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2 / 3)

說起成功經驗,每個人的感觸都不同,這是個性所在,當共性是他們都找到一個寶貴的人生信條,並能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

不要被命運打倒

“堅持”是房地產大亨唐納德·特朗普慧星般崛起主要原因,也是棒球全壘打明星貝比·魯斯列入棒球名人堂的推動力量。有了堅持便可以解決問題,有了堅持便能帶來無窮的機會與快樂,它是一種能把夢幻化為實際的神奇力量,是使無形轉變為有形過程的催化劑。

當你明白了堅持的真義,便會曉得這樣的力量、這樣的能力早就蘊藏在自己的身上,它不是少數那些有財有勢有背景之人的專利品,而屬於所有的人,不分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當你手握本書時就可以支取這個力量,隻要你敢於拿出主見。

請問你今天是否願意為自己的未來作個決定?並且為這個決定堅持不懈。讓我們來回想一位極令人敬佩的年輕女士,她的芳名是羅莎·帕克斯,於1955年的某一天,她在亞巴拉馬州蒙哥馬利市搭乘公車,理直氣壯地不按該州法律規定讓位給一位白人。

她這個不服從的舉動造成喧然大波,招來白人強烈的抨擊,然而卻也成為其他黑人效法的榜樣。結果掀起了隨後的民權運動,使美國人民的良知普遍覺醒,為平等、機會和正義重新界定出不分種族、信仰和性別的法律。羅莎·帕克斯當時拒絕讓位,可曾想過自己會遭遇什麼樣的後果?她是否有什麼能夠改變現有社會結構的高明計劃?

我們不知道,然而我們相信,她對這個社會抱有更高期許的決定,促使她采取這種大膽的行動。誰能想到這個弱女子的決定,卻給後人帶來如此深遠的影響?聽了上麵這段事跡你或許會說:“我也希望能作那樣的決定,可是我的命運這麼悲慘,又能有什麼辦法?”

如果你這麼自憐,那麼就讓我再跟你說說艾德·羅伯茨的例子。艾德是一個很“平凡”的人,14歲時因感染小兒麻痹症而致頸部以下癱瘓,得靠輪椅才能行動,然而他卻因此而有“不平凡”的成就。他使用一個呼吸設備,白天得以過正常人的生活,但晚上則依賴“鐵肺”。得病之後他曾好幾度幾乎喪命,不過他可從不為自己的不幸傷心難過,反而自勉期能有朝一日幫助相同的患者。

你知道他是怎麼做的嗎?

他決定教育社會大眾,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認為肢體殘疾的人無用,而應顧及他們生活中的不便處。在他過去15年中的推動下;社會終於注意到了殘疾人的權利,如今各個公共設施都設有輪椅專用的上下斜道,有殘疾人專用的停車位,幫助殘疾人行動的扶手,這都是艾德的功勞。艾德·羅伯茨是第一個患有頸部以下癱瘓而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高才生,隨後他又任職加州州政府複建部門的主管,也是第一位擔任公職的嚴重殘疾人士。上述艾德·羅伯茨的事跡是一個極佳的例子,說明了肢體上的不便並不能限製一個人的發展,重要的是他是否決定要結束這樣的不便。他的一切行動隻不過源自於一個單純但有力量的決定,如果換成你,打算為自己的人生作出什麼樣的決定呢?

有很多人或許會說:“好吧,我也願意為將來作個決定,問題是我不知道怎麼做。”隻因為害怕不知道方法便不敢下決定,往往會失去實現美夢的機會,結果一生便過得平淡乏味、無聲無息。在此請聽我說,不知道怎麼作決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決心找出一個辦法來,不管那是個什麼樣的辦法。我曾跟各位介紹“必定成功公式”,它指出了成功的基本步驟有四:第一,決定出你所要追求的是什麼;第二,拿出行動來;第三,觀察一下哪個行動管用,哪個行動不管用;第四,如果行動方向有偏則修正之,以能達到目標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