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使人折服的處世語言(3)(1 / 3)

比如,在上例中,你也可以說:“你想繼續活下去,對吧!如果你放棄的話,情況隻會越變越糟!目前沒有比動手術更有效的方法了!你看看人家鮑勃,手術後不是痊愈得很快嗎?如果你動了手術,也會跟他一樣。振作點,別再說喪氣話啦!”

④對應、對比。說服他人的時候,運用大肆渲染負麵結果的手法是相當有效的,可以使你的勸說內容因此被襯托得更有分量。比如,當你想說服兒子好好讀書時,倘若能舉出讀書與不讀書會有哪些不同的後果,讓兒子清楚認識到讀書的好處,效果會更好。

⑤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站在對方立場來看待問題確實不容易,但卻不是不可能。許多口才不錯的人都能確實做到這一點。因為若不如此做,說服成功的希望絕對是很小的。為達目的,說服高手們會不厭其煩,努力地從他人的角度來設想,並且樂此不疲。然而,他們也並非一開始就能做得很好,而是從一次次的說服過程中吸收經驗、汲取教訓,不斷培養自己養成這種習慣,最後才達到輕易說動人的境界。因此,隻要你願意,這並不是件天大的難事。

a.先確認勸說到底為了誰。說服他人,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對方著想,如果你心中有如此自覺,認為:“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了。”你便擁有成功之論。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卻寥寥無幾。在勸說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忘記這個最基本的東西。因此,無論你學會多少技巧也無法順利成功,這就好比在不甚穩固的地基上,建造設計貼心、外觀精美的房屋,但房子卻隨時可能會傾倒。所以當你準備開始說服某人時,務必事先確認此次行動是為了誰。成功的勸說,是建立在為對方利益著想,這一點萬萬不可忘記。

b.事先確認本身的勸說態度。在你企圖說服他人前,必須明白確定你究竟希望對方做出怎樣的行動。具體而言,這時的你隻需考慮自己的想法,毋須顧忌對方的情況。試著直接披露你真正的想法吧,如此一來,你的勸說內容究竟是利己呢?還是在為對方著想?答案不言而明。在此一階段請先要求自已做到坦白內心真正的想法。

c.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一般而言,之所以會造成將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對方的局麵,是因為沒有事先設想到對方會有哪些反應。請在進行說服前先假設自己是那位被說服的對象時,麵對這樣的勸說會作何感想?

要完全避免將自己的意誌強加到別人身上,你得事先做好充分的調查,其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已經設定的勸說目標,自己是否能夠接受?

第二,若不能接受,別人能夠接受的程度如何?

第三,自己是否能夠接受自己常用的勸說方式?

第四,聽到什麼樣的勸說內容,你才肯付諸行動?

d.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與為對方考慮的想法做些調整。在弄清自己真正的目的後,如果貿然付諸實踐,依舊很容易招致失敗。因此,還必須再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同時加以研究。當然,由於立場不同,結果必會相互抵觸。那麼,兩者之間的差異究竟是什麼?是否能夠消除?如果不能消除又該怎麼辦?而能夠消除的具體方法到底是什麼?綜觀這些問題,其實隻要你的頭腦裏存在“勸說是為對方著想”的觀念,一切自能迎刃而解。

說服別人的高招

讚揚,象黃金鑽石,隻因稀少而有價值。讚揚是因為一切美好的有社會價值的東西,都是由人的力量、人的意誌創造出來的。(卡耐基語錄)

理解絕對是養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理解一個人的秘訣隻有一種,那就是,莫急於對他下判斷。(卡耐基語錄)

說服的最終目標是讓對方按自己的想法而采取行動,不僅要有耐心,而且更要講技巧。雖然說服別人的招數有很多種,但是歸根結底一句話: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卡耐基語錄)

用讚揚的方式開始,就好像牙醫用麻醉劑一樣,病人仍然要受鑽牙之苦,但麻醉卻能消除苦痛。

(1)從稱讚和讓對方滿足著手

華克公司承包了一件建築工程,預定於一個特定日期之前,在費城建立一幢龐大的辦公大廈,一切都照原定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大廈接近完成階段,突然,負責供應大廈內部裝飾的銅器承包商宣稱,他無法如期交貨。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整幢大廈都不能如期交工,公司將承受巨額罰金。

長途電話、爭執、不愉快的會談,全都沒效果。於是傑克先生奉命前往紐約,當麵說服銅器承包商。

“你知道嗎?在布魯克林區,有你這個姓名的,隻有你一個人。”傑克先生走進那家公司董事長的辦公室之後,立刻就這麼說。

董事長吃驚:“不,我並不知道。”

“哦,”傑克先生說,“今天早上,我下了火車之後,就查閱電話簿找你的地址,在布魯克林的電話簿上,有你這個姓的,隻有你一人。”

“我一直不知道,”董事長說。他很有興趣地查閱電話簿。“嗯,這是一個很不平常的姓,”他驕傲地說,“我這個家族從荷蘭移居紐約,幾乎有200年了。”一連好幾分鍾,他繼續說到他的家族及祖先。當他說完之後,傑克先生就恭維他擁有一家很大的工廠,傑克先生說他以前也拜訪過許多同一性質的工廠,但跟他這家工廠比起來就差得太多了。“我從未見過這麼幹淨整潔的銅器工廠。”傑克先生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