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3
除了夢想,我一無所有
1974年7月30日,她出生在美國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名警衛員,母親則是個文秘。從小,她就跟父母生活在華盛頓州貝林翰市的一個貧民區。出身寒微的她很喜歡盯著天空做白日夢,而蝴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一名演員。因此,當同齡人在教科書上塗抹青春的時候,她已經開始頻繁地在學校和社區的劇團中參加演出。
她很喜歡那種融入到某個角色中的感覺,表演讓她能忘卻自我,忘掉煩惱,找到心靈的寄托。為了表演,她曾和10幾個同齡人擠在一間小宿舍裏,可她卻並不覺得苦。15歲那年,她的父母離婚了。曾經做過踢踏舞演員的母親跟她說:“如果你想繼續追夢,那我們一起去好萊塢吧!”就這樣,她和母親拎著大包小包,開著嬸嬸賣給她們的二手車來到了洛杉磯。
一開始,她們就住在車裏,後來有朋友搬家,就把租下的房間暫時借給她們用。為了不被房東發現,她和母親白天出去尋找工作機會,晚上就睡在一張氣墊上。但好萊塢並不善待陌生人。由於沒有固定的經濟人,她根本沒有機會參加演出,甚至連試鏡的機會都沒有。母親就攥著僅有的75美元,跑到電話亭裏挨個給經紀人公司打電話,並不停地說:“我有個女兒,她長得漂亮,也很聰明,你們一定要見見她。”那時候她沒有簡曆,沒錢拍造型照,甚至連家庭住址和電話都沒有,隻好和母親整天待在電話亭裏期待機會的降臨。
正是應了“絕處逢生”這句老話,後於終於有一家童星公司在經過麵試後同意簽下她。兩年後,她在電影《空手道神童IV》中嶄露頭角。但在群星耀眼的好萊塢,這馬上又成為了過眼雲煙。此後的幾年間,她一直在一些二三流電影中出演一些小角色,鬱鬱不得誌。但她始終執著於自己的夢想,她相信機遇隻會降臨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她一邊為了生計拍戲,一邊不斷用心地磨煉演技。
1993年美國的中部小鎮發生了一起真實的事件。一個叫布萊登·蒂娜的女孩將自己裝扮成男孩,並與一個女孩相愛。當真實身份敗露,蒂娜被無情地強暴和謀殺。導演金伯利·皮爾斯經過五年的精心準備,決定將這個故事搬上銀幕。但由誰來出演布萊登·蒂娜一時間成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導演考慮了很多相貌出眾的女演員,但都被一一否決了。直到看到她的照片,導演金伯利才眼前一亮——她身上那股堅定、自信的獨特氣質,正是飾演蒂娜的最佳人選!
雖然導演給她開出的酬勞僅為每天75美元,但她還是很愉快地接受了邀請。為了使自己看起來像個男孩,她剪短了頭發,減輕了體重,用布條勒住胸部,在褲子裏塞上一隻襪子,並在影片拍攝前反複練習“死亡”。最終,她憑借自己出色的演技打動了觀眾和影評人,也震撼了好萊塢。1999年,由於在《男孩不哭》的精湛演出,她幾乎橫掃了全美所有的電影獎項,最後將金球獎最佳女演員獎和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也攬入懷中。那一年,她25歲。
《男孩不哭》成就了她,卻也在某種程度上限製了她的前途。在此後的4年間,她先後出演了8部影片,卻都沒有再引起任何大規模的轟動,媒體甚至評價她“無法超越自己”。麵對別人的質疑,她坦然地回答說:“誰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但是我會回來的。”果然,在五年後,幸運之神再次眷顧了她。著名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攝電影《百萬美元寶貝》,邀請她飾演女拳擊手麥琪。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接受了長達3個月地獄式的專業訓練。在影片中,她堅持不用替身,全部危險動作都親自上陣。2005年,這部電影使她生平第二次捧起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小金人。
她就是希拉裏·斯萬克。奧斯卡曆史上繼朱迪·福斯特之後,第二位在30歲之前就奪得兩尊影後獎杯的女演員,也是兩次提名奧斯卡,兩次都成功問鼎影後的女演員之一。
在第7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希拉裏·斯萬克激動得聲淚俱下地說:“我無數次想象著自己能夠再次站在這裏,但我沒想到這一天會這麼早就到來。我不過是一個來自拖車房區,懷著夢想的女孩罷了。我記得媽媽曾用一大把美分硬幣給好萊塢的經紀人挨個兒打電話,希望他們跟我簽約。那時候,除了夢想,我一無所有……”
是的,除了夢想,她曾經一無所有。但正是因為有了夢想,才給了她奮發向上的動力,她才能在困境中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一步一步取得更大的輝煌!
