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一演講大師的誕生(3 / 3)

“好,一言為定!”主任滿臉和氣地說著,一邊從辦公桌抽屜裏拿出一張文件紙,“來,我們簽訂一個合同。”

在狹隘的環境中使精神狹隘。人要有更大的目標才能大成。

——[德]席勒戴爾·卡基取得了試教的成功,有一份安穩而固定的收入。從此,他白天寫作、讀書和備課,晚上在青年會裏授課。隻要他一站上講台,他就可以啟發他的學生,盡管他的學生中很多是商人。許多商人都精於賺錢,卻不能侃侃而談,他們急切地想獲得演講的技巧。卡耐基就成了眾望所歸的人,他的課程被冠名為“卡耐基課程”,他的教室被稱為“卡耐基教室”。

最初,卡耐基每周上兩次課,對人們講授一點演講的方式方法。所有的人都十分感興趣,因為他們不僅可學得自己所缺的演講技巧,而且能夠在卡耐基課程裏看到這個青年教師的成長經曆。因此,他不得不每個晚上都上課,學生太多了,幾乎每次都要擠破教室。

但是,卡耐基在有天晚上發現自己的授課陷入了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每一次都是他在台上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們在下麵聽得津津有味;一旦他要求某位同學站起來講一點點的時候,那個人誰會說:

“對不起,先生,我怕我還沒準備好。”或者“我怕我說不好”“我實在沒法運用這些原則”。

“怎麼辦呢?”卡耐基憂心忡忡地想,“在瓦倫斯堡有效地指導同學的方法對這些成人一點都起不了作用!教他們學習愛德華·柏克,對於他們事業上的成長並無益處。我要如何啟發學生呢?怎樣才能喚醒他們呢?”

卡耐基在自己公寓內踱來踱去,雙手不停地搓動,滿腹憂思:“我的學生大多數是商人,是各種管理者,是成年人。他們要的是成果,我要教給他們一種站立的姿勢、一種談話的方式,使得這些人在一場展示會或者會議中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卡耐基心想,“可是,我做的一切都沒有什麼成效,怎麼辦呢?”

一瞬間靈感爆發了,也決定了卡耐基的課程安排。

通過自我暴露內心的方式,卡耐基發掘出人們演講的潛能。就連那些拙於言詞的人仿佛也一夜之間變得口齒伶俐起來。

卡耐基在第一個月的授課中,摸索出一套使學生開口說話的經驗來,他讓每一個人都談一些關於自己的事。有一天,青年會的主任問他:

“戴爾,你是用什麼方法促使人們開始演講的?聽你講課的人越來越多了。”

卡耐基說:“我也沒有特殊的方法,我隻是讓他們談一些最簡單的話題,諸如孩提時代的經曆、令人生氣的事情以及一生中最悲傷的事,等等。由此,我引出話題,讓他們自由地傾訴心中的感慨。事實上,很多人不善於表達,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有一種懼怕——懼怕表現自我。”

卡耐基的解釋是很有道理的,“恐懼是造成不能有效演講的基本因素。”卡耐基的方式也是別出心裁又相當有效的,一旦人們談到自己內心深層的感受就會滔滔不絕,那時的人們說話全是在跟著感覺走。卡耐基也發現自己的課程受到空前的歡迎,一批又一批的人來聽他講課,有時人們甚至驅車一百多英裏前來,隻是為了聽一次。一班接一班,一夜又一夜的課程,使卡耐基賺取了大量的薪金。在一個季度裏,他薪金提到每晚三十美元一節課,這是比最初兩美元一節課多15倍的報酬啊!因為每晚他得一小時一節課地上三節課,學生又是為他而來的,青年會沒有理由不付給他更多的錢。

卡耐基達到了自己最先設想的目的:隻要自己的教學能有所成就,就有時間寫作。白天,他待在公寓裏寫作,總結自己的講課經驗:

1.盡量使每個學生感到輕鬆自在。

2.由於演說者對主題缺乏感覺或知識,造成了演講中的大量訛誤。此時隻有充分的準備才能補救過失。

3.切莫選取那些自以為有價值或重要的題材。

4.效率應不斷地被提及。要積極地想辦法建立學生的信心,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有清醒的認識。大多數的年輕男子每天都會受到老板的批評或者受客戶的氣;在學校裏,大多數人都有違規受罰的經驗,這些是導致人們畏懼演講的因素……

一個人向著目標邁進的時候,應當筆直地朝前望的。

——[法]羅曼·羅蘭當卡耐基寫下這些的時候,不由得回憶起每一節課的情景,腦中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因為他要求學生們至少每一節課有一次機會離開座位麵對全班說話。

“對主題缺乏感覺或知識”的是卡爾·雷森,選取“自認為有價值的主題”的是安妮,經常抱怨“受老板的氣和騷擾”的是艾莎……這些人物的音容笑貌一下子湧到卡耐基的眼前——

在討論“煩惱的副作用”那節課上,那個矮個子卡爾·雷森站在台上一派胡扯,一會兒說全市到處在種牛痘防治天花,因為有兩個人死了,兩千名醫生、護士在日夜加班;一會兒說自己被胃潰瘍折磨了十二年,談到全美每年死於心髒病的人有兩百萬……他始終沒有說清煩惱是如何產生又怎樣影響人的健康、學習和工作的。

