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天使就在你身邊(6)(1 / 3)

從很遠的地方,也有好奇的人過來。有一個流動雜耍班也來了:一位雜技演員表演空中飛人,他在人群上空飛過,可是沒有人理會他,因為他沒有像天使的那樣的翅膀,而是蝙蝠般的翅膀。地球上最不幸的病人到這裏來求醫;一個從小時候開始就累計自己心跳次數的婦女,其數字已達到不夠使用的程度;一個終夜睡不著的葡萄牙人受到了星星噪音的折磨;一個夢遊症患者總是在夜裏把他自己醒時做好的東西毀掉,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病情較輕的人。在這場震撼地球的動亂中,貝拉約和埃麗森達雖然疲倦,但是感到幸福,因為還不到一星期,他們屋子裏裝滿了錢,而等著進門的遊客長隊卻一直延伸到天邊。

這位天使從這個事件中一點好處也沒撈到。他用全部時間在這個臨時棲身的巢穴裏尋找可以安身的地方,因為放在鐵絲網旁邊的油燈和蠟燭好像地獄裏的毒焰一樣折磨著他。開始時他們想讓他吃樟腦球,那位聰明女鄰居是這麼說的,這是天使們的特殊食品,但是他一眼都沒看,就像他根本不吃那些信徒們給他帶來的食品一樣。不知道他是因為年老呢,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最終總算吃了一點茄子泥。他唯一過人的美德似乎是耐心。尤其是在最初的那段時間,每當母雞在啄食繁殖在他翅膀上的小寄生蟲的時候,當殘廢人拔下他翅膀上的羽毛去觸摸他的殘廢處的時候,當缺乏同情心的人向他投擲石頭想讓他站起來,以便看看他全身的時候,他都顯出了很大的耐心。隻有一次使他不安,那是有人用在牛身上烙印記的鐵鏟去燙他,他待了非常長時間一動也不動,人們都以為他死了,但他卻忽然醒了過來,用一種人們不能理解的語言表示憤怒,他眼裏噙著淚水,把翅膀扇動了兩下,那翅膀帶起的一陣旋風卷起了雞籠裏的糞便和塵土,這恐怖的大風簡直不像是這個世界的。雖然這樣,許多人還是認為他的反抗不是因為憤怒,而是因為痛苦。人們從此以後就不再去打擾他了,因為大部分人懂得他的耐性和一位塞拉芬派天使(據天主教中的傳說,天使共分四等,第三等是塞拉芬派天使)在隱退時的耐性不相像,而像是一小段在大動亂即將來臨前的短暫的寧靜。

就這樣,老天使好像一頭老黃牛,在把上帝的福音給傳遞人們而經曆磨難後竟成了人們謀取利益和被取笑的工具。

孩子開始上學了,這所房子早已變舊,風雨侵蝕也毀壞了那個雞籠。天使不再受約束了,他如一隻垂死的動物似的到處爬行。他把已播了種的菜地毀壞了。他們經常用掃把把他從一間屋子裏趕出去,可是又轉眼間在廚房裏遇到他。看到他在那麼多的地方同時出現,他們竟以為他會分身法。埃麗森常常生氣地大喊自己是這個充滿天使的地獄裏最倒黴的人。天使在最後一年的冬天,不知為何突然蒼老了,幾乎動也動不了了,他那渾蝕不清的眼,居然昏花到經常撞樹幹的地步。他的光禿禿的翅膀幾乎連毛管都沒有剩下。貝拉約用一床被子裹起他,仁慈地把他帶到棚屋裏去睡。貝拉約夫婦直到這時才發現老人睡在暖屋裏過夜的時候整宿地發出呻吟聲。

過去他們放心不下的次數很少,但這次他們放心不下了,他們以為天使將要死了,對於死了的天使,連聰明的女鄰居也不能告訴他們該做些什麼。

雖然這樣,這位天使不僅活過了可惡的冬天,而且身體隨著天氣變暖,又恢複了過來。院子裏最僻靜的角落裏,他一動不動地待了一些天。到12月裏,他的眼睛又開始重新變得明亮,粗大豐滿的羽毛也從他翅膀上長了出來。這羽毛仿佛不是為了飛,倒像是臨死前的回光返照。當無人理睬他時,他在滿天繁星的夜晚還會唱起航海人的歌曲。

一天上午,一陣風從陽台窗子外刮進屋裏,那時埃麗森達正在切洋蔥準備午飯,她以為是海風,若無其事地朝外望了一眼,這時她驚奇地發現,天使正試著起飛。他的兩隻翅膀顯得不太靈活,他好像一把鐵犁的指甲,把地裏的蔬菜打壞不少。陽光下,他那對不停扇動的大翅膀幾乎撞翻了棚屋。但是他最終還是飛起來了。埃麗森達眼看著他扇動著他的翅膀,那對兀鷹般的翅膀,飛過最後一排房子的上空。她寬心地舒了一口氣,為了她自己,也為了他。洋蔥切完了,她還在望著他,一直到看它不見。這時他已經從她生活中的障礙物變成了水天相交處的虛點。

隻能說鼓勵的話

文/邦尼布洛克

在美國,一所幼兒園的課堂上有一條嚴格的規則,“隻可以說鼓勵的話”。

有一天上課的時候,小朋友們在地板上坐著,激烈地討論問題。這時邁克爾把手舉了起來。邁克爾經常舉手,可是每當他一站起來時,臉就憋得通紅,說不出來一個字。不過老師在每次他舉手時都會注意到他,老師和其他小朋友會表現出足夠的耐心等他回答。在幾分鍾的沉默以後,就像邁克爾已經做出了回答一樣,老師說:“邁克爾,這真是不錯的嚐試。”隨後繼續進行教學。

這一次邁克爾高高地舉著小手,小臉仍然漲得通紅。班裏很安靜,同學們都急切地等待著。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開口說話了。盡管這並是個準確的答案,大家卻都很高興,教室裏彌漫著興奮的氣氛。尼克爾,這個班裏的一個小淘氣大聲嚷著:“那是偉大的錯誤答案!”老師和同學一齊站了起來,為小邁克爾報以最熱烈的掌聲。

在這個幼兒園裏,小朋友們在其他同學取得成功的時候,決不會吝惜讚賞。而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難,他們就會說“隻要盡力就好。”孩子就好比是幼嫩的花蕾,需要精心嗬護;鼓勵和讚揚是必不可少的養料,多些鼓勵,他們就能勇敢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