有夢想,才有成功的可能。隻有在心中樹立一個夢想,並鍥而不舍地為之奮鬥,生命才會閃耀出動人的光輝。
讓夢想為自己開道
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的哥,每天開著出租車往返在北京的各大街道之間,但是,和其他的哥不同的是,他擁有一個特別的夢想,那就是做一名節目主持人。為了這個夢想,他默默努力著,沒有任何人知道,即使是他最要好的同事。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一家廣告公司招聘配音節目主持人,就慌忙跑到那家公司去應聘,哪知道,當那家公司的招聘人員得知他是一名的哥時,就斷然拒絕了他的應聘請求,還冷冷地衝他笑道:“一個的哥也想當主持人,你腦子沒有毛病吧?”為此,他心情失落了好一陣,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沮喪。他到音像店買來了大量的普通話學習教材,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每天都樂此不疲。
為了能夠訓練自己的普通話,加強矯正自己的發音,他什麼辦法都想到了,甚至是在自己的嘴裏塞上兩根木條。
幾年後,北京市的出租車行業為了配合北京申奧,舉辦了大型的申辦誓師大會,他有幸當選為司機代表上台發言,他的演講字正腔圓而又擲地有聲,不光折服了廣大同事,就連到場的一位電台領導也禁不住讚歎。那位電台領導半開玩笑地詢問主辦方“這不會是你們專門雇來的電台播音員吧?”“哪是啊!這就是我們的一線司機呀!”
待到他演講結束,那位電台領導立即采訪了他,對他的普通話大加讚賞,並邀請他作為司機代表,參加電台舉辦的一檔名叫《的士空間》的欄目。就這樣,他成了廣大同事羨慕的偶像。
為了做播音員,他請教了許多專業老師,經過了好多次考試,最終,他如願以償地通過了普通話一級甲等的測試。
成功眷顧有準備的人,2006年初,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交通北京》欄目需要招聘一名主持人,他第一時間前去報名,結果,他出人意料地從眾多名報考人員中脫穎而出,最終成就了自己的光輝夢想。
他的名字叫周建平,如今,他已經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最受歡迎的節目主持人。從一個普通的哥到一個出色的國家級節目主持人,周建平以他的親身經曆向我們闡明了這樣一個真理:世界上原本沒有平庸的人生,隻有平庸的靈魂!
模擬成功
1984年,三位美國少年被得克薩斯州立大學開除,他們的名字分別是:邁克爾·戴爾、凱文·羅斯林和鮑勃·伊諾斯。由於家境貧寒,三位少年常常被同學們瞧不起,生活在被歧視的陰影裏的他們最害怕的就是讀書,因為老師總是說他們的成績不好,於是他們結盟逃課,整天外出四處遊蕩。終於,學校決定將他們開除。
三位被學校開除的少年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他們幻想著如果突然擁有了一大筆錢,那麼他們就可以住上漂亮的房子,坐上高檔的轎車,還可以像班上有錢同學的父母那樣給學校捐一筆錢,那樣,老師和同學們便再也不敢瞧不起他們了。可是,對於三個還未成年的少年來說,一下子又能從哪裏弄來這筆錢呢?凱文·羅斯林和鮑勃·伊諾斯覺得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搶劫,可是,富人們常常出入的地方,離警局又很近,如果被警察抓到……
就在他們胡思亂想之際,邁克爾·戴爾將自己設計的模擬成功的錄像,從電腦裏調出來給凱文·羅斯林和鮑勃·伊諾斯看,三位少年津津有味地看著自己住在一幢漂亮的別墅裏,別墅的車庫裏停放著喜愛的克萊斯勒轎車。邁克爾·戴爾問,現在你們想將自己漂亮的別墅和轎車,安置在什麼地方呢?
凱文·羅斯林搶著說自己要住在佛羅裏達,因為他喜歡與富翁們聚會,而那裏就住著大量的富翁,他們可以在那裏隨意舉行長達數星期的聚會,那裏的人均樂隊擁有量比任何地區都要高。鮑勃·伊諾斯則說自己想住在拉斯維加斯,因為那裏風景秀麗,還有大量的豪華商店,所有物品應有盡有,可以讓他任意選購。可是很快,他們便神色黯然了,凱文·羅斯林和鮑勃·伊諾斯望著邁克爾·戴爾,有點遺憾地說,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該多好啊。邁克爾·戴爾認真地看著兩位少年說,這美好的一切,我們不是已經看到了嗎,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我們怎樣將它們從電腦裏調出來,放到我們喜歡的地方去,比如,佛羅裏達,或者拉斯維加斯!凱文·羅斯林和鮑勃·伊諾斯覺得邁克爾·戴爾的話有道理。
就這樣,邁克爾·戴爾和另外兩名少年經過一夜的仔細策劃,決定第二天一早便去大街上賣報紙。不久,他們用賣報紙賺的1000美元開辦了一家小店,那就是後來的戴爾公司。少年邁克爾·戴爾帶著另外兩位少年,經過短短20年的打拚,不但實現了當年的夢想,還將戴爾公司發展成了擁有250億美元的規模。
沒有哪個人天生就能夠成功,每個人在創業之初都需要為自己設計一個成功的樣板,有了成功的樣板,就有了奮鬥的動力,然後便按照那個樣板去努力。如果你還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妨也大膽地模擬一次成功的樣子,為自己設計一個成功的樣板。模擬成功就是為自己設計未來。
優秀的人是不會受到歧視的
自小布什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一個形象十分一般的黑人女性賴斯成為世界各國媒體的明星。她是繼克林頓政府的馬德琳·奧爾布賴特之後美國曆史上第二位女國務卿,能講流利的俄語,是俄羅斯武器控製問題的專家。她思路清晰,抓問題準確,闡述能力極強,博學勤奮。她還學過9年法語,並能彈一手好鋼琴。布什總統坦言,國務卿是“美國的臉”,世界從賴斯的身上看到了美國的力量、仁慈和風度。
賴斯果然沒有辜負總統的厚望,就任國務卿以來,在國際外交舞台上展示了自己處理複雜國際問題的卓越能力,不僅僅贏得了美國人的讚賞,也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有人甚至評價,她完全可以憑借她的智慧、激情和果敢,結合她的高超技藝和國際經驗,有能力在任何時候成為美國總統。毫無疑問,賴斯把自己的人生之路推向了成功的巔峰。
在美國,黑人不受歧視隻是最近十幾年的事情,在她的青少年時代,正是黑人飽受歧視的時代,更何況她是一個長相很一般的黑人女性!她憑借什麼讓自己從社會的最底層脫穎而出?
