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同學能不計前嫌地熱情幫助鄰座同學,表現了對鄰座同學的真誠,這樣,雙方之間的感情溝通了,一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要耐心、堅定
要相信自己能處理好與鄰座同學的關係。有時,自己付出了尊重和真誠,但仍不能打動鄰座的心,他仍在幹擾自己的學習,這就需要耐心和堅定了。鄰座同學間的理解是需要時間的,而隻有耐心才能提供足夠的時間。至於堅定的態度,才能折服鄰座同學那不規矩的心。其實,影響是相互的,鄰座同學既然要從不好的方麵影響自己,難道自己就不可以從好的方麵影響他嗎?耐心和堅定,最終便能使自己在相互的關係中處於主動地位。
根據唯物辯證法,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故鄰座同學的影響,並非絕對的,關鍵還在於自己怎樣處理對待。碰到固執己見的同學,怎麼辦?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有的同學脾氣倔強,意氣用事,固執己見。你說這事不能這樣做,他不但不聽勸說,偏反其道而行之。麵對這樣的僵局,怎麼辦?
荷蘭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彼德·塞曼,小時候就是一個貪玩、任性、倔強的孩子。他由於不思學業,成績下降,物理成績更差。到了中學幾乎成了個浪蕩公子。塞曼的母親傷心欲絕。同學好心相勸,他當耳邊風,老師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產生逆反心理,越勸越搗蛋。
媽媽不忍心兒子浪費青春。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塞曼的媽媽觸景生情地對塞曼講述了有關家鄉的往事:你的家鄉位於西海岸的一個半島上,自古以來幾經大海吞沒……那是1860年5月24日的午夜,家鄉又遭大海淹沒,一個孕婦坐在漂浮的孤舟上逃命,不料臨產,生下了一個男孩,幸虧鄉親們趕來救助,母子二人才得以平安無事。接著,塞曼母親悲哀地說:“早知當初這男孩如此平庸,我又何苦在海濤中拚搏求生……”
塞曼聽母親講到這裏,省悟到母親含辛茹苦將自己哺育成人,而自己……他羞愧,無地自容。從此他發憤學習,判若兩人。以後,他在事業上有了很大成就,發現了“光譜分裂現象”,終於在1902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塞曼浪蕩、固執、不思上進,同學、老師對他幫助無濟於事。而他母親以偉大的母愛,點燃了他惻隱之心,喚起了他的新生。
學生朋友們,當你碰上固執己見的人怎麼辦?你可以以塞曼的母親為榜樣,用真誠的言談改變別人的看法,用真誠的行動征服別人的心靈。遭到同學嫉妒,怎麼辦?
嫉妒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嫉妒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包括焦慮、恐懼、悲哀、猜疑、羞恥、自咎、消沉、憎惡、敵意、怨恨、報複等不愉快的情緒。別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顯出來的聰明才智,都可以成為嫉妒的對象;其他如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等有關社會評價的各種因素,也都容易成為他們嫉妒的對象。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現不少學生因學習和工作取得成績而遭到別人的嫉妒。你發奮學習,有人就說是“圖名利”;你努力工作,有人就說“假積極”……諸如此類的冷嘲熱諷,弄得有些想上進的學生煩悶苦惱,無所適從。在社會風氣還沒有根本好轉的今天,出現一些嫉言妒語是不足為奇的。那麼,學有成效、成績出色的同學,在遭到別人嫉妒時該怎麼辦呢?
第一,無須害怕,相信自己
常言道:“身正不怕影子斜,腳正不怕鞋子歪。”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光明正大的,成績是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得來的,就不會被別人的嫉妒所嚇倒。其實嫉妒這東西,也是欺軟怕硬的,你越怕它,越是憂心忡忡,不敢邁步,流言蜚語對你的圍攻便越凶。魯迅先生曾經講過,對待嫉妒、挖苦、陷害,“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馬克思也說過:“對於我從來就不讓步的所謂輿論的偏見,我仍然遵守偉大的佛羅倫薩詩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罷!”我們應該學習這種精神,把別人的嫉妒之情置之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