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檢討失敗的原因(2 / 2)

美國企業家吉尼認為:“失敗後怎麼辦?有三件事要做:一是找出問題;二是查明問題產生的原因;三是解決問題。”他的話啟發我們,要想真正實現“檢討才是成功之母”,應該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通過檢討找出問題。有些人並不是不願檢討,但是檢討自己的失敗時,說聲“付學費”或“下不為例”便心安理得、萬事大吉。這種所謂的檢討於事無補。遭受失敗不必灰心喪氣,重要的是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也有人作起檢查來,洋洋灑灑,歸納這、總結那,而說到問題則不知所雲,無的放矢。這樣,即使把“失敗是成功之母”重複說一千遍,也無濟於事。王永慶的公司最初經營塑膠失敗了,在分析檢討時,王永慶先生首先找到了“成本高”這個問題。於是,他采用大幅度增加產量來壓低成本,結果吸引了很多客戶,銷路遠達海外幾十個國家。

第二件事:借助檢討查明問題產生的原因。任何問題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把主要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王永慶先生失敗後,從自身找原因。過去,台灣企業依靠廉價勞動力和政府保護,現在這些優惠條件正在減少,所以王永慶認為隻有靠自己降低成本,提高效能,才能不被別人擠垮,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他還不斷檢討自己在企業管理中失敗的原因,這樣才使自己的資本額由50萬美元發展到30.7億美元,成為名列世界20名以內的大企業家。

第三件事:利用檢討解決問題。弄清問題所在,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接下來就要采取行動解決問題。塑膠產品的主要原料是氯氣,而台灣燒堿生產中有70%的氯氣沒有被利用起來。王永慶采取措施,充分利用生產塑膠這一有利資源。針對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他提出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這個模式包括提高產品質量,事前有計劃,刻苦精神和提高員工素質。王永慶還讓員工明白產品成本與他們自己切身利益的關係,並對股東負責。由於著力解決問題,王永慶先生也就成功在握了。

在檢討失敗的過程中,最為難的是找出並且正視導致失敗的個人弱點。這個過程需要有真正坦誠的個性,並且一旦你看清了自己的弱點,就要開始努力克服。

我們人類是有趣的動物,對因勝利得到的榮譽會很快接受,當我們取得成功時,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但是,當我們受挫時,卻喜歡把失敗的責任推到他人頭上。當一筆交易失去時,推銷員會自然地去責備顧客;事情得不到進展時,經理常常去責備雇員或其他經理人員。即使是家庭裏出現問題,也是丈夫責備妻子,妻子責備丈夫。

在這個複雜的社會裏,確實有不少是因為客觀原因使我們栽跟頭,這是事實。但更經常的是我們自己跌倒的,這也是事實。我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我們有自己的不足,有自己的失誤。隻有敢於承認這一點,才能真正找到失敗的症結,真正反敗為勝的途徑。因此,要想從失敗中奮起,就需要經常對著鏡子照照自己的不足並加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