”的影響力,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們生到這個世界上來是為了一個聰明和高尚的目的,必須好好地盡我們的責任。

——[美]馬克·吐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