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架牆(2 / 2)

實在是瑤光電子所帶來變數太大,直接激起國內大佬對互聯網接入服務的興趣,要是真把這事搞成功,依靠瑤光電子的技術儲備,再加上大佬支持,以及這位背後的資本力量。

別1994年接入國際互聯網,汪正國有理由相信,最多兩年時間,國內便能完全實現互聯網搭建,並且籌劃出成熟的商業運營模式,光靠這一點,便足以同國際互聯網體係好好坐下來談談。

之前玉衡軟件基於市內電腦互聯係統,已經開發出文字發送交流軟件,可以看成電腦郵箱簡化版,但它已經很清楚地展現出電腦聯網威力所在,現在萬事俱備,差的便是那臨門一腳。

......

“你們搭建的市內電腦聯網技術,這個我體驗過,雖然技術很原始,但它確實有發展壯大,並且和有線電話分庭抗禮的潛力,我谘詢過專家,目前要做到覆蓋全國的電腦聯網技術,問題還很多,瑤光電子有技術方案,但一直沒公布,現在我想知道是如何解決?”

汪正國是何人,他對電腦聯網的未來再清楚不過,風輕雲淡地陳述著。

“這屬於技術問題,此前的瑤光電子已經做過大量研發儲備,大致已經掌握根服務器技術,通過在全國範圍之內設立四部根服務器來構建四大骨幹網,從而調度電腦間聯網,這是實現全國電腦互聯根本所在。”

要建立全國範圍之內的電腦互聯問題,負責網絡訪問調度的根服務器絕對不能少,它是電腦進入互聯網時代之根本,沒有這東西便不可能實現超大規模聯網覆蓋。

在上位麵,作為互聯網發源地,美國掌握了全球1台根服務器當中的10台,其中還包括最重要的主根服務器。

剩下三台則分布於英國、瑞典、日本,在幾十年後,共和國擁有全球0%的互聯網用戶,卻不能掌握哪怕一台根服務器,這等於把最基本的網絡安全底線交到美國人手裏。

這是什麼,如同男人那啥被人捏在手裏,隨時可以讓你痛不欲生,雖然有句話叫“一了百了,割以永治”,但如果可以有選擇的餘地,誰又願意走上那條路?

至於國內搞上這麼一出過後,以後如何跟國際互聯網接入,這個問題,汪正國也早就考慮到。

首先是瑤光電子現在已經在跟進國際互聯網架設,未來國內的互聯網構架會與之兼容,留出相應接口;其次,即便是上位麵,共和國的互聯網對外號稱什麼,請大聲地出來!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局域網”,實際這也沒什麼不好,在互聯網世界構建萬裏長城,將國內和國外隔絕開,以免國內龐大地互聯網大軍在國際互聯網上挑起戰爭,這將有力地保護國際友人良好聯網體驗。

君不見,在周子虞事件當中,國內派出的跨境作戰大軍,那叫......

共和國網民的戰鬥力確實恐怖,直接翻牆出去開幹,而那麵牆自然是在軟件層麵構建的防火牆,但如果這位麵內在國內先行構建出互聯網,有共和國自己的根服務器,並且通過專門的物理接口實現與全球互聯網對接。

那麼有一點可以坐實,這位麵的共和國之牆會更加堅固,直接從上位麵的軟件層麵“防火過濾牆”進化到物理層麵的“鐵壁雄關”,再想要翻牆的話,那可是難上加難。

而這東西的真正意義,更在於國內可以掌握網絡安全,從容地應對互聯網黑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