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8)(3 / 3)

美國將使我們的政策與追求和平者的政策協調一致。無論在公開場合還是非公開場合,我們將對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說同樣的話。我們不能把和平強加於人。但是,在非公開場合,許多穆斯林承認以色列不會消失。同樣,許多以色列人也承認建立巴勒斯坦國的必要性。時不我待,我們必須基於人所共知的事實行動起來。

眼淚已流得太久;鮮血已灑得太多。我們大家都有責任為這樣一天的到來而奮鬥,那就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母親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毫無恐懼地長大,三大信仰的聖地(Holy Land)成為天意屬望的和平之地,耶路撒冷是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安全和永久的家園,並像伊斯拉(ISRA)故事中摩西、耶穌和穆罕默德(頌安)共同祈禱那樣,成為亞伯拉罕所有子孫和平相處的地方。

第三個造成緊張關係的原因涉及國家在核武器問題上的權利和責任,對此,我們必須達成共識。

這個問題是美國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間關係緊張的一個根源。多年來,伊朗在某種程度上用它與我的國家的對立來給其自身定位。伊朗與美國之間確實有著坎坷的曆史。在冷戰期間,美國對伊朗的民選政府被推翻起了作用。自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在劫持人質和對美軍及平民發動的暴力事件中扮演了角色。這一曆史眾所周知。我沒有選擇自陷於過去,我已經向伊朗領導人和伊朗人民表明,我國已做好向前邁步的準備。對於伊朗而言,現在的問題不在於反對什麼,而在於它希望建設什麼樣的未來。

消除數十年的不信任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我們有勇氣、有正氣、有決心向前邁進。我們兩國之間有許多問題有待商討,我們願意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基於相互尊重向前邁進。但是,有關各方都很清楚,在核武器方麵我們已經處在一個決定性關頭。它所關係到的不單純是美國的利益,而是為了阻止一場可能會使中東地區和全世界走上一條極其危險的道路的核武器競賽。

我理解有些人針對一些國家擁有核武器而其他國家沒有核武器而提出的抗議。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挑選哪些國家可以擁有核武器。因此,我堅決重申,美國承諾爭取建立一個任何國家都不擁有核武器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包括伊朗——如果它履行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on-Proliferation Treaty)承擔的責任,就應當有權獲取用於和平目的的核能源。這一承諾是這項條約的核心,應為條約各方全麵遵守。我希望這個地區的所有國家都支持這一目標。

我要講的第四個題目是民主。

我知道,近幾年來在推進民主方麵存在爭議,而且許多爭議與伊拉克戰爭有關。所以,我要明確表示:沒有任何一種政府體製能夠或應該被一個國家強加給另一個國家。

但是,我並不因此而減少我對代表人民意願的政府的承諾。每個國家以植根於本國人民傳統的各自方式給這一原則賦予生命力。美國並不自認知道什麼是對所有人最為有益的做法,正如我們不會主觀選擇和平選舉的結果一樣。但是我確實堅信,某些東西是所有人都渴望的:能夠暢所欲言並對自己被管理的方式有發言權;對法治和司法公正有信心;政府施政透明,不盜竊人民財富;以及有自由按自己選擇的方式生活等。這些不是美國人的發明,這些是人的權利,因此美國在各地都支持這些權利。

實現這一諾言沒有直線可循,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保護這些權利的政府最終會更穩定、更成功、更安全。壓製思想決不會讓這些思想消失。美國尊重世界各地一切和平、守法人士的發言權,即使我們與他們意見不一。我們將歡迎所有民選的和平政府——隻要這些政府在施政時尊重本國人民。

最後一點很重要,因為有些人隻是在不當政時呼籲民主,一旦大權在握,他們就殘暴壓製他人的權利。無論植根於何處,民有和民治的政府為所有當權者設定了一個標準:你必須通過人民的許可保持權力,而不是采用強迫手段;你必須尊重少數派的權利,本著寬容和妥協的精神參與;你必須把人民的利益以及合法的政治程序至於自己的政黨利益之上。沒有這些要素,單憑選舉無法實現真正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