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隨機應變巧辦事
在人際交往中,時常會因為一些突發事件陷入被動而尷尬的困境,如果此時能隨機應變,拿出對策,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巧妙解圍。如何隨機應變是好呢?某些場合由於臨時事變,給當事人設下難題,此時如能就地取材,巧借環境,便能激活氣氛,擺脫困境。據說著名的相聲演員馬季和趙炎有一次在山東演出時,正表演相聲吹牛,台上燈泡一下炸了,台下一片嘩然,隻見馬季隨機應變向觀眾說了一句:“我們吹牛的功夫真到家,燈泡都被我們吹破了。”說罷,台下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氣氛頓時有活躍起來,可見馬季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相聲藝術家,同時也是一名機智應變的高手。
有時麵對攻擊,借用對方說理的漏洞,利用嚴密的推理法向對方攻擊的相反方向說理,便能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收到克敵製勝的效果。
有一次英國著名作家肖伯納脊椎骨出了毛病,需要從腳跟上截一塊骨頭來補脊柱上的缺陷。手術後,醫生想多要一點手術費,對肖伯納說:“肖伯納先生,這是我們從來沒做過的手術啊!”肖伯納卻說:“好極了,請問你打算付我多少錢的試用費呢?”醫生的意思是要肖伯納多付一點手術費,肖伯納從對方的話中指出破綻,告訴醫生新手術意味著什麼,使醫生捉雞不成,反而賠上一把米。
麵對惡意的漫罵,不要用汙穢的言語反擊,而是抓住對方語言中的破綻,用戲謔的言語巧妙的反擊,可以輕鬆的跳出困境,製服對方,還能達到妙趣橫生的效果。美國總統林肯在一次演講中,收到一張紙條,林肯打開一看,上麵隻寫了兩個字:“傻瓜。”林肯不露聲色,鎮定地說:“本總統收到許多匿名信,全都是隻有正文,不見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這位先生隻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卻忘了給我寫信。”林肯總統麵對別人的漫罵,抑製了自己的憤怒,幾句戲謔的話,初看好似毫不經意,實際上不僅諷刺了那位漫罵他的人,而且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和人格。
在交際中遇到不同的人要說不同的話,以便適合對方的心理從而贏得對方的好感。隻有贏得對方的好感,才有可能獲得所想獲得的東西。這也是成大事的一大技巧。
聰明的人懂得“該文即文,該俗即俗”,“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根據對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言語方式,所以不會製造對立,產生麻煩;而愚笨的人卻往往把這種靈活性說成是見風使舵、兩麵三刀、曲意奉承,他說話不分對象,心裏想什麼,就直接道出來。常常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不知不覺中就得罪了許多人,給自己無形中製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有一則笑話,說的是一個以拍馬屁著稱的人,死後來到森羅殿見閻王。閻王一見到他便拍案大喝:“好刁滑的東西,聽說你是馬屁專家,專好拍人馬屁。哼,我最恨像你這樣的人!”那馬屁專家一看閻王滿麵怒容,心想大事不妙,趕緊趴地叩頭說:“冤枉啊,冤枉,閻王爺有所不知,那些世間之人都喜歡別人拍他馬屁,我不得不這樣。如果世上之人都能像大王您這樣明察秋毫,公正廉明,那我哪裏還敢有半句恭維?”閻王一聽,麵露微笑,說:“諒你也不敢拍我馬屁。”閻王讓人拍了還自鳴得意。這則笑話既說明了察言觀色、隨機應變又充分說明了恭維話的巨大威力以及廣闊市場,連陰間的閻王都吃這一套,更不用說世上的芸芸眾生了。連拿破侖都不得不承認:“討厭別人對自己拍馬屁的是少之又少。”
這樣說並非是想大力提倡大家都成為見風使舵,拍馬溜須之徒,但是在沒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的情況下,隨機應變的交往對策,往往能保護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對方樂於為我們辦事,也不致關係僵化,矛盾重重。
但是一定要把這個技巧運用的非常靈活,否則就會弄巧成拙。
我國曾經擊落過一架入侵的美製高空偵察機。之後在一次引人關注的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外國記者就這件事情詢問陳毅外長:“請問外長先生,你們是用何種武器擊落如此先進的高空偵察機的?”這是軍事秘密,不能公開回答,但如不回答又會使提問者尷尬。陳毅是一個非常機智的人,他就勢舉了舉自己手中的拐杖,說:“就是用這玩意兒把它捅下來的。”說著還做了個往上捅的動作。此舉贏得了一片熱烈的掌聲。陳毅幽默不失機智的回答,不僅保守了我們國家的軍事機密,同時也給提問者很大的尊重,這種機智是外交場合中經常需要用到的。
所以在很多的情況下,一個人應該在進退兩難的時候隨機應變地運用這種方法,靈活的讓自己擺脫所處的境況,如果靠哀求和喊叫是於是無補的。
小莉是一位美麗而聰明的姑娘,有一天,她戴著一頂很別致的帽子在街上走著,幾個小流氓搶走了她的帽子,還嬉皮笑臉地說:“小姐的帽子真漂亮啊。”小莉十分鎮靜,微笑著說:“是嗎?我想你們一定也想給你們的姐姐妹妹買一頂,對嗎?不過,我勸你們不要買,因為她們也會像我一樣被別人搶了帽子。”幾句話,把對方說得無言以對,乖乖地把帽子還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