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搖了搖頭說:“中國的元代離現在已有700來年的曆史,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時間短的話,那麼,美國到現在隻有100多年的曆史,是不是美國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呢?這顯然是荒謬的。” 印方代表啞口無言。
還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麵推行修正主義政策。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麵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周總理隻是停了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誌,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出其不意地將赫魯曉夫射出的毒箭掉轉方向,朝赫魯曉夫本人射去。據說,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產黨國家傳為美談。
經驗總結:
無論你是否有辯駁的天資,在談判過程中,你一定要學會控製自己的言談舉止,有理、有力、有節地爭取自己的利益,以穩重、成熟的心態,迎接對手熱切而焦急的等待。
如何在談判桌上鬥智鬥勇,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需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首先,在談判過程中,“離開談判桌”是最有力的談判技巧之一。在談判桌上,隻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因此一定要保持語調溫和,製造出一種溫馨的氛圍,這樣才能使談判順利進行下去。
其次,讓人屈服不如讓人敬服。想要用武力征服人們的身體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用暴力是無法征服人們的思想的,隻有用一種令人佩服的處事風格處事,得到他人的尊敬才能真正收貨人心。使人畏,往往帶有強製的作用,強製措施不在了,對方也就不再約束自己;使人敬,是使對方的心理主動發生變化,以後的行為是自覺的、持久的、穩定的。我們在辦事的時候不妨多從這一方麵進行考慮。
再次,不按常理出牌,可以讓對方措手不及。談判高手常常會使用一種藏心術,讓自己跳出別人的頭腦思維之外,他們往往采取一種出人意料的言語當對方措手不及,從而掌握談判的主動性。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常常采取這種策略。當我們覺得在交談中處處受製,一直都是按照對方設定的方向在進行的時候,我們內心自然有一種說不出的不舒服,這時我們不妨運用這種戰略。
最後,假裝“無欲無求”,好讓對手放心。在人的內心裏都存在一種貪欲,誰都希望自己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多獲得一些利益,基於這點我們不難發現人們都願意和那種“無欲無求”的人相處,並能成為朋友,這是因為在於他們合作和相處的過程中,他們不會刻意地搶占利益,而且還會主動將一些利益給予他人。因此,適時地放棄一些自己的貪欲,把自己偽裝成為一個“無欲無求者”,那樣在與人的交往中,才能讓對手放心,對我們失去戒備,從而我們便可以從容地打敗對手了。
專家點撥:
1.不要以為談判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重要,談判並不隻是外交官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會時而遇到,而且常常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無論你是否有辯駁的天資,在談判過程中,你一定要學會控製自己的言談舉止,有理、有力、有節地爭取自己的利益,以穩重、成熟的心態,迎接對手熱切而焦急的等待。
避免爭論,冷卻處理對立情緒
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尤其是談判的時候,常常會與別人發生對立。如果將對立的情緒擴大的話,人際關係必然是趨向惡化,不但會妨礙自己的工作,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不便。你怎麼對別人,別人就怎麼對你。可能因為你的態度不好,而使得對方也不得不與你對立。所以,應冷卻處理對立的情緒,避免爭論,多站在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案例分享:
在一次宴會中,幾個朋友在互相談論著,傑克講了一段幽默笑話,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傑克自信地說,這句話出自聖經。但事實上,這句話出自莎士比亞的著作。坐在一旁的瑪麗知道正確的出處,為了表現出優越感,她立即糾正了傑克。可傑克並不認同,立刻反唇相譏:“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句話就是出自聖經。”旁邊的達蒙見狀,在桌下踢了瑪麗一下,然後說:“傑克,你說的沒錯,聖經裏的確有這句話。”
宴會結束後,在回家路上,瑪麗對達蒙說:“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 達蒙回答:“當然,出自於《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為什麼不給他留點麵子?他並沒問你的意見啊!他不需要你的意見,為什麼要跟他抬杠?應該避免這些毫無意義的爭論,否則你們的關係會變得很糟。”
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