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不要把所產生的矛盾看得過於嚴重。同學間的糾紛,通常因為日常小事等一些非原則性問題而產生的居多。這些小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經雙方解釋清楚,就會煙消雲散了。因此,不要因為與同學發生了矛盾,就勢不兩立而中斷了來往。為了一件小事而影響同學友誼是十分不值得的。即使是原則性問題,或者明顯是對方錯了,也不必太在意,世上無完人,誰能沒有過錯呢?隻要有錯必糾,知過必改,這樣的人就理應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
然後,主動消除矛盾。如果錯在自己,要敢於承認,勇於道歉,取得對方的諒解。這樣做不是“沒麵子”,而是在掙回麵子。你可以大方地過去,誠懇地說:“我想過了,那件事錯全在我,我真誠地向你道歉,假如你能接受我的道歉,我會很感激你的,我想我們會成為好朋友的。”
如果錯在對方,也沒必要非要扭著勁等對方來道歉,你應該大度一點。你想想看,同學之間與其每天這樣別別扭扭地在一起學習生活,倒不如化解矛盾,每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在一起學習生活,兩相對比,誰對誰錯又算得了什麼呢?
古語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既然同學間沒有什麼利害衝突,其中一方謙讓一些,姿態高一些,主動向對方承認錯誤,就會冰釋前嫌。我們可以用卡片、小禮物或委托一位好友來向對方表示歉意,麵對如此誠懇的態度,相信對方會感動,矛盾自然會消除的。
最後,避免矛盾再次發生。經過一次矛盾的產生與消除,同學間應該真誠地相互交流,多了解對方的性格脾氣,找出彼此間的共同點,求同存異,互相諒解,避免今後再發生糾紛同學間相處,處好了那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隻要我們遇事多從自身找原因,就會少一些抱怨;而當我們付出時,我們的心裏就永遠不會失去平衡。我們就會永遠快樂地生活在集體裏,暢遊在社會的激流中。
在消除矛盾中,我們要寬容大度,有謙讓精神,但絕對不是遷就對方的錯誤行為。我們在態度上謙讓,但對待原則問題一定要分清是非。同學間發生小摩擦是正常的,我們應通過恰當的途徑、方式主動消除矛盾,雙方互相體諒,互相理解,從而形成和諧、團結的同學關係。與同學的關係一直冷淡,怎麼辦?
今天的學生,是社會的人,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要依附於社會、服務於社會,都必須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現在,你與你的同學關係一直冷淡,可能是由以下幾個方麵的原因造成的:①不喜歡自己所在的學校或班級;②由於家庭自身的環境缺陷或不協調使你習慣冷淡;③自身性格內向,缺乏外在熱情,使人感到冷淡。
同學之間關係冷淡首先要從自己主觀方麵去反思。如果你是一團火,富有同情心和助人為樂的精神,同學們就會主動靠近你,和你交往,產生深厚的友情。
怎樣改變目前的局麵呢?
一、要從人的一生長遠目標來認識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一個人的命運是和社會境遇聯係在一起的,要增強社會責任感;一項偉大的事業不是由少數人完成的,它需要億萬人的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你要體現人生的價值,就一定要服務於社會。這一切都必須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二、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必須要有愛心要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熱愛人生,富有人道主義和助人為樂的精神,學會關心和同情,用真誠換取真情。與同學處不好關係的人之所以常感孤獨與煩惱,歸根結底是滿足不了被人關心的需要。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關心呢?唯一的辦法是你首先要去關心別人。因為你有希望得到別人關心的需要,別人也有同樣的需要;你愈關心別人,你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將因之而得到增加,自然地他也會轉而關心你。
三、要互相尊重,不要傷害他人的自尊心不要對同學的外貌、衣著、習慣特別是某種缺陷品頭論足,歧視嘲笑,甚至起侮辱性的綽號傳播。這會嚴重挫傷他人,也惡化彼此的關係,破壞他人和你自身的形象,嚴重的可能發生激烈對抗的事件造成惡果。尊重別人,實際上就是在尊重自己。有些同學喜歡開玩笑,但開玩笑要有分寸,不能拿同學的生理缺陷開玩笑,也不能拿同學的難處開玩笑。開玩笑過了頭,就會適得其反,會使同學之間的交往產生隔閡。尊重體現在方方麵麵,如主動跟同學打招呼;不要對同學說不文明語言;同學與你講話時,要認真傾聽,不要左顧右盼、東張西望;不要在背後議論同學等。這些看起來是小事,但要做到這些卻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應注意自覺地尊重他人,體諒理解他人,關心愛護他人,才能搞好同學關係,也表現出你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