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裏強調的是:說話必須要重視邏輯訓練,如果你擅長辭令,那麼邏輯知識可以令你錦上添花;如果你講話時總是不知道從何說起,不知道怎麼有條理地表達你的思想,那麼你應該從邏輯學出發,開始挑戰自我的訓練之路。在這方麵有了進步,你說的話才能有條不紊,邏輯嚴密,你善意的謊言也才能天衣無縫,不容易被別人識破。
3.假戲真做,慎言別露餡
麵對突如其來的變化,謊言有時是最好的解決之道,但是一定要能自圓其說,否則就會露餡。
假戲真做,隻要不是惡意的欺騙,也能夠讓一切變得更加順利。
老胡和大衛都是自由撰稿人,住在北京八裏莊,他們倆曾經在一間辦公室共同工作過,但老胡幹老胡的活兒,大衛做大衛的業務,有事互相照應、互不幹涉。
有一次,一家雜誌社請老胡寫一篇文學評論,雜誌還差一周就要出版了。當時有一本小說正熱賣之中,引起輿論界的極大關注,雜誌社希望最新一期的雜誌能趕上這一趟熱鬧,囑老胡四天之內寫就一篇三千來字的評論。老胡當時滿口答應:"沒問題,我三天能寫完稿子。今天星期一,我星期三就把稿子寫好,好嗎?"老胡放下電話後還在嘀咕:"這不是小事一樁嗎?"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老胡沒想到的是,接下來三天突兀而來的雜事太多,第一天一個外地同學初來北京,突然通知老胡說見麵,老胡不得不"舍命陪君子";第二天老胡的女兒高燒得厲害,而妻子剛好又回老家,老胡不得不送孩子上醫院;第三天又有幾位朋友造訪,老胡又不得不陪聊陪吃陪娛樂。這幾天雜誌社再三催問稿子的事,弄得大衛在辦公室不停地替他記錄電話,還要替他打圓場。
星期三轉眼到了,老胡還一個字的影子也沒有。該怎麼向雜誌社交代呢?老胡不想落一個不守信用的名聲,他也的確不是個不講信用的人,他說三天給稿原本是毫無問題的。可事實是,現在他拿不出稿子。
萬般無奈之中,老胡扯了一個小謊。雜誌社又一次打來電話,要老胡趕緊用電子郵件將稿子發過去。老胡說:"對不起,電腦出了點意外,不知道什麼原因,機器整個癱瘓了。初步診斷,原因可能是病毒,我寫的東西被"吃"了。目前我正請電腦專家為我的電腦進行全麵診斷和殺毒。一旦病毒清掉,電腦恢複正常工作,我立即將稿子發給你們。您看好嗎?"
雜誌社一聽,原來如此,敦促老胡盡快,因為雜誌星期天就要發排印刷,務必在星期五下午把文章定奪。就這樣,老胡贏得了寶貴的兩天半時間。他丟下一切雜務,趕好了那篇文章,什麼事都沒有耽擱。
老胡撒完謊,突擊補救,把謊言所描繪的情形變成了真話,既為自己解了圍,也為雙方都爭取了利益,這就是弄假成真。在某種意義上,凡是能圓的謊都可以說。不過,千萬別扯彌天大謊。
4.失言了要及時彌補
人有失足,馬有漏蹄。失足了可以再站起來,漏蹄了可以重新振作,而人失言了可以用妙語去彌補。
有時,你想用一句謊言哄對方開心,卻可能因為不了解對方而戳了他人的痛處,或者將自己歪曲事實的痕跡表露得太明顯,這就是謊言中的"失言"。
"人有失足,馬有漏蹄。"在你和他人交際的過程中,都免不了發生這種言語失誤。雖然其中原因有別,但它造成的後果卻是相似的,或貽笑大方,或糾紛四起,有時甚至不可收拾。
那麼,能不能采取一定的補救措施或者矯正之術,去彌補這種言語失誤帶來的難堪局麵呢?回答是肯定的。
曆史上和現實中許多能說會道的名人,在失言時仍死守自己的城堡,因而慘敗的情形不乏其例。比如1976年10月6日,在美國福特總統和卡特共同參加的為總統選舉而舉辦的第二次辯論會上,福特對《紐約日報》記者馬克斯?佛朗肯關於波蘭問題的質問,作了"波蘭並未受蘇聯控製"的回答,並說"蘇聯強權控製東歐的事實並不存在"。這一發言在辯論會上屬明顯的歪曲事實,當時立即遭到記者反駁。但反駁之初佛朗肯的語氣還比較委婉,意圖給福特以改正的機會。他說:"問這一件事我覺得不好意思,但是您的意思難道在肯定蘇聯沒有把東歐劃為其附庸國?也就是說,蘇聯沒有憑軍事力量壓製東歐各國?"
福特如果當時明智,就應該承認自己失言並偃旗息鼓,然而他覺得身為一國總統,麵對著全國的電視觀眾認輸,絕非善策,於是繼續堅持,一錯再錯,結果為那次即將到手的選舉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刊登這次電視辯論會的所有專欄、社論都紛紛對福特的失策作了報道,他們驚問:
"他是真正的傻瓜呢,還是像隻驢子一樣的頑固不化?"
卡特也趁機把這個問題再三提出,鬧得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