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這種消極的性格導致我們反複懷疑自己,更糟的是不敢去承擔責任,因為害怕結果會反過來困擾自己。這也導致女性在事業上徘徊不前。女性對成功的畏懼心態
還有很多女人常常不願意像男人那樣爭取成就,是由於她們害怕因此變得不再像個女人。因此,“比別人優秀和有成就是可怕的”這種想法常常在女性心中出現。正是“成功導致對失去的東西的畏懼”限製了女性在職場上的成功。
赫那為了測定對成功的畏懼,開發出了其獨創的方法,並施行於男女大學生。其結果發現,在女性的90人中有59人(66%)顯示出對成功的畏懼,而在男性方麵,顯示出對成功畏懼的,88人中隻有8人(9%)而已。
對此,著名女設計師蔣豔認為,女人不一定要做男人一樣的“強人”,但一定要做生活的強者。她說:
“你別拿我當女強人,那種人是要板著臉在辦公室裏發號施令的,我可端不出那架勢。再加上我長得小,沒人把我當女強人。
加班超過半夜是常事,那時候,我深深切切覺得自己是個女性,我會盡量找人送我,如果找不到,我會裹緊大衣蜷縮在大廈大堂裏等著,叫保安幫我叫出租車,隔著玻璃看看司機麵相,不老實,不端正的叫他走人。”
雖然蔣豔事有所成,但她在生活中依然是個女性化十足的女人。沒有人規定事業成功的女人就一定非得是女強人。三種消極心態模式
美國賓州大學的塞利格曼教授曾對人類的消極心態作過深入的研究,他指出了三種特別模式的心態會造成人們的無力感,最終毀其一生。它們是:
1.永遠長存。即把短暫的困難看作永遠揮之不去的怪物,這是在時間上把困難無限延長,從而使自己束縛於消極的心態中不能自拔。
2.無所不在。即因為某方麵的失敗,從而相信在其他方麵也會失敗。這是在空間方麵把困難無限擴大,從而使自己籠罩在失敗的陰影裏看不到光明。
3.問題在我。即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一味地打擊自己,使自己無法振作。這裏的“問題在我”,不是勇於承擔責任的代名詞,而是在能力方麵一味地貶損自己,削弱自己的鬥誌。
女人做事是不易,但真正妨礙女性發展的正是女性的消極性性格。
積極主動,把握機遇
安妮所在的公司要精簡機構,她特別不想離開公司。即使不能留在原來的崗位上,做其他的工作她也願意。她知道那扇緊閉的大門後麵,決定孰去孰留的決議正在醞釀之中。她戰戰兢兢地等待著命運的安排。
朋友建議她去找一找老板和人力資源部的經理,向他們陳述一下自己應該留下來的理由。聽了這番話,安妮的頭搖得像拔浪鼓似的。首先,她覺得她跑去講這番話肯定不起作用;其次,她根本不敢想她會去做這件事。
公司裁員,機構削減,迫使我們要在眾人中以一種積極的方式張揚自己——當然要在公司裁員計劃下達前。這樣在裁員的時候,保全自己的飯碗,就簡單得多了,你隻要重申自己的獨特能力,說明在新組建的機構中,自己仍然有價值。
在升職的機會相對缺乏的地方,能讓自己完成顯山露水的任務以及能讓自己接受特別訓練的機會就顯得非常珍貴。能夠有機會接到這樣的任務和機會的人,是那些巧妙地喚醒別人目光的人,他們讓別人注意到他們的工作,注意到他們有能力去承擔新的使命。
坐等機會的人不會到達自己的目的地。你應該清楚自己的長處在哪裏,當機會來臨時,把自己推銷出去。女性,尤其是那些不善於推銷自己的女性,經常被人忽視,不是因為她們欠缺才能,而是因為她們謙遜、低調的作風,還有就是她們以為伯樂終究會發現她們,這種信念害了那些優秀的職業女性。
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
積極主動(Pro—active)這個詞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學家維克托·弗蘭克推介給大眾的。消極被動的人和積極主動的人在很多方麵都存在巨大差異。
消極被動(Reactive)的人總是在等待命運安排或貴人相助。對一件事情,他們總認為是事情找上他們,而自己無法主導或推動事情的進展。
積極主動(Pm-ctive)的人對自己總是有一份責任感,認為命運操縱在自己的手裏,自己可以主導事情的發生和發展。立刻開始積極主動
1.如果你覺得自己實力很強,值得晉升,不妨大聲講出來,讓大家知道你已經準備好了迎接新的挑戰。你和別人說得越多,你得到的機會就越多。
2.如果公司裏有空位,或是有某個項目你很感興趣,不妨毛遂自薦。
3.以巧妙的方式展示你的成績。一個建議是每周或每雙周寫一份報告,彙報你個人或本部門完成工作的情況。另一個辦法就是以“好經驗大家分享”的方式。比如,在員工會議上,你可以講一講你是怎樣解決了一個特殊問題的,或是怎樣克服了妨礙大家按時完成任務的困難的。 4.做一份推銷自己的計劃。審視自己的未來,寫下來要經過多少步驟,你才能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