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取天下之聰明,以生我之聰明(1 / 2)

下君之策盡己之能,中君之策盡人之力,上君之策盡人之智。

中國著名畫家張大千的兄長張善子,早年學畫虎,因功底不深,張善子畫得不好,結果畫虎不成反類“貓”。於是,張善子一度被人取笑為“張貓貓”。然而張善子聽到別人的恥笑並不氣惱,為了借助別人的智慧,摸索畫虎的技巧,他索性將所畫的一張張“貓”當眾展示,任觀眾評說,而張善子則躲在屏風後麵將眾人的意見一一記下,借此不斷提高畫技。由於巧妙采集他人的智慧並大膽創意,張善子後來終於成了名副其實的畫虎大師。

成功不能光憑個人單槍匹馬地去發揮自己的才智,還要善於博采眾長,廣泛收集他人的智慧。有道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任何一位成功者不論其學識多麼淵博,經驗多麼豐富,也不可能樣樣都考慮得萬分周全。要減少成功之路上的失誤,運用“集智”創意,是個好辦法。

中國明清時代的學者方以智是較早意識到“集智”重要性的一位有識之士。他認為自己很幸運地生活在古人之後,因此可以把前人或眾人的智慧集中起來,從中找到通向成功的途徑。方以智的兒子方中通則更明確地把“集智”稱之為“擇善”——“取其精華”。方中通說:“聚古今之議論,以生我之議論;取天下之聰明,以生我之聰明;此之為擇善。”這裏,一個“取”字,一個“生”字,非常形象地表達了“集智”創意的優勢。

在利用創造性思維追求成功的過程中,采取“集智”的方法是非常有用的。美國實業家羅賓·維勒就是一個特別善於“集智”的人,這也是他獲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他說:“我成大事的秘訣很簡單,那就是永遠做一個不向現實妥協而刻意創新的叛逆者。”

當全美短皮靴成為一種流行時尚的時候,每個從事皮靴業的商家都趨之若鶩地搶著製造短皮靴供應各個百貨商店,商家們認為趕著這個潮流走要省力得多。羅賓當時經營著一家小規模皮鞋工廠,隻有十幾個雇工。他深知自己的工廠規模小,要掙到大筆的錢確非易事。自己薄弱的資本、微小的規模,根本不足以和強大的同行相抗衡。而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主動權,爭取有利地位呢?

當時羅賓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一是在皮鞋的用料上著眼,就是盡量提高鞋料成本,使自己工廠的皮鞋在質量上勝人一籌。然而,走這條道路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是很困難的,因為自己的產品本來就比別人少得多,成本自然就比別人高了。如果再提高成本,那麼獲利有減無增。顯然,這條道路是行不通的。二是著手皮鞋款式改革,以新領先。羅賓認為這個方法不失妥當,隻要自己能夠翻出新花樣、新款式,不斷變換、不斷創新,招招占人之先,就可以打開一條出路,如果自己創造設計的新款式為顧客所鍾愛,那麼利潤就會滾滾而來。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羅賓決定走第二條道路。他立即召開了一個皮鞋款式改革會議,要求工廠的十幾個工人各竭其能地設計新款式鞋樣。

為了激發工人的創新積極性,羅賓規定了一個獎勵辦法:凡是所設計的新款鞋樣被工廠采用的設計者,可立即獲得1000美元的獎金;所設計的鞋樣通過改良可以被采用的,設計者可獲500美元獎金;即使設計的鞋樣不能被采用,隻要其設計別出心裁,均可獲100美元的獎金。為此,他專門設立了一個設計委員會,由五名熟練的造鞋工人任委員,每個委員每月額外支取報酬1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