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糖尿病的一般概念及基本知識;
(2)糖尿病並發症及其危害;
(3)糖尿病飲食治療;
(4)糖尿病與運動;
(5)糖尿病藥物治療;
(6)糖尿病胰島素治療及自我注射技術;
(7)糖尿病自我監測;
(8)糖尿病與低血糖;
(9)糖尿病自我護理。
2.糖尿病教育的對象是誰?
作為一種治療手段的糖尿病教育,當然對象是糖尿病患者,而且特別是剛確診的患者,但為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和糖尿病患者生活在一起的最密切的親人也應為教育對象。再者就是非糖尿病患者,特別是那些可疑為糖尿病的危險人群及患有“過度營養疾病”的患者,對於促發他們早期識別及預防其發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基層醫院的醫生和糖尿病相關科的醫生常常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診醫生,為了早期識別和建立一個正確的治療方案,也應進行培訓,使他們充分地掌握最新糖尿病知識。
3.糖尿病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那就是要把每個患者都培養成為一名自我保健醫生,達到教育內容的基本要求。特別要掌握以下內容:
(1)摸清自己病情底細;
(2)是不是糖尿病;糖尿病類型;
(3)胰島功能情況;
(4)有否並發症等;
(5)明確自己的治療方案;
(6)飲食療法原則;
(7)運動療法原則;
(8)口服降糖藥物原則;
(9)防治慢性並發症的監測及用藥;
(10)掌握血糖、尿糖的自我監測;
(11)會根據血糖、尿糖變化選用口服降糖藥及調整用量,或者使用胰島素,從而基本做到能自我護理自己。
4.糖尿病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1)在公共場所舉辦“糖尿病日”谘詢活動,電話谘詢、電台谘詢。
(2)成立“糖尿病病友會”,定期舉辦糖尿病學習班,使病友樹立健康新概念,把專業醫生帶到患者家裏。
(3)住院、門診糖尿病專科醫生教育。
5.糖尿病教育的作用是什麼?
國際知名的糖尿病教育家,瑞士的Assal教授在第16屆國際糖尿病大會報告中指出: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高質量的治療取決於對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經過糖尿病教育能起到以下作用:
(1)經過糖尿病教育後患者糖尿病知識水平提高,提高患者對自己病情的重視程度。報道經過教育後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並且可顯著減少糖尿病患者截肢比例。
(2)通過教育後不但糖代謝控製較好,同時其降糖藥物用量也減少,進而減低糖尿病治療的直接費用。
(3)教育後患者的糖尿病控製良好,生活質量均有明顯改善,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
6.糖尿病患者怎樣進行心理治療?
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療的重點是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克服消極情緒反應,幫助患者合理地安排生活和遵從醫囑。心理治療對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要。
(1)支持心理治療:通過解釋、說理、疏導、安慰等,進行支持性心理治療,以幫助患者消除各種消極情緒反應;
(2)認知療法:幫助患者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識,消除不適當的預測、誤解和錯誤信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3)行為療法:某些行為療法技術可幫助患者遵從藥物治療和飲食控製計劃,包括血糖自我監測、行為強化、行為塑造療法等。
7.糖尿病患者怎樣開展家庭心理治療?
假如糖尿病患者出現心情焦急不安,情緒低落等情況時,就應該以安慰、勸導為主,耐心地反複地講解,特別要指出,糖尿病的康複,都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相反,有些患者對自己的病情重視不夠,大大咧咧,不以為然,不控製飲食、不用藥、不複查,對這種患者就應該告誡,指出這樣做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對一些十分膽怯,甚至有恐懼心理的患者,則應鼓勵為主,消除他們這種消極情緒,振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