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架牆(1 / 2)

無線通訊設備市場確實大有可為,不過這東西所涉及的層麵還沒有道理被超級大佬看中,這屬於浪費資源。

現在汪正國終於懂了,感情人家所看好並不是目前競爭激烈的無線通訊設備市場,回頭是直接相中電腦互聯網接入市場,要想得到瑤光電子的硬件技術支持,這公司怕不是直接要達到電信巨頭級別?

九十年代的郵電部門都能直接完全放開傳呼市場,允許民間資本從事傳呼通訊,像電腦互聯網這種八字還沒一撇的東西,要有多重視,那恐怕還真不見得,況且也不看看到底是誰在打這塊市場的主意。

這邊開始計較著,在電腦互聯網技術領域,如果能有如此厲害的大佬在後麵支持,或許真能弄出一家電信巨頭?

開始回憶著:“大概在四年前,蓉城建立國內第一條市內電腦聯網通訊線路,成功實現蓉城市方圓十公裏以內機關、科研院所、大/專學校之間聯網通訊,之後的88年,魔都是第二個引入該係統,目前的帝都、深川兩地也在著手準備引入。”

瑤光電子耗費五年時間研究成熟,並逐漸推廣使用的市內電腦聯網係統,那東西確實有些技術含量,而國內早在1989年就開始建設自己的互聯網,5年內的目標是國家級四大骨幹網絡聯網。

1991年,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提出把共合國納入互聯網絡合作計劃。

雖然以上都還隻是技術科研層麵,但這些真正消息靈通的人士,他們早已經知道國家政策,甚至國家政策本就是人家製定,所以......

當市內電腦互聯技術搞定之後,隨著市場對電腦聯網需求不斷提高,城際、省際電腦聯網通訊市場已經出現,這意味著有別於傳統通訊方式的新技術出現。

接過汪正國的話,這位代表86出麵的大佬很滿意,他要的便是這種效果。

“伴隨著國內電腦價格逐漸降低,人民大眾消費水平不斷提高,P電腦也會和美國那邊一樣,逐漸普及到個人,那時候基於電腦為載體,網絡通訊市場服務必定會爆發。以上是我請國外谘詢公司做出的調查結果,瑤光電子很早便布局該領域,想必結論也和我這邊相同,現在瑤光優勢在於技術儲備,這同樣也是我所需要。”

這位的很坦誠,既然他看上瑤光電子的技術,並且已經確定要做互聯網接入服務,便不怕瑤光知道,人家直接掌握著國家電信準入資格審核,瑤光電子就算有技術,再怎麼看好這市場,也隻能徒流口水而已。

聰明人會知道把自己手頭的籌碼賣個好價錢,況且現在瑤光電子本身也是國內電腦市場大佬,這位也不可能吃相太難看,所以才提出讓瑤光用電腦聯網技術入股他手頭公司,為的也是希望能夠拉攏瑤光電子這家電腦生產巨頭。

電信服務商和終端設備生產商達成戰略合作,這又是什麼概念,還記得被移動/電信/聯通三大服務商“定製機”所支配的恐懼嗎?

“充話費送手機”、“買手機送話費”...

現在隻需要稍微演變一下,直接能改成“裝寬帶送電腦”,“買電腦送寬帶”,完全是強製對兩者進行捆綁銷售,以現在瑤光電子所生產電腦供不應求的現狀,這擺明是要把裝寬帶業務捆綁到購買電腦上。

很有意思了,這尼瑪都是聰明人啊,不得了、不得了!

遙想上位麵,直到1994年,國內才獲準加入國際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聯網工作,而現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