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決定要作出某種“結果”,這就會帶來一連串的行動,你要從中學習,適時地改變作法,直到得到所要的結果。隻要你真有心想做出一番成績,就必然能從行動中找出怎麼去做的方法。
目標是行動的前提,是高效工作的一項基本工具,是取得績效的長遠保障。有了目標才有努力的方向,必須確立了目標才有可能去實現目標。
早在1907年,福特提出了“我們要讓汽車大眾化”的目標;1934年,迪士尼提出了“創作一部動畫電影”的目標;1950年前後,索尼提出了“改變日本產品品質低劣的形象”的目標;1977年,沃爾瑪提出了“4年內成為年銷售額10億美元的公司”的目標。
時隔近百年,我們再來看這些在當時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統統都成為了現實,並且它們做出的成績遠遠大於了當時的目標。可是試想,如果當時沒有提出那些目標,沒有付出一切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這一切恐怕永遠都隻能是幻想。由此可見目標的作用是為不可能提供了可能性。目標也提供了行動和努力的具體方向,人們根據目標集中力量,克服重重困難,不斷地接近目標最後實現目標。
同樣對團隊來說,目標可以激發團隊的潛能,使團隊發揮最大的能效,為組織作出巨大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貢獻。李嘉誠的工作時間中90%的時間都是在思考5年、10年以後的事情。這就是說成功的領導者是生活在未來的。
我們不能否認各種領導者自身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性。但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領導者並不是決定組織和團隊的生存的絕對因素。有些團隊過於依賴個別優秀的領導者,在領導者發生職位調離時,整個團隊便陷入了崩塌。現代團隊管理,更多的企業采取團隊領導者調換的策略,避免小團體主義的形成。
人們需要認識到特別優秀的領導不是每個團隊都能夠擁有的,也不是隻有擁有優秀領導者的團隊才能做出高績效。製訂執行明確有力的團隊目標可以使團隊避免過於依賴團隊領導者,在領導者發生職位調動時,仍然維持原有的團隊方向和動力。森林裏有四個探險隊員,他們迷失方向陷入了困境。
其中一個隊員染病生亡,臨死之前他交代同伴,一定要把他的一隻箱子送到一個地方。送到的話他們能得到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但在到達目的地之前他們不能打開箱子。
三個成員強忍著好奇心,帶著這隻沉甸甸的箱子,經過重重艱險終於到達了目的地。然後打開之後,卻發現裏麵隻有一箱磚頭。
三個幸存者一陣懊惱之後發現他們的確得到了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生命,他們意識到如果沒有那個目標支撐,就不可能有足夠的信念活下來。同樣在團隊發展中避免不了會出現意外情況,有時會是重大的一擊。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團隊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沒有能讓他們奮力走出困境的指明燈。
沒有堅定目標的團隊很可能在一次困境中就敗下陣來。明確而堅定的目標可以成為強大的指示,哪怕在困境中也能讓團隊團結奮進,衝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