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楚國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這個人個性耿直,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隻要他答應的事,就一定會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稱讚。大家都很尊敬他,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
他曾經在項羽的軍中當過將領,而且率兵多次打敗劉邦,所以當劉邦建立漢朝,當上皇帝的時候,便下令捉拿季布,並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賞黃金千兩,藏匿他的人則遭到滅門三族的懲罰。可是,季布為人正直而且時常行俠仗義,所以大家都想保護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過了一段時間,捉拿他的風聲更緊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頭發剃光,化裝成奴隸和幾十個家僮一起賣給了魯國的朱家當勞工。
朱家主人很欣賞季布,於是專程去洛陽請劉邦的好朋友汝陰侯滕公向劉邦說情,希望能撤銷追殺季布的通緝令。後來,劉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還給了他一個官職。
一個人信守承諾,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人,表麵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會毀了自己的聲譽,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人,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是得不償失的。
守信或不守信,都是一種習慣。要糾正一種壞習慣比較難,要放棄一種好習慣卻很容易,隻需一次又一次遷就自己,好習慣就變成了壞習慣。就像抽煙上癮一樣。當你想堅持一種好習慣時,重要的不是別人能不能原諒你,而是你能不能原諒自己。
將信守承諾理解為一種品德,較難堅持。將它理解為一種回報率很高的長期投資,則比較容易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當你獲得了一個信守承諾的形象時,會獲得越來越多人的信任,因而帶來越來越多的機會。這就好似擁有了一座金礦。反之,缺此一條,即使別的方麵再優秀,也難成大器。
信守承諾的人在任何事情上都守信,不論大事還是小事。
二戰英雄巴頓將軍就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
在一次盟軍會議上,煙癮很大的巴頓抽光了自己的煙,便向身邊—位英國軍官討煙抽。英國軍官慷慨地將自己的煙放在桌上,隨便他抽。會後,巴頓對英國軍官說:“謝謝你的煙,味道真是好極了!以後有機會,我會送你—些雪茄煙。”
英國軍官以為他說客氣話,並未放在心上。
過了幾年,英國軍官收到一箱從美國寄來的上好的雪茄煙,是巴頓寄來的。原來他好不容易才打聽到英國軍官的地址。英國軍官既意外又感動,逢人就說:“巴頓真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雖然一個人在小事上守信,未必說明他在大事上一定守信,但給人的印象的確是如此:可以馬虎的事尚且鄭重其事,怎麼會在大事上隨便呢!
如果隻在方便的時候守信,一旦可能遭受損失便變卦,那不是真正的守信。一個講信用的人,為了兌現自己的諾言,即使受損失也在所不惜。
多米諾皮是一家知名的大公司,它對客戶有一個承諾:在二十分鍾之內將客戶訂購的貨物送到任何指定地點。
一次,該公司的一輛運送幾百公斤生麵團的貨車在半路上出了故障,眼看無法及時趕到目的地,司機隻得電話通知管理層。公司總裁弗爾塞克得知這一情況後,當即決定,租一架飛機運送這幾百公斤生麵團,終於兌現了“二十分鍾之內”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