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隻好去找他的大哥。正在為第二天攀岩做準備的大哥說:“埃迪,真抱歉,你看我實在太忙了,不如你去找二哥。”當埃迪找到二哥時,他正在跟女朋友打電話,二哥用手捂著話筒小聲對埃迪說:“小孩子家打什麼棒球,趕緊睡覺去!”
埃迪·蓋爾失落至極,他覺得自己的家人都不愛他,既然這樣,他參加棒球隊還有什麼意義?他躺在床上默默地流淚,哭著哭著,不知不覺睡著了。第二天,埃迪起床後才突然想起,今天還要參加棒球比賽呢。可又一想,父親和兩個哥哥都不願意幫他將棒球杆鋸掉10厘米,可見他們真的是不在乎他了。他頹然地坐在床上,再也不願去學校了。不經意的一瞥,埃迪·蓋爾突然發現了立在床邊的棒球杆,棒球杆居然被鋸去了30厘米!
原來當天晚上,父親突然覺得自己不應該拒絕兒子的要求於是便悄悄地將埃迪·蓋爾的棒球杆鋸去了10厘米後放回了原處;同樣,埃迪·蓋爾的兩個哥哥也分別偷偷地將棒球杆又鋸掉了10厘米。這樣,埃迪·蓋爾的棒球杆便整整被多鋸掉了20厘米。埃迪·蓋爾拿著超短的棒球杆,興奮得跳了起來,雖然球杆用起來並不順手,但因為心裏充滿了親人的關懷和愛心,他竟然在賽場上表現極佳,從那些大個子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學校裏小有名氣的出色的棒球運動員。
那天,當埃迪·蓋爾看到父親和兩個哥哥坐在台下熱烈地為他鼓掌時,他緊握球杆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棒球手!”
1951年,美國棒球聯賽聖路易斯布朗隊對底特律老虎隊比賽的最後一局,聖路易斯布朗隊派上了一個替補擊球手。上場的是一個身高不到1米的侏儒,聖路易斯布朗隊的教練比爾·威克竟然讓這樣一名侏儒來當關鍵時刻的擊球手!但是,這名叫埃迪·蓋爾的侏儒表現得相當不錯,竟然將球賽轉敗為勝,最終贏取了金牌。
這是埃迪·蓋爾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他說:“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就像棒球之王,我今天的榮譽,全都來自我的父親和兩個哥哥對我的愛!”
大義母親成就徐霞客
“千古奇人”徐霞客,是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文學家、史學家。徐霞客把整個生命都寄於山水之中,足跡遍布五湖四海。在考察途中,徐霞客將親眼所見以及自己的思考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下來,為世人留下了“千古奇書”——《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能夠大膽放心地走上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道路,是因為他有一位好母親。
當明朝鬧得烏煙瘴氣的時候,身居江陰的青年徐霞客,不滿朝政腐敗,不願應科舉考試謀求做官,卻立誌遊曆祖國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奧秘。徐霞客從小愛讀曆史、地理一類的書籍、圖冊。在私塾讀書的時候,老師督促他讀儒家經典,他常常背著老師,把地理書放在經書下麵偷看,看到出神的時候,禁不住眉飛色舞。
19歲那年,徐霞客決心到名山大川去遊曆考察一番。但是父親剛去世不久,母親年紀又大了,而且他也結了婚,他若走了,家裏就沒人照顧了,他應擔當起家庭的重擔啊,怎麼能夠離家遠遊呢?眼看歲月流逝,人生抱負得不到實現,徐霞客苦悶不已,終日無精打采。
徐霞客的心事被細心的母親覺察到了。當母親了解到兒子有這樣的宏願後,嚴肅地對兒子說:“男兒誌在四方,哪能為了我們留在家裏做籬笆下的小雞、馬圈裏的小馬呢?”母親立刻為他準備行裝,還給他縫製了一頂遠遊冠,希望兒子在出行的道路上能夠展翅高飛、鵬程萬裏。有了母親的熱情支持,徐霞客終於堅定了遠遊的決心。
徐霞客在他22歲那年,帶著母親的激勵,終於開始外出遊曆。他先後遊曆了太湖、洞庭山、天台山、雁蕩山、泰山、武夷山和北方的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每次遊曆回家,他跟親友談起各地的奇風異俗和遊曆中的驚險情景時,別人都嚇得說不出話來,他母親卻聽得津津有味,在心中為兒子驕傲。
1617年,徐霞客的妻子不幸早逝了。上有古稀的老母親,下有剛剛3歲的兒子,徐霞客再也不忍心出遊了。但是,母親卻說什麼也不允許兒子為了家庭耽誤自己的誌願。她對兒子說:“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看到你成就自己的大業,若是因為我半途而廢,我死不瞑目啊。”聽了母親的話,徐霞客又毅然遠行,繼續完成自己的願望。
又過了幾年,因為母親年齡太大了,他決定停止出遊,在家裏盡孝心。可是母親說:“我雖然上了年紀,但是身體還硬朗,再說家裏也有人照顧,你應該趁著自己的身體還能夠出遠門,趕快遠行。”為了讓兒子放心,她還特地陪同兒子遊覽了荊溪和勾曲兩個地方,以證明自己的身體完全可以讓兒子放心。
後來,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壽終正寢,徐霞客就把他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遊曆考察上。在他50歲那年,開始了一次漫長的旅行。他花了整整4年時間,遊曆了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省,一直到我國邊境騰衝。他跋山涉水,到過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攀登懸崖峭壁,考察奇峰異洞。有一次,他在湘江乘船的時候,遇到了強盜,他的行李財物被搶劫一空,但是這些挫折都沒有動搖他探索自然的決心。
