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同學詢問事情,實際上是麻煩別人對自己進行幫助和指導。因而,要注意如下幾方麵的禮貌。
應選擇能答複自己問題的同學,作為被詢問的對象。
要選擇被詢問同學有空閑或方便的時間去詢問,不可打擾或影響同學的學習。
開始詢問之前,一定要先說:“同學,對不起,我打擾您一下,向您請教一個問題。”在被詢問的同學同意後,再詢問。
若被詢問的同學一時回答不上,自己應當盡快為其解除尷尬,說:“不要緊,這件事是比較難回答,耽擱了您的時間,謝謝。”
被詢問的同學若把所詢問的事情告訴了自己,應該在向他道謝之後,再離去。
男女同學在校園內共同學習,朝夕相見,為了大家相處得更好,雙方也都應注意如下幾點基本禮儀。
異性同學之間,應特別以禮相待,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幫助。
男同學應彬彬有禮,女同學應文雅大方。異性同學之間的接觸,事前應得到女同學的許可,接觸的地點要公開,舉止、言談要大方,要高雅,要有禮貌,談話的時間要短,相互不要靠得太近。在校外偶爾相遇,或久別重逢,在一般情況下,男生不宜先伸手要求握手。
異性同學之間,不能互起綽號,不能講粗話、髒話和庸俗的傳聞,不能久久凝視對方,不能打打鬧鬧。對異性同學的容貌、身材和衣著,也不應評頭論足,不應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對異性同學的弱點、缺點或殘疾,不可進行嘲諷,而應熱心幫助。
在體力勞動等方麵,男同學應該主動關心、幫助和照顧女同學。
在娛樂場所,與異性同學接觸的麵不可太窄,不可總是盯住某某人。
對異性中長得較好、容貌較俊的同學,不可庸俗化地讚美和恭維。
在學校裏拒絕異性同學的追求,所采取的措施要文明,要有分寸,不可譏笑對方,不可公開異性的求愛信函,更不可傷害對方。
到異性同學的住宿處串門,一定要注意時間。不可選擇在多數同學要處理生活問題的時候,更不可選擇在夜間已打過熄燈鍾之後。宿舍公共的禮儀
對住校的學生來說,正因為寢室是他們的主要生活環境之一。它的麵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體現和反映出這些學生的文化修養和思想修養。所以,在寢室內要注意如下禮儀:
要保持寢室整潔,定期擦洗地板、桌子、櫥櫃和門窗,定期打掃寢室。
被褥要折疊得整齊美觀,衣服、鞋帽要整齊地放置在一定的地方。
換下的髒衣服、髒鞋襪要及時清洗和晾幹,未洗之前不可亂丟,要安置在隱蔽的地方。
毛巾、腳布都要掛整齊,並且不與別人的靠疊在一起,以避免相互感染。臉盆等其他洗漱用具應有規律地安放在一定的地方。
重要書籍、簿冊或收錄機等用品,不能亂丟亂放,要安全可靠地放在自己的書桌內或者櫥內。
冬天用的取暖器、夏天用的電扇和蚊香都要安放在安全地方。夏天,清晨就要把蚊帳掛起來。
點心、食品和碗筷等,不僅要安放整齊,還要注意密封、遮蔽和加罩,以確保衛生。對已變質的食物,要及時處理掉。
寢室內簸箕、掃帚等公用物品,用後要及時放回原處,不隨便亂放。開門、關窗要輕,並注意隨手關燈。若寢室內有花,要注意愛護。
借用他人的東西,雖是同室,也必須得到物主的同意,用後要及時歸還。東西若有損壞,應照價賠償。
在寢室內,應與在別的地方一樣,不可亂叫同學的綽號,不可講粗話和下流的話。
學生多數是青少年,對生活尚欠理解,也談不上有什麼生活經驗。在這種情況下離開父母而投入集體生活,必然會遇上種種困難。倘若同學間能互相關心和互相幫助,就容易克服困難,就能使同學感到集體的溫馨。因而,在集體生活中互相關心是必要的。
但是,這裏也應有個限度,如果一個學生過分熱衷於別人的私事,也有可能會導致侵犯他人的個人權利。假如有人有意或無意地去幹預別人的這些私事,那麼其後果也是比較難堪的。
宿舍生活的禮儀
住校學生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學習、生活及其他活動都是集體進行的。因而除了要求學生自覺遵守學校規定的住校守則以外,還應特別注意如下一些禮儀。
一、恭而有禮
早晨起身,初見老師和同學時,應主動招呼;晚上就寢前,則應與老師、同學道別;使用公物,特別是在公共場所用水或曬衣時,要“先人後己”、禮讓三分。
二、尊重集體和集體的生活秩序
不隨便使用、翻弄或移動別人的東西;個人用品安放在一定的地方,如遺失物品,不胡亂猜疑別人;平時在宿舍裏不高聲談笑,夜間就寢後上下床動作要輕;並盡可能用微型手電筒照明,以免影響別人的休息;聽收音機或錄音機時盡量使用耳機,或盡量把音量調輕。
三、關心他人和重視公共安全
如有同學病了,要主動關心和照顧;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要自覺維護和主動打掃,一般不隨便去其他宿舍串門,尤其是異性宿舍;也不隨便把外人帶進學校;用電、用火都要隨時注意安全。
四、遵守作息時間
起床、入寢、自修、用膳、熄燈等,都應按照學校規定的作息時間進行。
五、愛惜公家財物
要隨手關燈,節約用水,不浪費糧食,不損壞集體宿舍的各種設備,如無意中損壞了公物,要主動承認並自覺賠償。
東漢時期,有個叫陳蕃的人,他年輕時很想幹一番大事業,立誌要“掃除天下”。可是,他卻從來不肯動手把自己家裏的環境打掃幹淨。當時就有人批評他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不願做掃地這樣具體的事,說明他的大誌是不實在的。從精神文明的角度來說,就是空的。
同樣,一間學生寢室裏的床鋪亂糟糟,地上很肮髒,這些學生就是嘴上口號叫得再漂亮也沒什麼用。人們從寢室這個窗口,可以一眼看出:住在這間寢室裏的學生,既缺乏勞動和衛生習慣,又不講究精神文明。
借用東西的禮儀
當你向別人借東西時,別忘了以下禮節:
一、禮貌語言不可少
無論向誰借東西,即使是向自己極要好的同學借東西時也千萬不要忘了講“請”、“麻煩”等禮貌用語;歸還東西時不要忘了說“謝謝”。
二、要先征得別人同意
向別人借東西,要經對方允許後再把東西拿走,並說明什麼時候歸還,不能自作主張,用了再講;更不能未經主人同意就去亂翻別人的書包或文具盒。
三、一定要按時歸還
借同學的東西一定要按時歸還,否則,下次沒有人再願意把東西借給你。
四、要愛惜別人的東西
對別人的東西要特別愛惜,做到完璧歸趙。東西用完後歸還主人時,應請主人檢查一下。假如不小心把借來的東西搞壞了,一定要主動照價賠償,並說明情況,表示歉意。
一、填空題
1()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禮儀規範的一項傳統內容。
2尊重教師的第二個方麵是尊重老師的()。
3老師的工作是()。
二、問答題
1拜訪師長應注意哪些禮儀?
2課堂上應注意哪些禮儀?
3同學之間相處應注意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