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段落(1 / 2)

現在的情況白了,其實很簡單,無非是瑤光電子手裏的硬件技術擺在哪裏,讓大佬看了之後生出些想法,希望得到硬件方麵的技術來支持他電腦互聯網接入服務所需。

至於為什麼對方堅持要求瑤光技術入股,這實際是用股份作為紐帶,希望可以利用瑤光電子的影響力而已。

瑤光電子的硬件技術確實不錯,但跟大佬要打算搞互聯網接入服務這種準電信行業沒有太大關係,電信服務商一定要自己生產路由器這些東西?

完全沒必要嘛!

要是真搞這麼一遭,反而還畫蛇添足,轉而建議道:

“我明白您意思,讓瑤光電子以這些硬件技術入股確實是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如果可以,基金會更願意讓瑤光電子和您那邊的公司之間交叉持股,相關硬件設備依舊由瑤光電子提供支持,在互聯網接入這塊市場當中,瑤光電子將扮演企業級服務提供者。”

一家公司發展壯大之後,要真正達到業界超級大鱷的程度,股權方麵肯定不可能如同初創時期那般清晰,和其它資本方、產業鏈相關公司交叉持股,簡直再正常不過。

這種事本身對於瑤光電子屬於利大於弊,有錢大家一起賺,並趁機擴大影響力,提高抗風險能力,這才是一家超級巨頭該有的股權結構,本質是:複雜、複雜、再複雜!

反過來再大佬那邊,聽到瑤光電子不願意技術入股的時候,他原本是有些不滿,但隨後又拋出兩家公司之間交叉持股,這就可謂是真心上道,甚至是非常上道。

之前他提出讓瑤光以技術入股,原因是86看好瑤光電子,不願意強行瑤光電子的股權,怕影響這家有潛力成為世界巨頭的大公司發展前途,但現在如果是瑤光這邊主動提出來,那這自然是另外一番情況。

“真的?瑤光電子願意接受交叉持股方案的話,那我們肯定願意,而且你放心,交叉持股也絕對不會讓瑤光電子吃虧,具體換股比例可以請專業資產評估公司來認定。”

所謂專業認定也好,私下商議也罷,但凡是這種能夠拿到互聯網電信服務牌照的公司,現在又這麼早就開始布局,未來絕對是國內能排上號的電信公司,潛力巨大!

要是能夠提前打好關係,實現雙方交叉持股,不管對哪一方都是重大利好。

.....

對方想要的東西都已經順利得到,雖然這是雙方共贏結果,但汪正國所提出的意見,當然也應該給出個法。

大佬僅僅是點破不破:“上麵的態度,三峽工程是為了解決用電問題,如果你們提出的分布式燃氣輪機發電技術能夠解決一定程度的電荒,這三峽工程自然應該再談談,最近這輪三峽工程可行性調研工作完全由水電部主導,某種程度上並不算民.主。”

三峽工程從建國開始算起,一直爭論幾十年,期間反反複複。

改開之前的水電部門沒有成功推進三峽工程,於是硬著頭皮上馬葛洲壩電站,美其名曰是積累長江河流域的水電工程經驗,至於建造過程中所造成係列問題,實際很少有人願意談及。

而在改開之後,國內水電部門再次提出三峽工程,正好這時候因為發展輕工業而造成用電荒,於是又開始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