徐霞客在旅途中,每天晚上休息之前,都要把當天見到的聽到的做詳細記錄,即使在荒山野林裏露宿的日子,也總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堅持寫日記。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了,但卻留下了大量日記,這實際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記錄。經過他的實地考察。糾正了過去地理書上記載的錯誤,發現了過去沒人記載過的地理現象。像古代地理書上說岷江是長江的上遊,徐霞客經過考察,弄清楚長江上遊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雲南騰衝打鷹山考察的時候,發現了那裏有火山爆發的遺跡,他在遊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現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對那裏千姿百態的石鍾乳、石筍等地形,進行詳細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現象的記錄。後來,人們把他的日記編成一本《徐霞客遊記》。這部書不但是我國古代地理學的寶貴文獻,同時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
徐霞客足跡踏遍大江南北16省,他的著作對我國地理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如果沒有母親的大義開明,沒有母親的督促和勉勵,他就不可能有一次次長時間的壯遊,也就不可能有名垂青史的徐霞客!
享受快樂的過程
3歲那年,他問媽媽,我為什麼不能走路,而其他的小朋友卻可以在操場裏跑著玩?媽媽摸了摸他的小腦袋說,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跑,但必須坐著輪椅,雖然這樣會很慢,但你可以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跑完其他小朋友兩分鍾的路程。當他看到,輪椅在自己雙手的努力推動下,一點一點地往前移動的時候,他笑了。盡管那根本就算不上跑,最多也隻能算挪,但他卻很高興。因為,其他小朋友能做的事情,他也做到了——在兩個小時內,他確實跑完了其他小朋友兩分鍾的路程。
後來,他上學了。可是,很多同學能夠一下子學會的知識,他卻需要很長時間才弄明白。老師告訴他,隻要他多花一些時間:比如其他的同學在玩耍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甚至是休息的時候,他都可以用來學習,這樣他便可以跟其他同學一樣,能夠學到同樣多的知識了。於是,他將自己的作息時間表改動了一下,將所有的休息時間包括晚上看電視的時間都用來學習,結果他還真的學到了不少知識。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他終於明白了“小兒麻痹症”和“腦癱”等詞彙的意思,並將這些詞彙跟自己畫上了等號。這時,他才終於明白了自己與別人真正的不同之處。他覺得自己受到了媽媽和老師的欺騙。原來他隻是一個廢人而已,不管怎樣努力,他都不可能變成一個正常人!他決定不再上學,甚至不再進食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意義。
誰知,他的媽媽卻表情平靜地對他說,我沒有騙你,你的老師也沒有騙你。你想一想,小朋友在操場上跑步好不好玩,而在學校裏學習知識又開不開心?他回答說,是的,跑步確實好玩,學習也確實開心。可是,那些好玩和開心的事都是別人的,與我卻沒有任何關係!媽媽搖了搖頭說,不,你錯了,你想啊,既然跑步好玩,平時跑步的時候是你跑的時間長,還是別人跑的時間長?既然學習開心,平時是別人學習的時間長還是你學習的時間長?他想了想,覺得媽媽的話有道理。最後媽媽說,既然你好玩的時間和開心的時間都比別人長,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他便是美國格勒電器商約翰遜·格勒,盡管他一生都離不開輪椅,但他去過的地方卻很多,他的生意遍布全球。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約翰遜·格勒都在飛機上度過,可是,他從不帶一個隨從。他總是一個人坐著輪椅去坐飛機,去和世界各地的電器商談判,簽訂單。
別人問他,一個行動都不便的人,還這麼四處奔波,難道你不覺得辛苦嗎?他卻說,因為我覺得奔波的過程是快樂的,所以我不覺得辛苦,難道快樂也辛苦嗎?盡管我需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才能有和別人一樣的收獲,可是,我卻可以比別人享受更多更長時間的快樂,享受追求的過程比享受成功的果實更加讓我感到幸福。
人生不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嗎?如果一味地追求成功的結果那麼將會省略掉多少過程中的快樂啊!
