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溝通篇 營造上下貫通的交流環境(2)(1 / 3)

●處理及時果斷

其實,有很多員工的怨氣是因為公司的管理混亂造成的,真正是員工自身問題的可能隻有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在規範工作流程、強化管理等方麵做好工作,是有效地解決員工怨氣的一種方法,同時,在規範各項製度的同時,盡量讓員工參與製度的製定,采取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隻有這樣,才能讓管理深入人心,才能保證管理的公平性。遇到員工有怨氣的時候,也能夠有章可循,及時、果斷的處理掉所麵臨的問題。

40.特裏法則

法則涵義:承認錯誤是一個人最大的力量源泉。

“特裏法則”是美國田納西銀行前總經理L·特裏提出來的,他指出,承認錯誤是一個人最大的力量源泉。一個人,隻要能正視自己的錯誤,就能夠得到錯誤以外的東西。人的一生中,難免會犯錯誤,古語有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也證明了人是會犯錯誤的。一般情況下,當人們犯錯誤時,大腦裏都會想該如何掩飾自己的錯誤,害怕承認之後丟麵子或者是被領導批評,也不願意擔起因為錯誤所帶來的責任。其實,承認錯誤並不是什麼很丟人的事情,反而,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勇於承認錯誤是一種帶有“英雄主義色彩”的行為。承認錯誤越及時,就意味著越容易對錯誤所帶來的後果進行補救和挽回。同時,因為自己主動承認錯誤,不管怎麼樣都好過等別人提出批評後再承認錯誤。換言之,一次錯誤並不能毀掉一個人的人生路,真正毀掉一個人的人生路的,不是錯誤,而是不願意承認錯誤的態度。

勇於承認錯誤不僅是個人生存的法則,也是一個企業生存的法則。企業承認失敗,並不意味著永遠的失敗,相反,承認失敗,企業可以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因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承認這個錯誤才會重新調整自己的市場策略,並且有助於減少這項錯誤所製造的問題。

達爾文曾經說過:“任何改正都是進步”。承認自己的錯誤,正視自己的錯誤是改正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每個公司,在回顧自己的發展曆程時,都會發現,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無不充滿了犯錯和認錯的經曆,有部分人可能會因此感覺很尷尬。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麼丟人現眼的事,而是一個健康的正常的成長過程。企業的管理者應該知道,重溫公司內部曾經犯過的錯誤,也是一種“學習”,使得管理者在任何時候都能記得曾經犯過的錯誤,避免這種情況再發生。

據調查,中國的大多數企業集團,多數平均壽命隻有7年到8年,中小企業可能就隻有3年到4年。造成這些企業的壽命會這麼短呢?難道百年老店廠的輝煌都已不再?其實,結合“特裏法則”就能夠分析出,“不承認錯誤”、“諱疾忌醫”是這些企業走向沒落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企業都是在出了毛病時盡量掩蓋著,越是這樣毛病也就越大,也越來越難治,最終就隻能走向衰敗。

縱觀企業“不承認錯誤”而導致失敗的原因,一般都歸結為以下兩點:第一是部分企業片麵的追求企業利潤,但是卻忽視了在追求利潤的過程中,操作是否失誤,不擇手段地謀取一時的利益,那麼必然會導致失敗;第二是很多企業都是失敗於自身的“癌症”,並不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對手打敗的。比如說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資源緊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企業會挖空心思與政府人員搞好“關係”,這樣一而再再而三下去,企業的發展已經背離了先前的軌道,那麼,也就意味著企業離失敗不遠了。

寶潔生產的尿布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因為世界上有許多人都是用著寶潔的尿布長大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寶潔公司這個美國嬰兒尿布的頭號生產商卻遭到了一次十分巨大的失敗。

上個世紀80年代,寶潔公司生產的尿布在美國大受歡迎,多半美國家庭都選擇使用這種質優價廉的產品。經過幾年的努力經營後,寶潔公司逐漸開始不滿足於現狀,準備將尿布賣到海外,擴大銷售市場。公司內部討論經過激烈的討論後,把市場定在了中國香港和德國。一般情況下,寶潔公司每進入一個市場都要經過“實地試銷”,這個過程必須是嚴格按照程序走的,隻有這樣,才能夠發現存在的問題。但是這一次寶潔公司卻忽視了這一點,寶潔公司的管理者們認為:尿布就是尿布,嬰兒尿就是嬰兒尿,沒有什麼不用,況且這種尿布在美國已經銷售了這麼多年,市場好評率一直很高,省略掉這個環節直接進入中國香港和德國市場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