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商人艾倫也是一個能夠在不同的處境中覓得機會從而力挽狂瀾的人。他總結自己的經驗說:“我的成功是因為善於發現機遇,並且在機遇麵前毫不手軟。”
艾倫於1843年出生在新澤西州查塔姆縣,在他出生後不久,全家遷往密歇根州。在密歇根,他一邊在公立學校念書,一邊當學徒,12歲時他又轉入製桶業。五年之後,他在一家雜貨店找到一份工作,至此便開始了他一生為之奮鬥不息的零售業生涯。
艾倫的經商才華很早就顯露了出來,他在那家商店幹得非常稱職,以至於不久便主管起店裏的全部事務。內戰結束時,艾倫轉到芝加哥的馬歇爾·非爾德百貨商店。同樣,他幹得還是那麼出色,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才華。
應該說艾倫的這些複雜經曆為他以後的零售生涯積攢了寶貴的經驗,對他未來的成功大有裨益。此外,他還有意遍遊西部鄉村,與當地居民交談,從而認識到了一個重要事實:居住在大城市以外的人們需要購買東西,但他們對品種少、價格高感到不滿,這種情況在鄉村地區,特別是農場地區的商店中普遍存在。
敏感的艾倫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商機!抓住了這個機會就足以改變自己甚至是一個產業的命運!
為此,艾倫決定建立第一家大型函購公司,以解決農村居民的商品購買問題。但就在艾倫準備創辦函購公司時,一場天降的災難使他的計劃差點兒成為泡影,他平時省吃儉用的積蓄在芝加哥的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
艾倫並未因此而氣餒,他四處奔走,積極地聯絡合作人。有道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他的內弟喬治·索思答應做他的合夥人。1872年兩人各出資1600美元建起了首家函購公司。由於經濟的拮據,他們隻能將業務總部設在芝加哥一個馬車行的草料棚裏,從那裏發行了世界上的第一批“目錄表”。那是一頁開列著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出售的各類商品名稱的一覽表。
艾倫明白想招徠顧客,除了價錢低廉以外,更重要的還是要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公司的服務水平。這是一個關鍵,因為沒有這項保證,顧客對花錢買未露麵的賣主的東西總是有疑慮的。
在這種全新經營理念的支配下,公司開張第一年便生意興隆,很快公司便在全美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1873年,公司與一個巨大的農場主組織“全美格蘭其”簽訂了合同,成了格蘭其組織的供應商,這成了公司在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因為格蘭其組織在美國的影響非常大,從1873年到1889年,艾倫廣泛地向人們宣傳這一事實:他的公司是“最早的格蘭其組織的供應商行”。因為,能與其簽約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榮譽,更不用說它給艾倫的公司帶來了大量的訂單,公司的業務在格蘭其組織的激勵下蒸蒸日上。
到了1884年,公司原先隻有1頁的目錄表驟增到240麵,包括1萬餘種商品項目。4年後銷售額第一次突破了100萬美元。1895年,政府在郵政部長約翰·沃納梅克的倡議下,建立了鄉村免稅郵遞製度,艾倫公司因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艾倫不失時機地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大力發展函購業務,這次機遇使得公司的經濟實力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年銷售額一度突破4000萬美元,公司雇員達到6000人,一躍成為全美國的知名公司,艾倫也因此成為全世界家喻戶曉的名人。
每個人成功的具體方式不盡相同,但每個人成功的道理卻是一樣的,那就是他們都明白機遇的重要性,並且都在孜孜不倦地尋求著機遇,利用著機遇,無論順境還是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