長得美麗動人的安妮一上講台就大談紐約的都市化,又詳細地論述大學教育的普及是何等重要,還有青年男女如何獲得愛情、婚姻和家庭的美滿……

總是滿眼哀怨的艾莎夫人,總是在講話時,說及自己的害怕,她害怕上班,害怕在公司裏受到老板的調戲,所以她總是害怕自己說得太多太多。……

許許多多的人都在卡耐基的眼前浮現,他不時受到啟發,為自己的教案寫入新的內容。當寫完了最後所剩的一頁紙,卡耐基來到窗前,伸伸懶腰,看著窗外的街道、行人和各色事物,他一下子感到特別的興奮。

“好久沒有看到這樣的陽光了,到公園裏去走一走該有多舒服呀!”卡耐基心裏對自己說,他決定出去散步。在經過公寓房東的房門時,他看見了一條波士頓鬥牛犬,那是房東的寵物。

房東讓卡耐基帶著這條名叫雷斯的狗出去散步。因為卡耐基沒有給狗係上鏈子,也沒有戴上口罩,所以雷斯特別歡,讓卡耐基也感到很開心。但是,沒想到,竟然招來了禍事。

在公園時,卡耐基碰上了一位騎著馬的巡警。警察騎在紅棕色的馬上,身上的銅扣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看上去顯得威威凜凜,警察更是一副好像要迫不急待地表現出權威的樣子,厲聲問道:

“公民,你為什麼讓你的狗跑來跑去,不給它係上鏈子或戴上口罩?”

卡耐基不禁一怔,他醒悟到自己的粗疏大意,但是無言以對。

警察可不管這麼多,他申斥道:“難道你不知道這是違法的嗎?”

“是的,我知道,”卡耐基趕忙輕柔地回答,“不過,我認為它不至於在這兒咬人。”

“你不認為!你不認為!法律是不管你怎麼認為的。它可能在這裏咬死鬆鼠,或咬傷小孩。這次我不追究,但假如下回我看到這條狗沒有係上鏈子或套上口罩在公園裏的話,你就必須去跟法官解釋啦。”

卡耐基客客氣氣地答應遵命照辦,但他等警察一走,就帶著雷斯跑到附近的另外一個森林公園。小狗在小山坡上撒歡的時候,又給另一位警官碰上了。

這一下,卡耐基知道自己裁定了。卡耐基知道自己逃脫不了,未等警察開口,就首先認錯:“我有罪,我沒有托辭,沒有借口了。剛才有警官先生警告過我,若是再帶小狗出來而不替它戴口罩他就要罰我。”

“好說,好說,”警官回答的聲調很溫和,“我知道在人少的時候,誰都忍不住要帶這麼一條小狗出來玩玩。”

對目標的追求要量力而行,著眼於自己的努力,不要一心隻想著結果。

——[美]阿裏·基夫“的確是忍不住,”卡耐基回答,“但這是違法的。”

“像這樣的小狗大概不會咬傷別人吧,”警官反而為他開脫。

“不,它可能會咬死鬆鼠,”卡耐基連忙補充。

“哦,先生,你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警官告訴卡耐基,“我們這樣辦吧。你隻讓你的狗跑過小山坡我看不見的地方——事情就算結束。”

卡耐基在這場語言交流中,抓住了警察(也就是演講聽眾)的心理,他認為警察也是一個人,“他要的是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因此當我責怪自己的時候,唯一能增強他自尊心的方法就是以寬容的態度表現慈悲。”

但是,“如果我有意為自己辯護,就像剛才那樣的話,結果是很明顯的了。”

基於這樣的認識,卡耐基發現自己又找到了一種與人交談的技巧。在他回家的途中,開始考慮怎樣在課堂上製造一種和善、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如何增添課堂上大家之間的尊重和信任,另外,還考慮用什麼方式促使課程變得更為有趣。

卡耐基從在師範學院的演講比賽中獲得成功開始,漸漸找到了演講藝術的感覺。他不斷地發現新的演講技巧,以幫助他人提高演講水平。卡耐基對演講的信心日益增強,這是他日後成為聞名世界的演講大師的精神力量。

卡耐基很讚成這樣的一種觀點:即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隻有百分之十五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際關係、處世技巧。

因此,他的基本哲學思想,就是著眼於人的自信心的培養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往寬容,並汲取了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新成果,使人們成為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個人快樂的人。

實踐表明,卡耐基的教育是迅速成功的、有效的。很多著名人物都是卡耐基課程的畢業學員,許多人都認為自己的成功應歸功於卡耐基課程的教育。

不少參議員、州長、以及其他許多官員,都讚揚卡耐基課程,說這些課程的訓練使他們演講得更好,在事業上更有成就,商業界高級人士,把他們的成功歸功於他們在群眾麵前演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