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想創業的普通人來說,溫州人創業沒有更深的秘密,隻有樸實的方法。溫州人的創業最具可學性,也最容易模仿,最有借鑒性。因為他們是真正的平民英雄。一則他們十之八九是普通老百姓,發達前往往是農民;二則他們“無資金、無技術、無市場”,白手起家。他們有的知識和資本,你也完全可能擁有。赤手空拳打天下規模可大可小,資金可多可少,不要擔心自己缺什麼,進入門檻很低。他們的經驗主義,他們的組合才能,他們的三流人力做出一流效益的本事,現在想創業的人都可以從中得到借鑒。
著名社會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在三訪溫州後認為:溫州人“就是不甘落後,敢為天下先,衝破舊框框,闖出新路子,並且不斷創新。溫州人從家庭作坊、擺攤叫賣、沿街推銷、設店開廠,到股份合作、企業集團、資產經營、網絡貿易,我也似乎看到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從初期的萌芽到和國際經濟接軌全過程的演示,並且覺得可以從中捉摸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內在邏輯和規律。”
當過溫州縣委書記的李丁富,現在是溫州經濟研究所所長,他對“草根經濟”有著更為精辟,接近本質的解釋:一是說明這種經濟活動參與麵廣,滲透力強;二是它具有很強的民間性,出身不高貴,就像農村的孩子取名“二狗子”,很隨緣,但它自立性、生命力強,好養活。
草根經濟已形成燎原之勢。2002年8月中旬,為摸清在外溫州人的經濟情況,溫州市做了大型調查。據調查統計,在外投資、經商、辦實業的溫州人為154萬人,其中,東部地區81萬人,中部地區51萬人,西部地區22萬人。城市以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成都、武漢、西安、天津、重慶最多。從行業分布看,從事工業的有16萬人,從事商貿經營的有102萬人,服務業是36萬人。
今天,溫州人在全國各地累計投資額高達1050億元,創辦工業企業1.57萬家,創辦商品交易市場一百多個,建立“溫州街”、“溫州城”等總攤位5萬餘個,總麵積近100萬平方米,經營的貿易銷售額高達2400億元。
草根創造奇跡生存環境決定了溫州人必須從草根經濟做起,才有可能發展。溫州三麵環山,一麵臨海,過去交通極為不便。人均耕地隻有0.33畝,養家糊口都不容易,更別指望發財了。由於自然條件先天不足,又處在海防前哨,長期以來,國家對溫州的經濟建設投資又很少。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起點上,溫州人自力更生、自主創業發家致富。從十幾萬供銷員跑遍全國,到“小商品大市場”,從個體聯戶,到股份合作和股份集團化、集團股份化,逐步由貧窮走向富裕,創造了草根經濟的奇跡讓草根經濟遍地開花,碩果累累。
草根經濟為何如此強大,發展迅猛?因為草根經濟盡管簡單樸素,但實際上這是真正完全市場經濟的最初形態。其尋機趨利的生存意識,使得草根經濟成為最靈活的經濟,一家經營,百家效仿,全民參與、星火燎原,迅速發展,快速壯大,形成了產業規模效益,打造出了大市場。有些經濟學家因此將之形象地稱為“螞蟻雄兵”、“百姓經濟”。今天,這種具充滿活力、無窮魅力及不可小視的巨大潛力的草根經濟已成為溫州民營經濟的代名詞。
其實,溫州經濟就是溫州人的經濟,溫州經濟能創造奇跡就是靠溫州人的精神,而溫州人的精神就是這種“給一點兒土壤就能發芽,給一點兒陽光就能燦爛”的頑強的草根精神。溫州商人作為一棵棵無人知道的小草,經過多年艱苦的創業之後,今天,已經在全國各地紛紛成長為了一棵棵參天大樹,溫州商人也變成了讓人敬佩,讓人歎為觀止的草根英雄。
草根英雄之所以讓人佩服,一是因為他們有誌氣,有組織,胸懷大誌。溫州人雖然出身“寒微”,但他們從不自卑,從不小看自己,他們以信心和恒心,憑勇氣和誌氣,白手起家,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令世界為之震動的輝煌業績;二是因為在事業小有成就之後,溫州人從不沾沾自喜,更不胡作非為,而是竭盡全力完成從小生產者向現代化生產者的轉變,不僅注重事業發展,更注重自身體質的提高。成了真正的時代英雄;三是因為是草根,就暴是無法,辦事明明白白,幹事踏踏實實。溫州人創業憑的是真本事,靠的是前無古人的真功夫,同時又秉承了中華民族節儉致富的傳統美德,視信譽為事業發展的第一命脈,通過堅持不懈地奮鬥,創造了草根經濟的奇跡。所以,從今天的經濟發展來看,草根才是主流。
(十)適者才能生存
溫州人是親切的鄰居,是身邊的榜樣,是觸手可及的商業楷模,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也是能夠學得會的商業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