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普拉德前進的動力來自兜售成功後的快樂,這種快樂和滿足給了他足夠的勇氣去敲開每一扇未曾走進的大門和心靈,去征服每一片尚未開發的土地和世界。少年時代的“小貨郎”經曆影響了坎普拉德的一生,那時他已經對做生意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善於發現別人需要的,同時又深深地明白隻有以真誠待人才能贏得顧客。
坎普拉德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了他後來的公司裏的每一個員工。短短幾十年,坎普拉德用自己的真誠贏得了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的熱情擁護。他開設的200多家連鎖店的生意也一直火暴。2002年,坎普拉德已位列瑞典首富。2003年,坎普拉德以個人資產530億美元超過了比爾·蓋茨,成為世界新首富。
是的,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你對他笑,他便對你笑。顧客也是一樣,誰不希望在購物的時候,順便購回一些快樂呢?隻有熱心於幫助他人盡量讓他人快樂的人才能取得人們的信任。而一個值得人們信任的人又怎麼能不成功呢?
成全別人,成就自己
他演了10年的戲,卻始終默默無聞。直到有一天,他遇上了一個同樣鬱鬱不得誌的小演員,他們開始搭配演戲,沒想到,他們的幽默表演竟然得到觀眾的認可,越來越走紅。數年後,他的搭檔周星馳變成了人們敬仰的“星爺”,而他,卻始終站在配角的位置上,甘為他人做嫁衣。
在周星馳的電影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他的身影——扮豬,扮老爸,扮印度阿三,扮江南才子,扮老師,扮“暴牙”,扮乞丐……還有《大話西遊》裏那個麵目醜陋、形容猥瑣的“二當家”。不管在哪部電影裏,他都可以時而驕橫跋扈時而窩囊透頂,時而真情流露時而瘋瘋癲癲,絕妙地襯托了星爺的“高貴”或者“卑賤”。
盡管演了那麼多配角,但他卻從來都沒有覺得自己不重要。每次演戲,他都認真對待,盡職盡責,甚至在別人睡覺的時候,他還在研究劇本,背台詞,做動作,直到爛熟於心,自己滿意為止。他的敬業精神在行內有口皆碑。
在一次采訪中,他說:“一部電影90分鍾,給配角的戲不會超過20分鍾,剛出道時,我也是個搶戲王,後來明白做人比演戲更重要,開始配合人家。就像川菜一樣,之所以每一道菜都那麼好吃,就因為裏麵都放了辣椒;而我,就是那些用來調味的辣椒。我敢說,我是最好的辣椒!”
他,就是吳孟達,全香港片酬最高的男配角,在娛樂圈被尊稱為“達叔”,也是電影史上為數不多的靠出演配角而走紅的明星。
俗話說,紅花需要綠葉來襯托。從某種程度來講,沒有吳孟達,也就不會有今天風風光光的周星馳。而毋庸置疑,吳孟達在成全別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金牌綠葉”的地位和美名。
不光是電影裏,生活和工作中,也經常會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如果成了配角,你能否做到像吳孟達那樣心甘情願地成全別人、竭盡本分地做好自己?事實上,這不僅僅體現著一個人做人的人品,影響著他的人際關係,更決定了他在事業上的發展前途。因為,隻有懂得謙讓的人,才能獲得更大的空間;隻有善於協作的人,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獲得最終的成功。
成全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孝心創造的奇跡
他的名字叫王永民,出生在河南南召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很小的時候,他便懂得了父母的艱辛,生活的不易。於是,每天放學回家,他不是幫助母親幹家務,就是幫助父親幹農活。
由於母親患有神經衰弱症,每天晚上都會被老鼠吵醒,還整夜失眠。王永民看著因睡眠不好而日漸消瘦的母親,心裏難過極了。為了讓母親晚上能睡一個好覺,6歲的他便製作了十多種捕鼠器具。17歲時,為減輕母親紡棉線之勞苦,他動手刻製齒輪、蝸杆,發明了可以單向轉動紡線的紡車。
母親的臉上慢慢地有了笑容,而他竟然從此愛上了發明創造。特別是能夠為父母減少勞作時的辛苦而創造的工具,更是不計其數。他熱愛讀書,可是他家裏實在太窮了,曾經為借3元錢的學費,母親挨家挨戶跑遍整個村莊才借得100個雞蛋;20歲了,王永民還從未見過火車和3層以上的樓房,命運似乎也喜歡跟他開玩笑,讓小小年紀的他身患肝病6年之久,病危3次……可是,所有的磨難並沒有讓他放下對父母對鄉親們的牽掛,他將書上的風向計、日影計時儀、小汽車、小火車等做成實物,他期望著自己長大後,能夠為家鄉父老做更多的貢獻。
1962年,王永民從南召一中畢業,其時他的發明創造才華已經顯露,數理化成績出類拔萃。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科技,他報考大學的第一誌願是中國科技大學,第二誌願依然是中國科技大學,他將對父母鄉親們的愛升華成了一種對祖國對人民的大愛,他決心要用科技進步改變祖國落後的麵貌。
在外國一再聲稱,計算機不可能打出漢字的嘲諷聲中,從1978年到1983年,王永民以五年的時間研究並發明了“五筆字型”輸入法,並首創“漢字字根周期表”。在世界上,首破電腦漢字輸入每分鍾100字大關,獲中、美、英三國專利。王永民創造出了讓世界對中國人刮目相看的奇跡!
