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誰最先把“信”送達“加西亞”(1 / 3)

——餘杭區“六大聯動”工程工業項目推進調查報告

思·辨·性·新·聞·作·品·之·十·四

兩篇“調查報告”先後刊登在2007年6月的《城鄉導報》

在一次會議上,餘杭區區長薑軍曾講過《致加西亞的信》,說的是1898年4月,美西戰爭爆發,能否與古巴起義軍聯手,是美軍勝負的關鍵。美國總統急需求得在古巴叢林中反抗西班牙軍隊的起義軍首領加西亞的合作,但沒有人知道加西亞在哪裏。年輕的中尉安德魯·薩莫斯·羅文接受了這項使命,他接過信什麼也沒說,連加西亞在哪裏也沒有問就出發了。3周後,羅文曆盡波折,憑借自身的智慧和勇氣終於找到了加西亞,美國取得了勝利。

中尉羅文的敬業、服從、忠誠、勤奮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今年以來,餘杭“六大聯動”工程27個工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27個工業項目總投資698591萬元。這些項目是餘杭工業投入的“牛鼻子”,牽住“牛鼻子”就能完成全年投資的目標任務。但是,項目推進肯定會碰上征地拆遷等諸方麵的難題,所以要弘揚羅文不怕困難、克難攻堅、忠於職責的精神,像中尉羅文那樣及時把“信”送達“加西亞”。

本文將工業項目比作“信”,將工業項目推進的目標任務比作“加西亞”。那麼,各級幹部就是中尉“羅文”了。誰能最先把“信”送達“加西亞”?近日,記者在餘杭區各鎮鄉街道、開發區調查,我們的“羅文”已經勇敢地跋涉在送“信”的路上……。記者采訪到許多經驗,經整理以饗讀者。

貼心服務感動業主

“不曉得怎麼搞的,混凝土供應不上啊!”“還有道路上積水太多,貨車進出不便。”杭州萬盛精拔拉絲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緊固件項目的一位負責人向崇賢鎮經發安全環保辦公室主任反映了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碰到的困難。這位主任一聽當即表示與有關方麵聯係,盡快解決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萬盛”銳意要做浙江緊固件行業的“龍頭”,在發展鋼材拉絲產品之後,決定投資2.5億元,在崇賢鎮北莊建造新廠房,從歐美進口生產設備,生產緊固件。“萬盛”總經理王銀富告訴記者,新廠房用地93畝,建成後是一個現代化的新企業,可以使崇賢工業經濟總量增加10個億。

現在,該項目的工地上已經豎起了一排排柱子,到年底可望結頂。分管項目建設的負責人對崇賢鎮熱心的支持十分感激。“工地用電、用水有困難,打個電話就來人了,現場辦公,現場解決問題。”這位負責人的話不假,雖然土地已經征下了,但臨開工時,有個別村民認為界線不清,還不能打樁。經發安全環保辦公室馬上派人趕到現場,向村民出示圖紙,作了解釋工作。接著又碰到用電、用水問題,經發安全環保辦公室又馬上派人趕到現場協調解決。所以,“萬盛”老總稱崇賢的服務是貼心的,再苦再累也要加快項目建設。

與王銀富有同感的還有杭州鵬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鬆林,“鵬圖”投入2.4億元,用地50畝,在崇賢鎮生產銷售旅遊用品、遮陽傘、帳篷、園藝用品等。特種休閑用品項目一立項,崇賢鎮黨政負責人以及經發安全環保辦公室經常到現場問這問那,詢問有沒有困難需要鎮裏幫助協調。每聽到這些話,吳鬆林的心裏就甜滋滋的,總說:“沒啥,沒啥。”現在,“鵬圖”的工地上也豎起了一排排柱子,抓住眼下晴好天氣加快施工。

餘杭區“六大聯動”工程工業項目共27個,崇賢鎮有“萬盛”、“鵬圖”2個,都在加緊施工之中。此外,崇賢鎮自己還有46個工業項目,其中43個都已動工建設。崇賢鎮黨政領導都送去了貼心的服務,業主碰到什麼困難,鎮裏就幫助解決什麼。

仁和鎮在“六大聯動”工程工業項目也有2個,也講究為業主提供貼心服務。仁和鎮定期召開土管、金融、電力、供水等部門駐仁和鎮的負責人以及業主聯席會議,與業主促膝談心,傾聽意見,對業主提出的困難逐個逐個地加以研究解決。有的解決了資金,有的解決用電用水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鼓勵業主加緊開工建設。

[記者思考]推進工業項目,就好比中尉羅文給加西亞送信,送信的過程中肯定會碰到諸多困難,如何克服?要找人幫助。推進項目,該找誰?如果已完成征地拆遷的情況,那麼就應該找業主。找業主是否“本末倒置”了?非也。政府是服務,業主才是主角,服務於主角且要有貼心的服務,業主在舞台上才能有出色的表演。“萬盛”老總王銀富所說的貼心服務,其實就是個性化服務,也就是業主在項目推進中碰到什麼困難,政府就幫助解決什麼困難。而困難也是“五花八門”的,比如“萬盛”這個項目眼下碰到混凝土供應不上的問題,在崇賢這麼多項目推進中這還是第一次發生,鎮經發安全環保辦公室主任立即表示了要解決。由此而想到項目推進,比中尉羅文送信給加西亞要難得多,但是羅文的執行力是值得學習的。項目推進重要服務,以服務體現執行力。