暗處的眼睛
伊爾·布拉格,是美國一位黑人水手的兒子,他家十分貧寒,全靠父親拚命奔波在大西洋各個港口掙得的微薄薪金艱難度日。在中學學習時,伊爾·布拉格就表現出了他的出色寫作天賦,他積極閱讀各種書籍,盡可能地把自己的每一篇作文寫好。剛開始時,他常常得到他的一位黑人老師的鼓勵,作文經常被老師作為範文,在課堂上被老師抑揚頓挫地閱讀。從那時起,伊爾·布拉格便有了一個自己的夢想,那就是:長大後做一名出色的大牌記者。
但不久,伊爾·布拉格便開始遭到接二連三的毀滅性打擊,他的新老師是一個傲慢無比的白人,對有色人種充滿歧視。伊爾·布拉格寫的一篇作文,他竟指責是抄襲的,伊爾·布拉格向他辯解說:“真的,這是我獨立完成的一篇作文,沒有參考過別人的文章,更不是抄襲的。”那位白人教師充滿譏諷地說:“這是連上帝都不會相信的事情,一個肮髒的黑腦袋,怎麼能寫出這麼優美的文字來!”伊爾·布拉格說:“雖然我的膚色是黑的,但我的心靈一樣善良、一樣向往幸福和美好。”
那位老師勃然大怒,他厲聲嗬斥伊爾·布拉格說:“你這貧民區的下等人,你沒有資格擁有美好、善良這些偉大的美麗詞彙,你要記住的是,所有美麗的詞彙永遠和你無緣!”
伊爾·布拉格委屈地哭了。
回到家裏,伊爾·布拉格哭泣著對母親說起了自己的遭遇和委屈。他告訴母親說,因為自己是黑人的孩子,學校組織的兒童唱詩團從不讓他參加,而在教室裏,像許多黑人孩子一樣,他們的座位總是被排在教室最暗的地方。
母親聽了,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把伊爾·布拉格輕輕拉進屋子裏,她關上門,拉上所有的窗簾,然後隻在一個窗子上留一道小縫,屋裏一下子變得暗極了,隻有那道留下細縫的窗子裏射進來一縷金黃的陽光。然後母親拉著伊爾·布拉格走到那扇窗子前,問伊爾·布拉格說:“孩子,你透過這道細縫看外麵,是不是看得更清楚一些呢?”伊爾·布拉格靜靜向外麵望了好久才回答說:“是的,媽媽,我現在似乎看得更清楚一些了。”他想了想不解地問媽媽說:“媽媽,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我們站在陰暗的地方。”媽媽說。
媽媽又告訴伊爾·布拉格說,在他們的老家,那一望無際的非洲大草原上,羚羊和野馬們並不擔心那些站在陽光下的雄獅和獵豹們,因為在太陽下太明亮,它們往往看不準它們要追捕的對象。媽媽說:“最可怕的是那些躲在樹陰下的獵豹和雄獅的眼睛,因為在暗處,所以它們的眼睛更敏銳看得更準確,它們可以輕易鎖定住自己所追捕的目標,並且它們在暗處看準的獵物,差不多都是些幼小或老弱得跑不快的,它們幾乎能百分之百地手到擒來,而如果站在明亮的陽光下篩選目標,那結果可就差多了。”
媽媽說:“孩子,你懂得我所說的意思嗎?”伊爾·布拉格點點頭說:“媽媽,我明白了。”
長大後,伊爾·布拉格果然就像他媽媽所說的那樣,他站在社會的底層和生活的暗處細心地觀察,寫出了一批又一批令人吃驚的出色新聞作品,成為了美國第一個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黑人記者,創造了一個美國新聞史上的奇跡。他說:“別人稱我目光敏銳,看待事情透徹、犀利,那不是因為別的什麼,隻因為我始終把眼睛睜開在生活的暗處!”
是的,在強烈的陽光下如果你想看得清楚些,你就必須戴上能製造暗影的茶色或黑色眼鏡;在熾烈的電光和火光下作業,你就必須戴上黑色的防護鏡。不要埋怨自己沒有生活在社會的聚光燈下,也不必抱怨自己總是站在生活的暗處,暗處的眼睛才能讓你看得更真切些,暗處的眼睛才會讓你的人生有更多的發現。
母親的傑作
雨果從小就喜愛寫作。有一年,著名的美文研究院組織征詩大賽。正當雨果全力為參賽創作新詩的時候,他的母親突然病倒了,處於昏迷狀態。於是,雨果隻好把一首從前寫的《凡爾登貞女》送去參賽,自己估計能獲得普通獎。
幾天後,母親從昏迷中醒來,得知雨果參加征詩大賽的詳情後,用那無力的手拉住兒子的手,輕聲地說:“維克多,你不該在難處麵前退卻。記住,永遠不該。我要你得到那‘金百合花’特別獎。”母親說話的聲音很小,但維克多·雨果聽得出來,那話語中卻包含著她的深切期望。
雨果還是感到有些為難,低著頭,擔心地對母親說:“但是,恐怕來不及了,明天就到期了。”
響鼓也要重槌。“不,好孩子,來得及。今晚就寫,明天一早就念給媽媽聽,媽媽的病很快就會好起來。媽媽最不喜歡碰到難事就畏縮的人。”母親的眼睛裏充滿了鼓勵、信任。
母親是孩子心中的上帝。雨果不再猶豫,坐在病重的母親身旁,不停地寫著、改著。這一夜,他寫了120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