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時不我待,別忘了享受生活(2)(3 / 3)

觀念聚焦

現代生活的高強度使很多人滑向了疾病的深淵,可當他被勸告關注健康時,卻還是堅持認為“我沒有病,何須警醒”。其實沒病不等於健康,亞健康狀態早就不是罕見現象,而亞健康的人就如站在生命的懸崖上,下一步是跳下深淵還是回歸正途,關鍵還看自己。

小心終生背負亞健康

持續而高強度的快節奏生活難免令人不堪忍受,疲勞、頭痛、失眠等不適症狀接踵而至,這些信號提醒你,機體已經超負荷運轉,該進行調整與休息了,否則亞健康將成為你終生要背負的包袱。

據國內一份涉及1179人的調查資料顯示:其中66%的人有多夢、失眠、不易入睡的現象,62%的人經常喊腰酸背痛,57%的人訴說記憶力明顯減退,48%的人脾氣因焦慮而變得暴躁。另一項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因過勞而引起的慢性疲勞綜合征,在城市新興行業人群中的發病率已達到10%~20%,在辦公族中高達50%,如科技、新聞、廣告、公務人員、演藝人員等。

劉先生已近40歲,典型的辦公族,最怕夜晚來臨。因為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成了沒有睡眠的人,幾乎用盡了除藥物以外的所有土方洋法,也無法解決失眠問題。不僅如此,食欲下降、神經衰弱、性欲減退等症狀也相繼趕來湊熱鬧,去醫院又查不出什麼問題。

剛過而立之年的某出版社美術編輯王先生,雖說工作、生活都還算過得去,但地位、收入都平平。他不甘心,四處活動,做了好幾個兼職,集藝術學校美術教師、廣告公司創意總監、美展中心顧問等於一身,一個星期幾頭跑,名聲大了,腰包鼓了。正當他春風得意之際,身體向他抗議了,他用一個字來概括:累!每晚回到家裏,覺得骨頭都要散架了,一上床,那些莫名其妙的夢便來煩他。

劉先生與王先生的這種狀況,都是由工作壓力或生活壓力過大而導致的亞健康狀態。這種狀態正在不知不覺中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如果你年輕時就讓自己背負著亞健康的包袱,那麼你將來就會像劉先生和王先生那樣失去自己的健康。

享受慢生活

很多追求成功的人都舍不得停下腳步放鬆自己,在他們看來,放鬆是對工作的一種不負責任和對時間的嚴重浪費。他們以為隻有永不停歇才能早一點獲得成功,即使已經精疲力竭、油盡燈枯,他們依然不願停止。這的確是難能可貴,但絕不是明智之舉。

喬治是一家會計事務所的職員,有一天早上,他手上握著剛從紐約事務所發來的信函,正想走下佛羅裏達飯店的陽台,無疑,陽光照耀的假期已經泡湯了,接下來該是非常忙碌的工作時刻。他心頭一急,隻想趕快進入狀態,匆忙地走著。此時,一位壓低帽簷、舒服地躺在搖椅上的朋友,一眼瞧見了慌亂疾走的他,就以佐治亞州特有的南部柔軟腔調喊道:“先生,你想趕往哪裏呀?身浴佛羅裏達亮麗陽光的你,不該還是如此急躁不安。來!坐坐搖椅,咱們一起完成偉大的藝術吧!”

“究竟是什麼?請你告訴我,我真的不曉得你是從事哪種藝術。”喬治不由放慢了腳步,壓低聲音問。

“沒什麼,”朋友安然無事地回答,“隻是想與你共享正在消失中的藝術呀!如今大多數的人都已忘了它是什麼了。”

“我是在做日光浴藝術,閑坐此處,讓慈愛溫情的陽光撫慰身心,一絲絲地滲透我的靈魂。請問你曾想過‘太陽’嗎?”

接著,他繼續說道:“太陽是那樣暖和、優雅,悄悄地照耀著大地,它不按電鈴,也不打電話,隻是無聲無息地親吻著大地。想想它一小時的工作量,就遠超過你我一生的工作,太陽實在是太偉大了!花開草盛樹茂,大地一片欣欣向榮,幹旱時降下甘霖滋潤大地,使人間充滿生機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