1983年後,他又以十年之力推廣普及五筆字型,使之轉化為生產力。曾五次應邀赴聯合國講學。1994年獲“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級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實業家”等稱號。1988年4月成為國務院命名的十名全國勞動模範之一。
擁有一顆孝心,心懷善心和愛心,是王永民發明創造的動力。而擁有一顆孝心,心懷善心和愛心的人,往往能夠創造奇跡。傻的人成功了
1862年,德國哥丁根大學醫學院的亨爾教授迎來了他的新學生。在對新生進行麵試和筆試後,亨爾教授臉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馬上又神色凝重起來。因為他隱約感覺到這屆學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學生涯中碰到的最聰明的苗子。
開學不久的一天,亨爾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積下的論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裏,分給學生們,讓他們重新仔細工整地謄寫一遍。
但是,當學生們翻開亨爾教授的論文手稿時,發現這些手稿已經非常工整了。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根本沒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這種沒有價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有這些時間,還不如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搞研究。他們的結論是,傻子才會坐在那裏當抄寫員。最後,他們都去實驗室裏搞研究去了。讓人想不到的是,竟然真有一個“傻子”坐在教室裏抄寫教授的論文手稿,他叫科赫。
一個學期以後,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了亨爾教授的辦公室。看著科赫滿臉疑問,一向和藹的教授突然嚴肅地對他說:“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為隻有你完成了這項工作。而那些我認為很聰明的學生,竟然都不願做這種繁重、乏味的抄寫工作。”
“我們從事醫學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聰明的頭腦和勤奮的精神,更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備一種一絲不苟的精神。特別是年輕人,往往急於求成,容易忽略細節。要知道,醫理上走錯一步,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啊!而抄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學習醫學知識的機會,也是一種修煉心性的過程。”教授最後說。
這番話深深觸動了科赫年輕的心靈。在此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記導師的話,他老老實實做最傻的人,一直保持嚴謹的學習心態和研究作風。這種做事態度讓他在人類曆史上首次發現了結核菌、霍亂菌。而第一個發現傳染病是由於病原體感染而造成的人,也是這位叫科赫的“最傻的人”。1905年,鑒於在細菌研究方麵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學會將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授予了科赫。
王旦的方與圓
王旦是北宋一位著名的宰相。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是學識淵博、德高望重之人,且都在朝廷中做過大官。出生在這樣的仕宦之家,王旦自幼就受到父親的嚴格教導,長輩的德行風範更是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使他從小就顯得出類拔萃,氣宇不凡。
23歲那年,王旦考中進士,不久後便被封為平江(今屬湖南)知縣。此後王旦官運亨通,直到宋真宗時期,升至宰相之職,位高權重,風光無限。王旦對朝廷忠心耿耿,盡職盡責,深得皇上器重。除了擁有不俗的政治才華,王旦更具備高超的處世智慧,在史上廣為流傳。
王旦性格忠厚,心胸寬廣,從不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有一次,他的家人想試試他是否真正有涵養,就故意在他的肉羹湯裏撒了一些灰塵,王旦看了也不生氣,隻埋頭吃飯。家人問他為什麼不喝肉羹湯,他說:“我偶爾不喜歡吃肉。”後來家人又把他的飯也弄髒了,王旦就說:“我今天不願吃飯,就喝點粥吧。”家裏人無不被他的大度所折服。
盡管王旦為人寬厚,但也難免遭人批評和詆毀。其中說王旦壞話最多的就數他的同僚寇準,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寇老西兒。寇準和王旦同年考中進士,不過官做得沒有王旦大,心裏就很不服氣,感覺自己屈才了,因此經常在皇上麵前說王旦的不是,甚至在朝廷上當著眾人的麵指責王旦,可是王旦卻不急不惱。反過來,因為寇準作為國家重臣,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王旦認為他堪當大任,因此王旦經常在皇上麵前提起寇準的優點,讚揚他剛直忠正,是一個值得眾人學習的榜樣。皇上覺得非常驚訝。一次他和王旦私下交談時問:“你經常稱讚寇準的優點,但寇準卻專說你的短處,這是為什麼呢?”
王旦聽了微微一笑說:“我在相位這麼久了,缺失一定很多,但因職位較高,一般大臣都不敢指出我的缺點,而寇準能夠直陳我的不足,可見他是如何的忠貞直率,這也是臣下看重他的原因。有這樣的大臣,既是國家之福,也是我的良師益友啊!”皇上聽了,不禁開懷大笑,說道:“人們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我看你就是這樣一個宰相啊!”
有一次,王旦主管的中書省將一份公文送到寇準主管的樞密院審核。寇準發現文中有誤,一邊將帶有錯誤的公文批準頒行,一邊把發現的錯誤奏告給皇上。王旦因此受到嚴厲的責備,連手下人也受到處分。不久,樞密院有公文送到中書省,也出現了不符合規定的錯誤。值班官吏高興地把它送給了王旦,以為可以乘機報複一下寇準。但是王旦並沒有將此事上報朝廷,而是讓手下將文件退還給樞密院,讓他們訂正後再重新上報。寇準知道這件事情後,心裏感到十分慚愧,佩服地對王旦說:“仁兄的度量真大啊!今後我要好好向仁兄學習。”王旦也隻是笑笑而已。
王旦處世圓潤、通達,但並非不講原則,他也有鐵麵無私、剛正不阿的一麵。比如說,因為身居相位,難免有人通過關係找到王旦,向他請求關照。但王旦對那些走門路要官的人從不遷就,都被他頂了回去,不管那人職務有多高。因此王旦家中雖經常賓客盈門,但很少有人敢以私事相求。當時有一個姓盧的家夥不知好歹,在一個深夜給王旦送來黃金百兩,求王旦提拔他為江淮鹽運使。王旦拒不接受,但盧某仍厚著臉皮糾纏。王旦就義正詞嚴地說道:“以你的才能,不足以擔當這個職務,我哪敢私受賄賂而廢棄公道呢?”盧某隻好灰溜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