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團結起來力量大
每當秋高氣爽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碧藍的天空中有群雁南飛,它們排成"一"字或"人"字形,行列整齊,人們稱之為"雁陣"。
大雁為何要排成"陣"向前飛行呢?為什麼不單獨向前飛行呢?科學研究發現:雁陣的飛行速度是單隻大雁的1.71倍。也就是說,聰明的大雁們發現團隊協作的力量遠遠超過任何一隻大雁單飛的極限。這就印證了那句話:團結起來力量大。
動物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當大雁排隊前飛時,前一隻大雁鼓動翅膀所擊起的氣流,會讓後一隻大雁的浮力和飛行高度提升71%。很顯然,在大雁團隊裏飛行能節省力氣;如果離開雁群單獨飛行,每隻大雁要付出多得多的努力,如此更容易精疲力竭。因此,即使是一隻平時頑劣至極的大雁,在沿途遇到新奇無比的景色時,也不會因為貪戀美景而脫離雁群。
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類其實應該向大雁學習團隊精神。雁陣是每一隻大雁的歸宿,而組織則是每一個人的歸宿。組織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以及獲得物質和精神滿足的途徑。如果離開組織的歸宿,一個人單打獨鬥,無論如何出色,也難以抵達成功的"南方"。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分工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專業,每個員工都隻能在一定位置上發揮一定的作用。一個很忠誠、能力很強的員工,孤軍奮戰,雖然也能取得一定成就,但卻無法有大的作為。隻有依靠團隊精神,通力合作,把集體的巨大力量發揮出來,才能鑄就大的作為。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有個公式是這樣的:I+We=FullyI。這個公式的意思就是:一個人隻有把自己融入集體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個人價值,完善自己的人生。任何成績的取得都是與他人協作的結果,不管你所處的是政府機關,還是一個軟件開發團隊,都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隻有融入團隊才會實現自我作為的不斷突破。
微軟公司在開發Windows2000時,動用了3000多名工程師及測試人員,代碼就寫了5000萬行。這樣浩大的工程即使是一個超級天才也無法完成;設有團隊精神,沒有工程師之間的精誠合作,也無法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在現代組織中,"善於與他人合作,具有團隊精神",已成為衡量員工的一項重要標準。在組織中,優秀員工的能力不一定是最強的,可一定是最具有團隊精神、能夠融入整個組織之中的人。這樣的員工當然是最愛管理者青睞的。
美國著名的管理大師傑克·韋爾奇說:
"我喜歡用富有團隊意識的員工,因為在一個公司或一個辦公室中,幾乎沒有一件工作是一個人能夠獨立完成的。大多數人隻是在高度分工中擔任一部分工作。隻有依靠部門中全體職員的互相合作、互補不足,工作才能順利進行,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美國著名管理學者C·吉恩·威爾克斯在他的《耶穌論領導》一書中講到,團隊的力量不僅在當今時代至為明顯,在《聖經》時代也是如此。威爾克斯宣稱:
·團隊涉及的人越多,能提供的資源、想法和能量也就越多。
·團隊讓領導者的潛力最大化,讓他的弱點最小化。在一群個人當中,人的優勢和劣勢一覽無餘。
·團隊提供了適應需要、達成目標的多元視野,因此可以為每一種情況都設計好幾種選擇方案。
·團隊分享勝利,分擔失敗。這培育了真正的人性和相互信任的溝通平台。
·團隊讓領導者始終對目標負責。
·團隊合作很容易就比個人做更多的事。
世界上沒有無所不能的全才。在組織裏我們彼此需要:你需要大家,大家也需要你。我們不是孤立的島嶼。為了創造更輝煌的業績,我們彼此依靠、支持、關聯、回應、給予、取得、懺悔、諒解、伸手擁抱、付出信任……因為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完整、獨立、自給自足的全能最佳選手。讓我們不要再扮演自以為是的角色!脆弱的生命已經夠孤立的了,讓我們樂於溝通,緊密聯合起來吧!
2、"獨行俠"幹不出大名堂
號稱"叢林之王"的非洲獅子往往長期處於饑餓之中,原因就在於獅子捕獵的時候都是獨來獨往。而非洲叢林裏另一種食肉動物--鬣狗,則是成群活動,大的鬣狗群有數百隻,小的也有幾十隻,它們很少自己獵食,而是等獅子把獵物殺死以後,從這個"叢林之王"嘴裏搶食!
雖然單個的鬣狗對於強大的獅子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可是成群的鬣狗團結起來卻讓這個"叢林之王"卻步--爭奪的結果,往往是獅子在旁邊看鬣狗分享自己辛苦狩獵的成果,等到鬣狗吃完了揀一些殘骨碎肉聊以果腹。
現代組織中活動著"叢從之王"一樣的人,他們能力超群,才華橫溢,自以為比任何人都強,連走路的時候眼睛都往上看,他們藐視職場規則,不拿同事的忠告當回事,甚至連上司的意見也置若罔聞,他們甚至找不到一個可合作的同事和朋友。
以科學分工為主導,以團隊精神為靈魂的現代組織不接納羅賓漢式的"獨行俠",因為他們過於炫耀個體的力量,而忽略了整個組織,他們以為,憑借自己擁有的資本,完全可以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可是他們卻忘了,憑借自已之力想要包打天下者不是在螳臂當車,就是在癡人說夢。這樣的人即使有三頭六臂也幹不出大的名堂來,不會成就大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