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這數是23。華羅庚馬上站起來回答。
老師驚奇地問:“你知道韓信點兵嗎?”
“不知道。”華羅庚老實回答。
老師給大家解釋說:“這是我國古代數學的一個問題,外國教科書上把它命名為‘中國剩餘定理’也叫‘孫子定理’。”同學們一個個聽得入了神,老師講完後,又把目光落在華羅庚的身上。
“華羅庚,你能跟大家講講,你是怎樣算出來的嗎?”
“一個數,3除餘2,7除餘2,那一定是21加2,21加2就等於23,剛好5除餘3。”
聽了華羅庚的解釋,老師點了點頭,用讚許的目光看著他。
“不錯,分析得有道理,大家聽懂了嗎?”同學們都點頭。
下課了,大家議論紛紛,“想不到羅庚還破了難題。”
“看他平時成績也不怎麼樣嗎!”
華羅庚沉默不語,隻有他自己知道,為了學好每門功課,他會忘記吃飯、睡覺,那是付出了辛勤勞動的結果。茅以升
——11歲立誌造橋的橋梁專家
茅以升(1896~1989),江蘇鎮江人,我國著名的鐵路橋梁專家。1920年獲美國工學博士學位,1933年任杭州錢塘口大橋總負責人。
茅以升是在南京秦淮河邊長大的。1907年端午節到了,秦淮河上熱鬧非凡,一艘艘披紅掛綠、紮著龍頭龍尾的龍船在水中疾駛。秦準河的兩岸和文德橋上擠滿了看熱鬧的人,鑼鼓聲、鞭炮聲和人們的歡笑聲,響徹秦淮河兩岸。
往年,茅以升會早早站在文德橋上,看這一年一度的熱鬧景象。可就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11歲的他突然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不能去看熱鬧了。他不得不呆在家裏,隻得把希望寄托在小夥伴的身上,熱切地等待著他們快些回來講講賽龍舟的盛況。
媽媽看著焦急不安的兒子,走過來摟著他,笑盈盈地說:“媽媽給你講個故事,好嗎?”茅以升笑了,他最喜歡聽媽媽講故事。
“兩千年前,中國有7個小國家,為了爭權奪利,他們互相殘殺。秦國和楚國是這7個小國家中實力最強大的兩個國家,楚國有個大官叫屈原,他知道秦王野心勃勃,一直想滅掉楚國。於是,他就向楚國國王建議,聯合齊國去攻打秦國。可楚國國王聽信了壞人的話,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意見,反而罷免了他的官。楚國最後被秦國打敗了,屈原悲憤萬分,就在農曆5月5日,跳進了湖南的汩羅江自殺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年5月初5家家戶戶包粽子,並把它投入江中,還賽龍船……”
茅以升聽得正入神,突然,小夥伴們氣喘籲籲來到茅以升的床前。
“不好了,文德橋出事了!”一個小夥伴慌慌張張地說。
“怎麼啦?是船翻了嗎?”茅以升驚訝地問。
“不,是看賽龍船的人太多,把文德橋壓塌了!”另一個小夥伴解釋說,“幸虧你沒去,不然也掉進河裏去了。”
“文德橋怎麼會塌呢?”茅以升皺著眉頭說。
“不結實唄!”小夥伴異口同聲吼。
“那一定有許多人掉進水中。”茅以升緊張地說。
“可多了!你想,今年看賽龍船的人多,自然橋上的人也多,掉進河裏會遊泳的還好,不會遊泳的人全被淹死了,岸上河裏一片哭喊聲,可嚇人了!”一個小夥伴聲音顫抖地描述著。
聽到這裏,茅以升眼裏噙滿了淚水,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他的腦際不斷閃現著文德橋倒塌的慘景。
“文德橋為什麼會塌呢?”
“就不能造一座結實的橋,讓它永遠不會塌嗎?”
此時此刻,他滿腦子都是橋。“我長大一定要學造橋,為大家造最結實的橋!”茅以升十分激動地說。
“好啊,有誌氣!”媽媽稱讚道。
從此,茅以升就與橋結下了不解之緣。大人帶他出去,隻要一看見橋,不管是石橋還是木橋,他總是在橋上橋下來回奔跑,來來回回地在橋上東瞧瞧西看看,好像看不夠似的。他讀古詩古文,隻要有關於橋的句子或段落,他會認真把它摘抄在本子上。凡是有橋或關於橋的東西,他會像寶貝似的把它珍藏起來。
1911年,15歲的茅以升考上了唐山路礦學堂,學習橋梁專業。
在學校裏,他努力學習每一門功課,由於他勤奮刻苦,數學、物理、化學,每次考試成績都十分優異。在這期間,茅以升閱讀大量書籍,從各方麵了解橋梁建造在中國的悠久曆史。
1916年,茅以升以優異的成績,躋身清華學堂留美官費研究生的行列。他遠渡重洋來到美國著名的康奈爾大學學習。
茅以升在康奈爾大學僅用1年多的時間,就讀完了碩士研究生的全部課程,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碩士學位。他的出眾才華,博得了教授們的一致好評。茅以升的導師、著名的橋梁專家賈柯貝教授非常賞識他。
一天,賈柯貝教授問茅以升:“學校希望你能留下,能談談你的打算嗎?”
“我覺得搞橋梁必須到實踐中去,因此我已經謝絕了留校。”茅以升對自己的導師如實地說。
“你的想法是正確的,搞橋梁的應該把理論和實踐聯係起來才行。”賈柯貝十分讚同弟子的觀點,並推薦他到匹茲堡一家橋梁工廠學習。
匹茲保橋梁工廠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茅以升為能到這裏實踐感到特別高興。在那裏,他學習了製圖、設計,還積極到裝配工地、構件工廠去做工。
茅以升在這個工廠裏,從實踐中得到了鍛煉並學到了不少經驗,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掌握了建築造橋的過硬本領。
他還利用業餘時間,在匹茲堡加利基工夜校攻讀博士學位。他夜以繼日、孜孜不倦的學習,研究橋梁的“第二應力”,並運用自己的所學和經驗撰寫了博士論文,僅用了1年多時間,他就順利地通過了博士學位答辯。年僅24歲的茅以升,成了加利基工學院第一個工學博士。
學成回國後,1933年,他負責建造了杭州錢塘口大橋,成為我國著名的鐵路橋梁專家。羅榮桓
——破除迷信的少年
羅榮桓,湖南省衡山縣南灣鎮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