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談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語氣語調的運用。病痛在身的人,十分需要他人的安慰,因而對探望者的語氣語調特別敏感。所以,探望者要努力使自己在交談時音量適當,語氣委婉,感情真摯。要盡量使患者覺得在你探望後感到心情愉快和輕鬆。這樣,有利於減少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心理壓力,有助於恢複健康。

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趙忠祥,有一次去某精神病醫院采訪一位女患者。編輯的采訪提綱中原先擬好的問題是:“你什麼時候得的精神病?”趙忠祥感到這話過於刺激患者,就改用委婉親切的問法:“您在醫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覺得怎麼不好呢?”幾句和藹可親婉轉溫和的問話,一下子縮短了交談雙方的距離,那位原是小學教師的患者感到來訪者親切可信,回答問題時也顯得自然懇切。她說:“最近,我快出院了,我非常想念我的學生們。我真想快一點治好病,能為教育孩子貢獻我一份力量。”語言誠懇感人,談得十分投機。趙忠祥馬上接口講:“您很快就要出院了,真為您高興。今天咱們這段談話已經錄了像,過幾天在電視裏播放,我想您的學生看到您的身體恢複了健康,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有的人胸懷大誌,無奈情場失意,一蹶不振,這時你應該及時地對他進行安慰並鼓勵他盡快振作起來,喚醒他的自我意識。

小吳從大學一年級開始談戀愛,三年了,不久前不知何故女朋友跟他吹了。他很傷感,一蹶不振。他父親的一位朋友李老師知道此事後,特地趕來做疏導工作。李老師一見麵就說:

“我知道你失戀了,是來向你道賀的!”

小吳很生氣,轉身就走。李老師說:

“難道你不問問為什麼嗎?”小吳停下來,等著聽李老師的下文。李老師說:

“大學生都希望自己快點成熟起來,失敗能使人的心理、思想進一步成熟起來,這不值得道賀嗎?大學生的戀愛大多數隻能屬於非婚姻型,一是大學生在學習期間不允許結婚,二是很難預料大家將來能否在一起工作。這種戀愛的時間又很長,隨著知識的積累,人慢慢成熟了,就有可能重新考慮對方,戀愛變局也就悄悄發生了。應該說,這是大學生心理成熟的一種重要標誌,你這麼放任自己的感情,是心理成熟還是不成熟的表現呢?另外,越到高年級,大學生越傾向於用理智處理愛情。這時,感情是否相投,性格是否和諧,理想和追求是否一致,學習和工作是否互助互補,都會成為擇偶的標準,甚至雙方家庭有時也會成為重點考慮的條件,這就是擇偶標準的多元化,這種標準多元化更是大學生心理逐漸成熟的表現,也符合普遍規律。你女朋友和你分手是不是出於擇偶條件的全麵考慮?你就沒有全麵考慮你的女朋友嗎?如何處理你這種感情的失落,你該心中有數了吧?”

李老師先設置懸念——“道賀你失戀”,把小吳從感情的泥沼中“喚”了出來,然後通過合情合理的分析,喚醒他的理智,多次用“大學生失戀不一定是壞事,而是心理成熟的標誌”的觀點來加以點校。李老師就是一步步喚醒小吳的年齡意識,使他意識到是該用理智來處理感情問題的時候了,從而約束自己的感情,恢複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