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言談多變,學會自圓其說(1)(2 / 3)

公司更加著急,好話說了一大堆。廠家這才以關懷、同情的口吻說道:"既然你們要與我們長期合作,考慮到我們的長遠利益,我們可以給其他客戶做做工作,每家勻出一點,給你們湊足10噸。"

公司大喜,廠家更大喜了。

編造出的"真實",由於經過周密思考和精雕細琢,往往更有可信度,雖然這是一種謊言,但從某種意義上講,隻要你的謊言合乎情理,能自圓其說,往往比真誠更能打動人,它是人們交往與溝通的一種生活必需。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無悖於道德的謊言都會為你贏得更多的好處。

2.說話要合乎邏輯

語言的恰當運用離不開邏輯,如果思維混亂不合邏輯,就不可能把話說得清楚明白。而自覺地運用邏輯,即便是謊言,也能說得嚴密準確、深刻有力,讓對方深信不疑。

要想把自己善意的謊言撒得圓滿點,說話就一定要合乎邏輯,否則,很容易被別人揭穿。

人與人交流的過程,其實就是把心底的感覺、朦朧的意識整理傳達的過程,也是一個動腦思考、進行抽象思維的過程。因此,一個人的抽象思維能力如何,將決定他說話是否準確嚴密,是否簡潔清楚,而抽象思維能力也就是邏輯能力。如果把待講的內容比做一堆蔬菜和調料的話,那麼怎麼烹調就要看廚師的手藝。

什麼是"合邏輯"呢?要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必須首先對邏輯這個詞進行簡單的說明。邏輯是一個外來詞,源自希臘語。同時它又是一個多義詞,至少有如下四個義項:客觀事物的規律;思維的規律;研究思維形式及其規律的科學即邏輯學;某種理論或說法。我們這裏所說的邏輯,是指思維的規律。如果一個人的講話不合乎人們的思維規律,那麼很容易被對方當做說謊。

思維是人的認識的理性階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而概括的反映。人的認識可以分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是對客觀事物的現象、部分和外部聯係的反映,它的形態是感覺、知覺和表象。經過對感性材料的加工整理,產生認識的飛躍,形成概念、判斷和推理,從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這就是理性認識階段,也就是思維的階段。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需要多種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思維能力。可以這麼說,思維能力的高低,決定著人的其他能力,尤其是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因為口語表達有著特殊的條件製約,要求人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好語言,因此,要想讓自己的謊言有說服力,就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使自己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人們的大腦構造雖然一模一樣,但是思維水平、思維品質卻是千差萬別,思考起問題來,有的正確,有的錯誤;有的嚴密,有的粗疏;有的開闊,有的狹窄;有的敏捷,有的遲鈍。所謂的思維能力強,就是思維正確、嚴密、開闊、豐富、敏捷而高效。

一位年輕人想到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實驗室工作。他對愛迪生談了自己偉大的抱負:"我想發明一種萬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愛迪生立刻驚奇地問:"那麼,你用什麼器皿盛放它呢?"年輕人啞口無言了。

這位年輕人為了表現自己,誇大其詞,但是他的話語中包含了一個無法克服的邏輯矛盾,所以當愛迪生反問他時,他就無言以對了。說謊要合乎邏輯,這樣才能自圓其說。

會說話的人總能通過語言更加圓滿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任何語言活動實質上都是思維活動。語言的運用離不開思維,語言的恰當運用離不開邏輯。如果思維混亂不合邏輯,語言表達就不可能清楚明白,即使不是謊言,對方也不會對你產生好感。而自覺地運用邏輯,即便是謊言,也能說得嚴密準確、深刻有力,讓對方深信不疑。

思維的內容五花八門,要想有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思想就必須努力學習各方麵的知識,這些要靠各個具體學科的學習來解決。但是,思維的形式(嚴格地說應該是思維形式的邏輯形式)卻是簡單明晰、有規律可循的一種工具。因此,在開始各種具體的研究之前,花些工夫學習點邏輯知識,可以讓自己在提高說話水平的過程中獲得更有力的思維武器。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句話用在邏輯學習上,真是再恰當不過了。打好了邏輯基礎,就有了提高說話水平的基本條件。魯迅先生就是一個邏輯方麵的"天才",他的雜文,如同投槍、匕首,一擊就可以刺到敵人的最痛處。他非常善於抓住對手語言中的邏輯謬誤,把對手駁得體無完膚。他的演講同樣也是深入淺出、周密妥帖,這些都反映出他的邏輯造詣。但是,正如魯迅先生自己所言,"我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工作上"。這句話當然有先生自謙的成分,但是確實也反映出他的勤奮程度。他的邏輯能力絕對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刻苦學習的結果。早在留學日本的時候,他就鑽研過邏輯學。在1907年發表的《科學史教篇》中,他就認為把演繹法和歸納法結合起來,真理才能昭然若揭。後來,他除了在自己的文章和演說中使用爐火純青的邏輯技巧,還寫了《論辯的靈魂》等十多篇雜文,可見邏輯思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