賴斯1954年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的伯明翰,父親曾任丹佛大學副校長,母親是小學音樂教師,姑姑是維多利亞文學博士。在她很小的時候,因為意識到自己是黑人,長相又不好,她十分自卑,問爸爸:我為什麼不是白人?
爸爸告訴她:優秀的人是不會受到歧視的!你如果想受到社會的尊敬,就應該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怎麼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呢?她好奇地問爸爸。爸爸說,在美國,一個黑人女孩,要想擁有與白人一樣的社會地位,要付出兩倍於他們的努力;要成為一個比他們還要優秀的人,就要付出四倍努力。
有一天,爸爸特意把她帶到白宮附近,指著白宮說,如果你長大以後想進入這個地方,就要付出八倍的努力!
賴斯是個倔強不服輸的女孩子,也就是從那一天起,她立誌將來要成為白宮的主人,因為爸爸告訴她,那裏是美國人的頂峰。她15歲時便成為丹佛大學的學生,學習英國文學和美國政治學。她所崇拜的一位政治學教授是奧爾布賴特的父親約瑟夫·克貝爾教授。在克貝爾教授的引導下,賴斯將東歐和蘇聯作為主要研究領域。19歲時,賴斯獲得丹佛大學政治學學士學位。之後,她又分別於1975年和1981年獲得聖母大學的政治學碩士學位和丹佛大學國際研究生院政治學博士學位。1981年,年僅26歲的賴斯成為斯坦福大學的講師。1989年1月,剛滿34歲的賴斯出任喬治·布什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開始了從政生涯。作為布什政府中的俄羅斯問題專家,賴斯是有史以來美國政府中職位最高的黑人婦女。四年期滿卸任後,賴斯進入胡佛研究院任高級研究員。1993年,賴斯出任斯坦福大學教務長,她是該校曆史上最年輕的教務長,也是該校第一位黑人教務長。在2000年美國大選時,賴斯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喬治·沃克·布什的首席對外政策顧問,為布什出謀劃策。布什當選總統後任命賴斯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直至又被任命為國務卿,她成為布什總統的得力助手。優秀的人是不會受到歧視的!這句話使賴斯走向成功,相信它也會幫助任何一個以它為信念的人走向自己人生的巔峰。
世界上最矮的棒球王
埃迪·蓋爾從小就很不快樂。他想不明白,為何自己的父親和兩個哥哥都是身高18米的大個子,自己卻是個身高不到1米的侏儒。在學校,他坐在最前一排,同學們都比他高出幾頭。在家裏,那3個大個子也都是俯視著看他,總把他當個小孩子。
埃迪·蓋爾不願意與同學們交往,男孩子愛玩的遊戲和運動他都參與不了。有時他會坐在角落偷偷地掉眼淚,他心裏想,蓋爾啊!你真沒用,活著真是個大失敗。
一天,新來的體育老師傑裏弗發現了埃迪·蓋爾的不同,他決定幫助這個敏感的男孩樹立起人生的信心。傑裏弗老師說:“埃迪,你願意參加我們的棒球隊嗎?”埃迪·蓋爾驚訝地望著傑裏弗老師,問道:“您認為,像我這個樣子能參加棒球隊,能打好棒球嗎?”傑裏弗老師以同樣的反問語氣說:“埃迪,難道你缺乏勇氣嗎?我們棒球隊需要的隻是勇氣,可並沒有其他要求呀!”埃迪·蓋爾恍然明白了傑裏弗老師的良苦用心,他高興得跳了起來“老師,我明天就報名參加棒球隊!”
埃迪·蓋爾拿著一杆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棒球杆打得異常辛苦,傑裏弗老師讓他回家去將棒球杆鋸掉10厘米。傑裏弗老師還說,第二天有一場重要的比賽,他希望埃迪能夠參加。當埃迪回家高興地將這件事告訴爸爸,並希望爸爸能幫他將棒球杆鋸掉10厘米時,爸爸似乎並沒在意,而是像哄小孩子一樣地哄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