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健康教育(2 / 2)

8.怎樣了解糖尿病患者不同心理?

雖然同屬一種糖尿病,有相同的病理特征,有相似的症候表現,但對待糖尿病的心態是千態萬狀的。由於每個人所處的年齡階段、身體素質、文化層次、生活閱曆、家庭情況、經濟狀況、社會閱曆、職業特點、社會地位的不同,其心理狀態不盡相同。所以麵對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心態,應因人製宜,製定個性化心理治療方案是很必要的。

9.青春期糖尿病患者的心態是什麼樣的?

兒童糖尿病在少兒期,因為對社會、家庭、自身疾病的認識模糊,並且所接觸的環境較單純,所以很少由於糖尿病導致不正常的心態。進入青春期後,隨著糖尿病控製情況的不同,男孩子、女孩子第二性征發育較正常孩子不同,開始注意自身情況,加之正常青春期常見的逆反心理,往往集中在某一個地方表現初期不平衡的心理。有的孩子可能冤枉父母生了一個有糖尿病的自己,別人都正常,就自己有糖尿病,不但每天進行治療,並且很多同齡人的社會活動都被限製。所以很容易出現消極心態,對自己沒有信心,可能出現拒絕向醫生谘詢,停用各種治療手段,脾氣急躁,反複無常,甚至出現違反常規的行為。當了解到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難治性疾病時,很容易對生活失去信心,不願意與人交往,封閉自己,常表現為沉默、性格內向,不願意承認自己患病,或者有相反的表現,借以發泄內心的壓力。

10.中年糖尿病患者心態是什麼樣的?

中年人多處於家庭、個人、事業的關鍵時期,本來就心理壓力很大,一旦被診斷為糖尿病,很多人抱無所謂的心態。所以對醫生要求控製飲食、忌煙酒、減肥等嫌麻煩,放任自流。或者有一部分患者多思、憂慮,對疾病沒有信心,導致情緒低落,加之男性性功能有障礙出現早泄、陽痿,不能完成正常和諧的性生活而感到自卑。女性患者常常會出現性冷淡、月經不調、甚至閉經,從而出現內心極度苦悶,很容易導致糖尿病抑鬱症。

11.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糖尿病患者常出現什麼樣的心態?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一般出現兩種不同的心態。一種是經過一個時期的治療,患者本身對糖尿病有一些了解,並且病情控製的較好,血糖下降明顯,症狀消失的快,則多數患者會出現情緒鬆懈,不再嚴格控製飲食,服藥不積極,放鬆自我檢測,運動治療及減肥方案執行不力等。並且聽信小廣告,既然有這樣好效果,總想找個能根治的方法,結果不經常與醫生聯係,導致病情反複。還有一種是如果治療效果不理想,病情未能得到有效緩解和控製,則又產生急躁、悲觀的情緒,或深信各種所謂祖傳秘方、偏方、特效藥物、特殊治療等,忽視飲食和運動治療,導致病情反而加重。

12.怎樣進行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療?

針對不同糖尿病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按照個體化、循序漸進、協調的原則,製定出因人而異的治療方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製定方案。

(1)通過加強糖尿病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認識水平,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性格,使患者對生活充滿信心。通過組織糖尿病病友交流會,互相交換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各種心得,如飲食控製技巧、運動的堅持以及對自身疾病正確認識過程,從而打消對醫生的不信任,消除緊張情緒,達到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2)根據糖尿病患者性格特點、年齡、病程及病情的不同,製定個體化、循序漸進的治療方案,多給予正麵鼓勵,使患者克服畏難情緒,培養良好的心態,增強心理承受能力,以期達到預期目標。

(3)做好患者家屬和周圍人的思想工作,鼓勵家屬參與和支持患者的各項治療,明確心理因素對糖尿病的影響,明確各種治療手段的應用技巧,共同協助患者完成自我保健、自我監測,為患者的心理平衡創造一個良好寬鬆的環境。

(4)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做到相互依賴,使患者堅信醫生的治療水平和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