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個不和諧?”天帝來了興致。
地仙雖然侃侃而談,手心卻是滲出汗來。他頓了下繼續道:
“具體的情形,帝君一查便知!臣下隻有一言,現下諫言神官謊報凡情,賣乖獻巧,阿諛之風盛行。眾仙亦是逍遙樂道,不顧六界生死,沉迷虛浮道義,無有造福六界之建樹。成仙得道之數量有增,而真正稱得上神仙之稱謂的真神卻是減少了!”
“好你個地仙,在凡間私私誣陷眾神也便罷了,居然敢跑天上來賣弄口舌!你可知,憑空誣陷眾神尊,按照天庭律令,是要除以斬舌之刑的!”剛剛還一臉諂媚之色,慶幸天帝不曾注意到他的司聞神君跳到地仙麵前指手畫腳道。
天帝卻隻是擺了擺手,司聞神君見到今日天帝有點反常,想到眾神都沒有發言,他卻如此沉不住氣,若是天帝怪罪,他的那些小動作指不定今日全部要暴露出來,當下灰溜溜躲到一旁。
地仙已經是汗流浹背,不過心裏卻是暢快無比。
天帝繼續陰晴不定招呼地仙起身,半晌才道:
“眾卿家可都聽懂地仙的話了?本帝君平時不太管束爾等,旁的事可以睜隻眼閉隻眼。爾等不思己過,反倒得寸進尺,為所欲為。你們真當天庭的俸祿是白拿的,天庭的美酒是白喝的?看看你們幹過的事!司折神君,念!”天帝說完便將一疊文書推到侍立一旁的司折神君麵前。
“帝君……”司折神君麵露遲疑。
“養你們何用,本帝君自己念!”於是天帝便自己念著那些四海八荒實情錄。沒念一折,庭下就有一神君跪下。
等到他念完,便隻剩下地仙沒有跪下了。
那些折子都是天帝的探仙從各處送過來的。反映的一個共同問題是,人界每年都有得道飛升的高人,卻都是一些有金財無道行的庸才。有些仗著自己的仙號,到處坑蒙拐騙,愚弄凡人。
於是真正的神尊遭人界冷落,那些有名無實的得道庸人卻被凡人追捧。開觀收徒,開山論道的得道庸人不計其數。更有甚者,公開宣稱無神論,唯有通過他們的救助,才能早登極樂,脫離苦海。於是****者不計其數。人界一片烏煙瘴氣。
天帝念完之後,見連司折神君都跪下了。不禁歎了口氣,道:
“高處不勝寒,你們下凡塵,沾點人氣,本帝君不怪你們!你們埋怨天界無生氣,孤單寂寞,本帝君也不怪你們!可是你們居然連一尊真正的遠古上神寂滅了,都不傷心,不難過,不為他送行,也難怪人界說最是無情修仙人了!你們自己都不關注自己的存在,還想人界把你們供奉起來?”
“遠古上神寂滅?”
“這事已經過去幾千年了!說來,還與那紫玉瓶紫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天帝講的這個秘辛,把眾神驚得一愣一愣的。
話說三千年前,紫玉瓶紫蕪盜了觀音聖瓶,毀了無根草,致使無根池裏的無根水泛濫,將正在池中沐浴的遠古上神卷到人間。天帝那時還在天宮裏午休,隻當是上神一時無聊,到凡間找樂子。又怕眾神注意到他,便趁著無根水泛濫,混下凡間。久而久之,天帝都忘了這尊神的存在了。這遠古上神向來不按常理出牌,到處閑遊晃蕩,天帝早就習以為常了。
沒想到這一習以為常,便是永別了,連招呼也沒打一個。
話說這遠古上神寂滅的時候,隻有唯一的一個凡人在場,就是錦真。
天帝是如何知道遠古上神寂滅的呢,自然是錦真身上的那間寶貝,喚作“生生不離衣”,頗有情定三生的意味。
遠古上神是從盤古開天辟地之時就存在了。天帝初降生之時,便是上神用他的生生不離衣裹到天宮裏的。那時候地母與天父並肩作戰,戰亂中生下了天帝。天帝一直將上神視作君父,對他的生生不離衣自然印象深刻。
然而他再見到這件紀念意義非凡的聖衣時,卻是在另一個凡人身上。這個凡人,便是習得上神全部術法並且長生不老的錦真。
“帝君,依臣下之見,應即刻將生生不離衣追回,這是上神如今唯一的遺物!”一神官開口道。
“你以為本帝君不知,隻是,現在,可不是對付一個凡人那麼簡單了!”天帝陷進了沉思。
“那生生不離衣可以裹天蔽日,此衣現,收神力,禁神識!帝君,無論如何,不能讓它留在凡間啊!”又一神官道。
“現在它可不在凡間了!”天帝歎了口氣,眉頭緊皺。
“什麼?不在凡間?”眾神不可置信道。
“它在地府!”天帝說著突然立起身子,指著天道,“該來的,始終要來!爾等且先回去,一切聽候本帝君聖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