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一演講大師的誕生(2 / 3)

原來在牆麵上還雕刻著三個字:“青年會”!正麵和側麵的大樓牆壁上還有廣告,清楚地標明這是個社區中心,而不是那類可能在市中心找得到的私人俱樂部。那走廊很長,盡頭連著樓梯,樓梯口隻有一盞燈。卡耐基準備走進去找金發女郎時,又發現這裏還有一所夜校。

卡耐基有點失望,正準備回家的時候,聽到有些紙片在夜風中的聲響。他不禁湊上前去,辯認那些似乎是剛寫不久的字跡。上麵是兩則廣告,一則招生啟事,一則招聘廣告。招生廣告似乎貼了很久,字跡有些模糊,招聘廣告不用湊上前就可以在路燈光中看個明白。原來,是要聘請社會學的教師,條件是要具有社會實踐工作和教師的雙重經驗,大學本科文憑自然列在其中,苛刻的是每天晚上從六點半到八點鍾上課,卡耐基不禁為之心動:

當人們感到自己沒有能力獲得巨大成功時,他們會鄙視偉大的目標。

——[法]沃夫納格“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我失望到極點的時刻,基督賜福於我!我該去試一試”

第二天下午,戴爾·卡耐基又來到“青年會”大樓,心中感慨萬千:這座富麗堂皇的大樓將是我這個小子實現夢想之地嗎?這座建築的高雅尊貴一定會給我帶來好運,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太棒了,可我給它的第一印象又是什麼呢?

他如約來到一樓的一間小辦公室裏,準備接受招聘考試。

“你就是戴爾·卡耐基?請談一談你對成人教育的看法,以及你來應聘的理由!”卡耐基一聽此話,心裏就有了底,不慌不忙地走到辦公桌邊坐下,頭頭是道地談起來:

“我大學畢業好幾年了,幹過各種工作如銷售員、演員、推銷員、公共汽車售票員等等,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後,自以為有了相當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最主要的是我在學院裏有大量的辯論訓練,後來又當過演員,我有機會幫助年輕的商人為較好的工作作準備!”

一位老教授一直注視著戴爾·卡耐基的表情,等他說到此處時,才露出笑容插了一句話:

“戴爾,你必須對這位青年會的主管主任談一談你對成人教育的看法。”

“好的,先生!現今,成人教育受都市刺激正積極地進行著。我認為,成人教育不僅僅是指學到科學知識的教育,更應該涵蓋對人們刨造美好生活的培養。成人教育應該是一門社會關係學方麵的學問,在這種意義上,成人課程肯定必須有異於傳統教育。成人們想增進或發展一種技能以增加生活的某種實效性,這是當今商品社會化所產生的必然的趨勢。我們認識到這些後就要給人們一種教育,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關於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事實都是社會研究的課題,更應是成人教育的課程內容!”

主任點了點頭,又問卡耐基:

“在這以前,你對我們青年會了解多少?請你清楚明白地回答我。”

這個問題沒有難住卡耐基,他繼續回答道:

“青年會是個十分重要的教育機構,它不同於大學或學院,但和女青年會、青年健康組織、兄弟會等同樣重要的組織一道被廣大紐約人和美國人視為成人教育的中心。”

其實,戴爾·卡耐基對青年會的所知隻不過是昨晚有位老教授給他談的一些內容,再就是他今天上午匆匆從幾本雜誌裏看到的簡介,然而,他卻抓住了青年會這個組織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

“好吧,可以了,今天就談到這裏。”主任很有禮貌地伸出手來和卡耐基握手,並說道,“其他規矩和條件想必你也明白,下個周末你要來試教一下,然後我們才可以決定是否聘請你!”

老教授送卡耐基下樓出門,邊走邊說:“戴爾,你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但願要不了多久,你會和我一起工作!試教那一天,你必須淋漓盡致地發揮你的口才呀!再見吧,孩子!”

“再見,教授!”

當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時候,他知道他航向何處嗎?他的目標隻是前進,一直向前進。

——[法]紀德戴爾很快就回到了公寓,回到了書的世界裏。他明白,等待,特別是懷有強烈願望的等待是令人感到難受不安的。可是,沉浸在書的世界裏,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時,時間會過得飛快的。

的確如此,轉眼間就到了試教那天。卡耐基那天黃昏時分就來到了青年會的教室裏,望著一排一排的座位,他心裏湧動著一股說不明道不清的衝動。就在他坐在講桌後的座位上啃著自帶的晚餐——黑麵包的一瞬間,他改變了自己準備了很久很久的授課計劃和內容。

原先,卡耐基準備給學生們講授一些有關商業化社會裏的社會狀況、人群狀態的知識,介紹一些社會學、心理學的知識,講一講某些人麵對人生和社會所作的論斷。但是,他一下子改變了。或許正是這一改變,才使得卡耐基有了發揮演講才能的最佳時機。

人們對這位試講老師的興趣非常濃厚,黑壓壓的人群坐滿了大廳裏的每一張座位和每一個角落,教室後麵還擠滿了一些站立著的人們。大家都想來聽一聽這位經曆豐富的年輕老師怎樣告訴他們一些特殊知識,以幫助他們超越其他人。

戴爾·卡耐基在明亮的教室裏一聲不響地坐著,直到六點半時才站起來,向眾人鞠了一躬,掃視了一下全體學生,才開口說話。

他以詹姆斯·懷特坎姆·董利的《徜徉在六月裏》這首詩作為開場白:

告訴你什麼是我的最愛,

渴望徜徉在六月裏。

大約是草莓成熟的季節,

某人午後,

總愛偷偷小憩片刻,

什麼也不做。

我寧可待在果園裏,

無拘無束!

