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眾誌成城有大為(2)(1 / 3)

"他馬上叫人把那本書送來了。過了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我把那本書還給他,還附上一封信,強烈地表示我的謝意。"

"於是,下次當我們在議會裏相遇的時候,他居然跟我打招呼(他以前從來就沒有那樣做過),並且極為有禮。自那以後,他隨時樂意幫忙,於是我們變成很好的朋友,一直到他去世為止。"

富蘭克林令對方覺得非常的高興--這個請求觸動了他的虛榮心,使他覺得獲得了尊重。這項請求,很巧妙地表示出富蘭克林對對方的知識和成就的仰慕。

(4)真誠傾聽

人人都需要被傾聽和被了解。人在表達自我的時候,會希望聽他說話的人能有所回饋,也希望別人能了解他們。當一個心煩意亂的人想要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時就是如此。不過,如果同時有兩個以上的人想要被傾聽和了解,但是卻沒有一人願意這樣做,那麼急吵或是避不見麵幾乎就不可避免了。

因此,溝通高手在嚐試與他人合作之前。真誠地傾聽別人和了解別人。

4、切勿涉足"小幫派"

上海某家五星級大酒店為了提升經營業績,經董事會決定,高薪聘請一位資深管理專家任酒店總經理,並應這位總經理的要求任命了他推薦的3名副手。

酒店董事會的本意是,給這位總經理一個寬鬆而有效的環境,讓他的管理才幹得以充分施展。這位總經理幹得也確實不錯,酒店的業績有了提升。

可是沒過多久,酒店董事長發現這位總經理和下屬的3名副經理上下通氣,4個人形成了一個小"山頭",牢牢把持了大權。有時甚至對股東和董事會的決議也敢陽奉陰違。酒店職員對此議論紛紛。

酒店董事長為了安撫人心,果斷地把這4名經理都解聘了。

在組織裏,如果你與幾位同事關係比較密切,這種關係常常是超乎業務和工作之上的,於是你們幾個人便經常聚在一起。久而久之,你們的情誼越來越深,真是"鐵杆兄弟",用當今時髦的說法就是"死黨"。工作上也隻為你們幾個人的利益考慮,把組織利益放在一邊,甚至為了你們小集體的事而違反組織的規章製度。如此下來,在組織其他同事和領導的眼中,你們就形成了一個"小幫派"。

也許你還在為自己的好人緣而高興,殊不知,你們的"小幫派"已經使領導感到不舒服了。

無論在怎樣的組織中,無論怎樣的組織都不喜歡那些搞"小幫派"的人。因為領導對"小幫派"總有不信任感,對"小幫派"裏的人,會顧慮重重。他會認為"小幫派"裏的員工公私混淆,如果提拔了圈內的某個人,而與之關係好的"哥兒們"可能會得到偏愛放縱,對組織的發展不利,對其他員工也不公平。

另一方,領導也會擔心"小幫派"裏的人不忠誠,經常聚在一起的人臭味相投,若領導批評其中的某個員工或某個員工與其他同事發生衝突,這幾個人會聯合起來對付上司,影響組織團結。

還有一點,即使上司想單獨給其中某個人嘉獎或發"紅包",這個人很可能泄露給圈內的朋友,因為"紅包"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其他同事知道後,會認為領導不公平,這樣就會在組織內掀起風波。

而且,領導們會認為,"小幫派"裏的人應酬較多,私人事務也增多,很難抽時間加班或學習技能。如果在一個辦公室,他們則很容易在上班時間聚在一塊聊天。

所以,當領導在內心中將你打入某個"小幫派"中的一員,那麼此後基本上不會給你地位上晉升的機會了。

在工作中,你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加入已經形成的"小幫派",也千萬不要以自己為核心形成"小幫派",否則,你在組織裏的發展前途就基本結束了。

為了避免"小幫派"之嫌,並非杜絕一切正常交往。為了在組織裏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一般而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公私分明。

與同事相處,特別要注意公私分明,不能因為跟誰關係好而在公事上也以感情論事。即使關係好的幾個人同在一個辦公室,上班時間也要公事公辦,不能徇私,更不要經常粘在一起聊天說閑話。

其次,要以團結為重。

當你在工作上受到上司的批評後,不管上司是對是錯,你都不能因一時之氣與關係較好的人煸風點火,聯合起來對抗上司。而要把團結放在第一位,盡量緩解與上司之間的緊張氣氛。

還有,要護大交際範圍。

在組織裏,不要把自己的交往對象隻限定於三五個同事,而應與組織的所有員工都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樂於幫助他們,傾聽他們的心聲。這樣,就不會被別人誤以為在搞"小幫派"了。

總之,作為一名以組織的利益為重,想有一番作為的員工,應當明白:在企組織中,如果員工們熱衷於聯群結黨,排斥異已,試圖通過另立"山頭"來發展個人私利,這樣就一定會出現損人利已的行為,從而有損於組織的發展,不利於組織內部的團結和人心的穩定。

每一位員工都應該明白:"小幫派"對於整個組織,就如同腫瘤之於人體一樣,一旦惡性膨脹,就會有吞噬整個機體的危險。一名正真的員工,應有堅定的立場,剛正不阿,麵對極少數別有用心者的拉攏和挑拔離間,要從維護組織團結和整體利益的高度出發,自覺地予以抵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