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取天下之聰明,以生我之聰明(2 / 2)

這樣一來,這家袖珍皮鞋工廠裏,馬上掀起了一陣皮鞋款式設計熱潮,不到一個月,設計委員會就收到40多種設計草樣,采用了其中三種款式較別致的鞋樣。羅賓立即召集全體大會,給這三名設計者頒發了獎金。羅賓的皮鞋工廠就根據這三個新款式來試行生產了。

第一次出品是每種新款式各製皮鞋1000雙,立即將其送往各大城市推銷。顧客見到這些款式新穎的皮鞋,立即掀起了一種購買熱潮。兩星期後,羅賓的皮鞋工廠收到2700多份數量龐大的訂單,這使得羅賓終日忙於出入各大百貨公司經理室,跟他們簽訂合約。

因為訂貨的公司多了,羅賓的皮鞋工廠逐漸擴大起來,三年之後,他已經擁有18間規模龐大的皮鞋工廠了。

不久,危機又出現了,當皮鞋工廠一多起來,做皮鞋的技工便顯得供不應求了。最令羅賓頭痛的情形是別的皮鞋工廠盡可能地把工資提高,挽留自己的工人,即便羅賓出重資,也難以把其他工廠的工人拉出來。缺乏工人對羅賓來說是一道致命的難題。因為他接到了不少訂單,如無法給買主及時供貨,將意味著他得賠償巨額的違約金。

羅賓憂心忡忡,他又召集18家皮鞋工廠的工人開了一次會議。他始終相信,集思廣益,可以解決一切棘手的問題。

羅賓把沒有工人可雇用的難題訴諸大家,要求大家各盡其力地尋找解決途徑,並且重新宣布了以前那個動腦筋有獎的辦法。

會場一片沉默,與會者都陷入思考之中,搜腸刮肚地想辦法。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小工舉起右手請求發言,羅賓嘉許之後,他站起來怯生生地說:“羅賓先生,我以為雇請不到工人無關緊要,我們可用機器來製造皮鞋。”

羅賓還來不及表示意見,就有人嘲笑那個小工:“孩子,用什麼機器來造鞋呀?你是不是可以造一種這樣的機器呢?”那小工窘得滿麵通紅,惴惴不安地坐了下去。

羅賓卻走到他身邊,請他站起來,然後挽著他的手走到主席台上,朗聲說道:“諸位,這孩子沒有說錯,雖然他還沒有造出一種造皮鞋的機器,但他這個思路卻很重要,大有用處,隻要我們圍繞這個思路想辦法,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我們永遠不能安於現狀,思維不要局限於一定的桎梏中,這才是我們能夠不斷創造的動力。現在,我宣布這個孩子可獲得500美元的獎金。”

經過四個多月的研究和實驗,羅賓的皮鞋工廠的大量工作就已被機器取而代之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樣樣精通,不可能事事會做,尤其在創造性思維方麵,不管你有多麼聰明,總有你想不到的地方。善成大事者,則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收集別人的智慧,集思廣益,以此獲得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正如古人所雲:“下君之策盡己之能,中君之策盡人之力,上君之策盡人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