頭頂一片天,腳踏一方土,

有清新的空氣供我吸呼,

有如茵的草地供我躺臥,

就好像有客來訪時,

母親在閣樓上布置的,

又軟又厚的床!

卡耐基深情地朗誦完這首詩。掌聲響起來了!這些都市的平民沉浸在詩的意境中,幻想著鄉間生活的優美寧靜。對城市的厭倦是每個人的感受,大家都討厭那灰色的街道、房子和天空。卡耐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學生們,人們聽課的興趣被想象的美麗所喚起。

“先生們,女士們,我給你們念這首詩,目的在於向你們講述一個故事。”卡耐基揮了揮手,讓大家靜下來,又繼續說道,“我要給你們講一個關於我的故事!”聽眾不禁一怔,胃口被吊起來了,又滿腹狐疑。但是,卡耐基不停地講完了自己成長的經曆,言辭親切又富有啟發性和思辨性,他講出了自己的困苦和憂慮,談到了那些不眠的夜晚,涉及到各種挫折和打擊,還有自己不屈的奮鬥。最後,他飽含深情地說道:

“我在農場裏看到過這樣的事情:我種了幾十棵樹,最初它們長得非常快,然而一陣風雪,每一根細小的樹枝上都掛滿了重重的冰。這些樹枝卻沒有因重壓彎曲著,相反地,都很驕傲地反抗著、支撐著,終於在沉重的壓力下折斷了——最後不得不被毀掉。這是悲劇啊!有時,我發現自己就像一棵小樹,不同的是我深知在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實和開創新生活之間,我隻能在兩個中間選擇一個!”

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隻專心致誌地去學一門。

——[德]歌德“你們呢?你們可以在生活中、在那些無可避免的暴風雨之下彎下身子,或者因為抗拒它們而被摧折。如果每一個人在多難的人生旅途上,也能夠承受所有的挫折和顛簸的話,就能夠活得更長久,能享受更順利的旅程。”

“如果我們不吸取教訓,而去反抗生命中遇到的挫折的話,我們會碰到什麼樣的事情呢?答案非常簡單,我們就會產生一連串內在的矛盾,我們就會憂慮、緊張、急躁而神經質。如果我們再進一步,拋棄現實世界的不快,退縮到一個我們自己所編織的夢幻世界時,那麼我們就會精神錯亂。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事實將會這樣發生,想一想你們的生活經曆,難道不曾如此嗎?”

教室裏冷峻的氣氛被卡耐基這番話激活了,學生們充滿希望和生機的快活神情讓卡耐基感到欣慰。他打開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也打開了聽眾的內心世界,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心事被說中了,多年的困惑解開了,從此可以正確地麵對自己的生活了。

掌聲響起來了,淹沒了卡耐基。他的試教相當成功,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演說結束了,人們都不想離開。有一些人優雅地走過來,和卡耐基握手、擁抱和問候,周圍是一片讚揚聲四起!卡耐基更是滿麵春風地對待一個又一個前來祝賀的人。

成功了!現在他必須和青年會主任討價還價,以確定薪金。

“先生,很對不起!你的演說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我們不需要心理醫生,而隻是想找一位可以教授公眾演講的老師。”卡耐基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裏猛地一沉,但他很快就反應過來:

“可是,主任,我也同樣能啟發學生怎樣演說呀,甚至完全可以專門傳授演講的技巧和方式!”

那位主任一臉的遲疑,這時站在一旁的老教授說話了:“那有什麼關係呢?社會關係學本來就是一項綜合性的知識,一門複雜的學問。戴爾·卡耐基在這方而的造詣早就超過了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他完全可以當教授!”

這種難得的好話促使青年會主任下定決心,聘請卡耐基為講授“怎樣演講”的老師。他又說:

“工資按課時計酬,基本薪金是每節課一美元。”

但卡耐基馬上斷然否決,“必須是每節課兩美元,夜校教師的工資都是這種水平!”

主任一臉的不高興,又沒有辦法,發作不起來,他隻好抱怨道:

“青年會還要支付各種租金、稅金和其他費用,學生又不多,給你這樣高的薪水後,你能否保證能招來足夠的學生呢?”

做過推銷員的卡耐基不知不覺中甩出了銷售時的絕招,“我給你吃回扣,怎麼樣?你付我兩美元一節課,我以利潤分享的方式為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