雷厲作風成就事業

餘杭區“六大聯動”工程27個工業項目,仁和鎮有其二。投資3.015億元的杭州柯力達紡織裝飾織造有限公司旅遊紡織品項目已經動工,工地上高高的打樁機正在作業。而杭州申江鋼材配送有限公司年產1.8萬噸不鏽鋼生產項目一期已建成投產,二期正在緊鑼密鼓作前期準備。此外,“彙豐車橋”項目引人注目。已經開工建設的“彙豐車橋”項目,總投資1.25億元,年產30萬套車橋,建成投產後可為仁和鎮工業產值增加13億元。

眼下,仁和鎮就像一個大工地,自己鎮裏的各個工業項目都在加緊建設之中,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仁和鎮緣何出現大舉推進工業項目的場麵?原來,仁和鎮幹部轉變了工作作風,有一股雷厲風行、克難攻堅的作風。他們在完善重點項目領導幹部聯係製度和項目經辦人員聯係製度之後,又出台了項目推進承諾書製度和項目推進保證金製度,以製度推動項目。在仁和鎮既有已批準未動工的工業項目,也有雖動工但施工進度緩慢的工業項目,還有閑置一年以上的工業項目,針對3種類型,分別采取了簽訂項目推進承諾書、繳納保證金等措施,讓鎮村兩級幹部和業主都明確動工、竣工、投資額度、投產的具體時間。而鎮政府建立月報製度,每月一報,成為跟蹤服務和督查檢查的依據,成為考評業主誠信的依據。如,“元通機械”項目是2004年8月辦理供地手續的,但手續辦完卻一直未動工,這次繳了30萬元保證金,也動工了,至目前4000餘平方米的廠房已經結頂,可望在6月底完工。

仁和鎮雷厲風行的作風,建立在以事實“說話”的基礎上。他們經常到實地踏勘項目推進情況,並用攝像機拍下鏡頭,實實在在反映項目是否動工、動工情況等等,並製作了專題錄像片,在項目推進分析會上播放。業主觀看之後,觸動很大,因為錄像畫麵就是事實,是無可辯駁的。但“出路”還是有的,那就是趕快動工或加快施工。仁和鎮現有20個工業項目,去年已批準但未動工的項目有14個,現在除2個項目因故未動工之外,都已先後開工建設。

走進餘杭鎮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場麵,金星、義橋工業功能區塊正在迅速推進。在“六大聯動”工程27個工業項目中,餘杭鎮有華正“三板”項目,這是一個總投資7.498億元的大項目,年產覆銅板600萬張、絕緣板150萬張。而義橋區塊則有18家企業落戶,總投資為4.52億元,投產後將成為該鎮發展工業經濟的新“陣地”。所以,餘杭鎮幹部撲下身子,以過硬的工作作風抓項目推進。

餘杭鎮專門成立工業項目“推進部”,“推進部”配備了精兵強將,在金星、義橋各區塊現場辦公。碰到矛盾和困難就召開“諸葛亮”會議,共同研究解決。當然,餘杭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多次到現場辦公,與“推進部”成員同命運、共甘苦,解決各種難題。在義橋區塊,他們采用18家企業廠房全麵填土,分6個標段施工的方法,聲勢大,效果好。那天,4輛推土機,2台挖掘機,10多輛裝卸車一齊上陣,100餘名民工參加勞動,進度特別快。而金星區塊正在做前期準備,也將迎來全麵開工建設的這一天。

[記者思考]中尉羅文奉命給加西亞送信,表現出堅決、頑強的執行力,而堅決、頑強的執行力又以雷厲的作風支撐,雷厲的作風就是咬住不放、說幹就幹、大膽潑辣的作風。仁和鎮、餘杭鎮等鎮鄉都有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因此在工業項目推進中都先人一步取得成績。臨平一帶流傳著一句老話:“一腳不去,一腳不來”,如果用在項目推進上是恰如其分的,所以項目推進不必空談,需要的是撲下身子,腳踏實地幹起來。誠然,工業項目推進並非打樁、建廠房那麼簡單,要讓項目投產、見效才算完成。也就是說,不讓土地“曬”太陽是對的,更要讓土地出效益,惟有要將“信”送到“加西亞”手上才能告一段落。

合力拚搏團隊效應

一個項目的推進,其實是一個係統工程,涉及方方麵麵。工業項目也是如此,從立項到審批,就要跑一大圈,表格要填一大疊;從要土地到征地拆遷,各項工作延伸到村(社區)、村民小組,會議一個個開下去,工作一個個做下去;項目施工後還有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冒出來,直到項目投產才可鬆口氣。所以,推進項目需要合力拚搏的精神,需要發揮團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