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飲食療法(一)(3 / 3)

24.怎樣掌握食品的數量與簡易換算?

糖尿病患者應按醫生、營養師所規定的範圍,對自己每天應進的食物種類與數量要做到心中有數。自備一套專用的碗、碟、勺。開始用秤將主食副食稱量一下,做熟後盛在餐具裏看看有多大容積,以後即可按此分量加以估計。

例如:50g大米=130g米飯

50g麵粉=75g饅頭(市售饅頭2兩是指麵粉100g)

50g瘦肉=60g帶殼雞蛋1個=50g豆腐幹=100g水豆腐=150g南豆腐

含碳水化物3%的蔬菜500g=含碳水化物6%的蔬菜250g=含碳水化物9%的蔬菜200g。

25.糖尿病飲食治療的誤區有哪些?

(1)飯吃的越少對病情控製越有利;

(2)鹹的食品不用控製;

(3)多吃了食物隻要加大口服降糖藥就沒事了;

(4)吃點零食無所謂;

(5)不須限製植物油的攝入;

(6)每日隻吃粗糧不吃細糧;

(7)多吃粗糧不影響血糖;

(8)少吃一頓可以不吃藥;

(9)注射胰島素後不需要控製飲食了;

(10)用尿糖試紙是否變色評價食物是否含糖;

(11)山楂或流傳的降糖食療方法都可以降糖,無須限製;

(12)吃饅頭比吃米飯血糖升的更高;

(13)不吃糖但可以多吃蜂蜜;

(14)吃無糖食物可以降血糖。

26.什麼是血糖生成指數?

各種食物在體內的消化吸收過程是有很大差異的,每一種食物引起餐後的血糖反應也不一樣,含糖高的食物進食後血糖不一定就高,這往往與食物中多糖的結構、顆粒大小、膳食纖維的種類與含量、蛋白質種類與含量有關。所以我們用血糖生成指數(GI)作為表達食物進食後引起血糖反應的一種有效指標,血糖生成指數高表明該食物引起血糖反應較高,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率高,餐後容易出現高血糖。

相同量的碳水化物,也可產生不同的血糖反應和相應不同的血糖生成指數值。一般果糖含量和直鏈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值偏低;可溶性纖維也能降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值;脂肪可延長胃排空和減少澱粉糊化,因此脂肪也有降低血糖生成指數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含脂肪高的個別食物(如冰激淩)血糖生成指數值較低,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仍是應限製的食物。現列舉部分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

27.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粥嗎?

很多糖尿病患者特別是一些老年病友十分關心、經常谘詢這個問題。我們知道:衡量各種糧食進食後對血糖可能產生多大影響有個指標叫“血糖生成指數”。消化吸收的快,代謝的慢的糧食,血糖生成指數高。糧食做得越稀越爛,消化吸收的就越快越充分,進食後血糖升得越高。這就是人們認為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粥的理由。但是血糖升高除與食物消化吸收有關之外,更主要的是與進食的量相關,在同等數量下,喝粥比吃幹飯升血糖高,問題是人們吃2兩幹飯和喝1兩粥,究竟哪樣使血糖會更高呢?顯然2兩幹飯比1兩粥含糖量高,這樣比較起來喝粥比吃幹飯血糖升的慢。再有,老年人脾胃虛弱,喝粥好消化,喝粥的同時補充大量的水分,一般都習慣喝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說:喝粥可以長壽。很多糖尿病飲食調養的書上,食譜中有各種各樣的粥。總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粥的,關鍵是進食量的控製。

28.不吃或少吃主食可以控製血糖嗎?

不可以。因為葡萄糖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若不吃主食或進食過少,葡萄糖來源缺乏,身體就必然要動用脂肪,脂肪在體內分解生成脂肪酸,並在體內釋放出能量。由於脂肪酸產生過多,常伴有酮體生成,經腎髒排泄可出現酮尿。因此,無論是正常人或是糖尿病患者,每日主食不能少於150g,即碳水化物進量不能低於150g,否則容易出現酮尿。

29.糖尿病患者可以飲酒嗎?

有人誤認為,喝酒可以少吃飯,有利於飲食控製;還有人期望通過酒來舒筋活血,甚至降糖,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片麵性。總的看來,酒精對糖尿病患者是弊多利少。

(1)酒主要含酒精,其他營養素含量很少。

(2)啤酒的乙醇含量平均在3%~6%,能量平均在30kcal左右,一次飲用量宜在250ml左右。

(3)黃酒的乙醇含量在15%左右,能量在80kcal左右,一次飲用量宜在100ml以內。

(4)葡萄酒的乙醇含量在10%~15%,能量為60~90kcal,一次飲用量宜在100ml以內。

(5)白酒的乙醇含量在30%~60%。1g酒精可以產生7kcal的熱量,因此說酒也是一種“高能量”物質,可能導致體重增加。

(6)酒精可能抑製肝糖元的分解及糖異生作用,增強胰島素的作用導致血糖水平的突然下降,發生危險。低血糖的症狀(不管是什麼導致的)很像酒醉後的狀態,所以萬一您因為酒後低血糖導致不醒人事的話,人們可能會因為您口中有酒味而認為您喝醉了,這樣就有可能不會想到是低血糖昏迷,從而延誤了救治過程。

(7)服用磺脲類降糖藥或應用胰島素治療時,應當禁酒。

(8)長期飲酒還可能使血脂水平升高,促進動脈硬化,引起脂肪肝甚至肝硬化,或增加心腦血管病發生的危險。

(9)白酒中的有毒成分還有甲醇,它可以直接損害末梢神經,可加重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的損害。

因此,每個糖尿病患者在飲酒時都必須保持克製,保持日常的血糖監測。當然,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飲酒,特別含酒精較高的烈性酒,在助興場合時以“客來茶當酒”為佳。如果病情控製得當,可以少量飲用含酒精濃度較低的幹紅、幹白等酒,並避免在空腹時飲酒。

30.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嗎?

水果是人們非常喜愛的食物。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果膠),這些營養素對於維持人體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對糖尿病患者也有一定好處。但是水果也含有碳水化物,如果糖和葡萄糖,這些糖類消化、吸收較快,升高血糖的作用比複合碳水化物(如糧食)要快,所以糖尿病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糖尿病患者病情尚未控製,血糖較高的患者最好不要吃水果,空腹血糖最好控製在7.8mmol/L以下,並穩定一段時間以後才可食用。

(2)食用水果前後要自我監測血糖或尿糖,根據血糖或尿糖變化調整食用水果量。食用水果時,不能像正常人一樣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而要有個定量的概念。

(3)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一天可以食用水果3~4兩,但是具體落實到某種水果可以食用多少重量時,可以參考食品交換表,如食用葡萄200g(4兩),而食用西瓜時,則可以食用450g(9兩)至500g(1斤)。

(4)在選擇水果時,原則上優先選擇含糖量較低或甜度不高的食物。

(5)食用水果的時間宜安排在兩頓正餐之間(上午10點或下午3點),而不要在餐前或餐後馬上食用水果。

(6)糖尿病患者一般可以選擇含糖量低的水果,含糖量高的水果(指含糖量在14%以上的水果)最好不吃。水果、幹果、堅果含糖量的大致分類。糖尿病患者不應飲用含糖飲料,如果汁、加糖咖啡、汽水、可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