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果斷決策,製勝千裏(1)(1 / 3)

一、出手迅捷,抓住時機

二戰時,希特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攻占波蘭,不僅是他一係列“閃電攻戰”的開始,也是二戰爆發的序幕。此後德軍仍以“閃電戰”占領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並使得法國在6個星期內一敗塗地。希特勒的戰爭是非正義的,但在戰爭初期,確實是以“神速”取勝了。

在戰爭中,要想速戰速勝,就須出手迅捷,抓住時機。而在現實生活中,機遇有時候就是這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隻有出手迅捷之人,才會受到別人的青睞。

1983年第一季度,香港有線電話機出口多達一億八千六百多萬港元,比上年度同期增長近19倍。這一驚人的增長率源於香港工商界先於別處發現商機。以前美國政府規定,電話機隻能由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出租,不能銷售,私人購買電話機是違法行為。1982年,美國政府取消了電話電報公司的專利權,允許私人自由購買。當時美國有8000萬個家庭,還有許多公司,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當別的工商界對美國政府這一決定反應遲鈍時,香港企業界卻敏銳地預感到這是一塊即將出爐的大蛋糕。於是他們原來生產收音機、電子表的廠子快速轉產生產電話機,並迅速大舉進軍美國市場,結果出師大捷。等到其他地方的企業界東施效顰,接踵而至時,隻能舔食蛋糕的殘屑了。

有些戰機,企業家如果不及時抓住,就會被別人搶先抓去。因為任何一個企業,為了自身的存在,都在尋覓有利戰機。當大家都發現了戰機時,快者勝,勇者勝。不過,任何企業要搶先抓住大家共同發現的戰機,必定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否則不會先於競爭對手。這正如一批選手在同一起跑線上,拚命奔跑而想第一個到達終點一樣。所以,高超的“選手”,應該在別人尚未發現目標之前迅速地捕捉到它。

我們每個人都明白,機會對予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隻是人們對機會的把握不一樣。有的人在幻想中,機會一次次溜走了;有的人在一次次說“不”的時候,機會一次次擦肩而過;有的人在為上次機會的失去而惋惜時,新的機會又被錯過;有的人在漫無目的的等待中,機會一次次消失……機遇往往稍縱即逝,當你迅速地抓住這個生命中難能可貴的機遇時,你也許就會一舉成名。聰明的人總會利用機會,而愚蠢的人總是坐失機會。

五十年代末,某日,美國首都華盛頓。主要幹道上豎立著巨型彩色標牌:“歡迎您,尊貴的法國客人!”“美法友誼令人心醉!”今日各報的廣告牌上,最鮮豔奪目的是美國鷹和法國雞幹杯的畫麵和“總統華誕日貴賓駕臨時”等大標題。馬路上車水馬龍湧向白宮。白宮周圍,人山人海,人們笑容滿麵,期待著貴賓的出場。

貴賓是誰,不是政府要員,不是社會名流,而是兩桶法國白蘭地。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是法國工商界人士的精心謀劃。當時在法國國內白蘭地已享有盛譽,暢銷不衰。廠商的目光開始瞄向美國市場。他們經過周密調查,從大量信息中分析出,白蘭地在美國有著巨大的潛在市場。那麼通過什麼途徑,選擇什麼方式進入美國市場呢?他們設計過多種方案,都感到不理想,最後別出心裁地選擇了下述方案,整個方案的主題是:“禮輕情義重、酒少情意濃”,基點是法美人民友誼,時機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67歲壽辰,贈送的是兩桶窖藏長達67年的白蘭地酒。總統壽辰日,在白宮的花園裏舉行隆重的贈送儀式,將由四名英俊的法國青年身穿法蘭西傳統的宮廷侍衛服裝抬著這兩桶白蘭地正步前行,進入白宮。

於是,美國公眾在總統壽辰一個月之前就分別從不同的傳播媒介獲得了上述信息。一時間,法國白蘭地即刻成了新聞報道、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千百萬人都翹首期待這兩桶名貴的白蘭地的光臨。於是便出現了前麵所述的萬人空巷的盛況。從此,法國白蘭地就昂首闊步地邁進了美國市場,國家宴會和家庭餐桌上幾乎少不了它的倩影了!

“出手迅捷,抓住時機”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就看你在機會麵前,能不能抓住。因為機會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不過,那些成功的人是善於發現機會,並極時去抓住機會的;而那些失敗者隻是一味地等待機會。真正的機會經常藏在看來並不重要的生活瑣事中,讓那些不善於發現它的人失之交臂。

從前有個基督教徒,他相信上帝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因此,他每天都十分虔誠地向上帝膜拜。一天,暴雨驟至,凶猛的洪水淹沒了許多地方,人們紛紛背井離鄉。但是,這位基督徒認為自己是這麼虔誠地信奉上帝,堅信上帝會拯救他。因此,他留了下來。水位越來越高,最後他隻好爬到了屋頂上,當救難隊乘著救生艇來救他時,他固執地拒絕了,因為他始終堅信上帝會來救他。結果,他淹死了。他的靈魂到了天堂,決定向上帝問個清楚,正巧碰到上帝,於是他質問上帝:“我對你那麼虔誠,你為什麼不來救我?”上帝回答他說:“我派救生艇去救你,是你自己不願意,才被淹死的,這能怪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