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4
林巧稚
——童年愛海的婦產科專家
林巧稚(1901~1983),福建廈門人,著名婦產科專家,曾發表論文《論胎兒宮內呼吸》。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福建省廈門市的鼓浪嶼。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林巧稚,酷愛大海的氣魄。
她喜歡大海的多變,剛才還是平靜如鏡的海麵,瞬間會變成一匹脫韁的烈馬,幾尺高的浪濤會淹沒岩石,衝向沙灘,發出雷鳴般的響聲。
她也喜歡大海的多情,月明星稀,波浪像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在沙灘上嬉戲,一會兒又悄悄回到大海母親的懷抱。
大海陶冶了她寬廣的胸懷、堅強的毅力、無私奉獻的性格。
在當時的舊中國,女人很少出去工作,去上大學的更是鳳毛鱗角,女人的任務就是嫁人後生兒育女、教敬公婆、服侍丈夫。林巧稚不向命運低頭,她想做一個新時代的女性,經濟上獨立,事業上要有成就,決不依附男人過一輩子。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家人,“爸、媽、哥哥,我想去考協和醫學院。”
“什麼?那得要8年才畢業,這會耽誤你的終身大事的!”母親驚訝地說,“你不想嫁人了,真是的!”哥哥也十分反對。
“既然你已經決定了,就去試試吧!”還是爸爸支持女兒。
林巧稚獨自乘著北上的輪船到上海去參加考試。考試那天,天氣十分炎熱,林巧稚正在認真地做著考題,突然,聽到監考老師在叫她:
“林巧稚,你出來一下。”
原來,一位女考生中暑了,考場沒有女老師,就叫林巧稚去護理一下。林巧稚熟練地護理著女考生,並給她家裏打了電話。做完了這一切,她又回到自己的座位繼續參加考試。
發榜那天,林巧稚看到自己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時,高興萬分。後來她才知道,除了成績優秀外,她幫助老師護理中暑考生表現出的沉靜、有條理和負責任,使在場的老師十分欣賞,這是一個醫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1921年,林巧稚終於如願以償地進入協和醫學院學習。她一踏進學校,覺得一切都是那麼新鮮,高大的樓房、漢白玉的欄杆、濃密的樹蔭,環境幽雅而寧靜,“真是個學習的好地方!”她情不自禁地說。
協和醫學院的製度非常嚴格,為了保證學生的質量,學生入學後,分為兩個學習階段,前3年是預科,後5年是本科,而且實行淘汰製,每年都可能因為考試不及格而被除名。
林巧稚入學後,心裏壓力非常大,她想,這下要得拚命學,不然被淘汰除名,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期末考試就要到了,同學們都在進行著緊張的複習,休息的時候,一位男同學趾高氣揚地對林巧稚嚷道:
“這次考試肯定很難,我看你們女生最多能考及格就不簡單了。”語氣分明是瞧不起女同學。
倔強的林巧稚被激怒了,“女同學怎麼啦?男同學考100分,我們要得110分!”她理直氣壯地反擊道。話是這麼說,做起來就不容易了,她給自己定了高標準,就意味著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代價做出更大的犧牲。她抓緊分分秒秒時間勤奮學習,結果,這次考試她果然得了第一。
從此,“要得110分”成了林巧稚學習的動力之一。學習是高度緊張的,在大學期間,林巧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讀書、整理筆記、做功課,像海綿吸水一樣吸取各方麵知識。
她堅信,優異的成績永遠屬於不懈努力、頑強拚搏的人。
一次,生物老師發上次的考卷,卷子發完了,可沒有林巧稚的,這可急壞了林巧稚,心怦怦直跳。她想:難道是我在考卷上別出心裁的畫了幾張圖出了問題嗎?
正在這時,老師拿出她的考卷笑著說:
“林巧稚同學的考卷答得十分出色,我把它留下做標準答案。大家看她的插圖,很有新意,簡直就是一個創造!”
說著,老師把林巧稚的考卷拿給同學們傳閱,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全部集中到林巧稚的考卷上,隻見右上角寫著“98”兩個醒目的紅字。老師接著說:
“希望大家向林巧稚學習,學生不僅要掌握老師講授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將這些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培養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法,這樣才能很好地把課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老師的表揚,使大家對林巧稚刮目相看了。連平時一些驕傲的男同學也目瞪口呆、無話可說了,因為他們知道,這位生物老師打分從來都是特別苛刻的,他能打98分,就像其他老師打110分一樣,那可是破天荒的事情了。
3年的預料學習結束了,入學的25名學生,隻剩下了19名,接著5年的本科學習,又淘汰了12名,而林巧稚就是這僅剩的7名畢業生中的一名。由於出色的表現和優異的成績,使她在畢業典禮上獲得了“文海”獎學金。這可是協和醫學院對學生最高獎勵,每年一次,每次隻有考第一名的學生才能獲此殊榮,而林巧稚是獲得這個獎學金的第一名女生。華羅庚
——籮筐裏的數學天才
華羅庚(1910~1985),江蘇金壇人,著名數學家。1930年發表震驚世界數學界的數學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1950年任清華大學教授等職。
在江蘇金壇縣城的清河橋下,有一家小雜貨鋪,鋪主華老強是個老實厚道的商販。1910年11月12日,華老強剛剛從外麵收購蠶繭回來,接生婆便跑來道喜:
“恭喜你啊,喜得貴子!”並把白胖胖的兒子抱到他麵前。
華老強樂嗬嗬地說:“你這小家夥還真來了,你爸昨天晚上還夢著你呢!”
說著,接過兒子放進籮筐,又把另一個籮筐反扣在上麵,自言自語上也說:
“進籮避邪,同庚同歲,給你取個吉利的名字,就叫羅庚吧。”
裝在這破爛不堪的籮筐裏的孩子,就是馳名中外的數學家華羅庚。
轉眼,華羅庚已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了。一天,數學老師跟同學們說:
“今天,我給大家出一道難題,看誰先解出來。”同學們都睜大眼睛,豎起耳朵。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老師搖頭晃腦地將難題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