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就是這項目技術,目前我們的定位是研製並銷售廉價辦公電腦,需要嚴格控製它的價格,盡量讓它大量占領市場,實現這一點就足夠。而真正想要大量贏利,我們還得靠配套的軟件開發來實現。”
正如任堂並不依靠F遊戲機本身賺錢一樣,汪正國同樣也不打算依靠這款定位於廉價、走量的650電腦賺多少錢,它的目的就僅僅隻是占領市場、靠低價策略大量占領市場!
如果不靠硬件賺錢,轉而考慮在共和國做軟件,並且走付費模式,這能行得通?
首先要明確單純的軟件開發要大量盈利,實在是非常困難,這一點汪正國很清楚,原因還是在於軟件這東西太容易被國內那些具有強烈共享精神的群眾所破解。
怎麼辦,既然單純的軟件容易被破解,那就通過軟硬兼施來解決,加上八十年代的程序員還不算多,閑的蛋疼跑去破解並盜版的人應該也沒多少,相對而言,卡帶模式也就能夠行得通。
“我們通過把軟件燒錄到卡帶上,這樣在使用程序的時候隻需要插上卡帶就行,並且還可以在卡帶上預留一定的可擦寫內存空間,用於用戶自己的數據存儲。這樣就是一份完整的辦公卡帶,預計這東西大不會超過一個巴掌,便攜性完全可以接受。”
在卡帶上燒錄程序、提供程序運行的內存空間,這隻是第一步要求,存儲用戶數據才是根本,隻有能夠實現用戶數據存儲、便攜,這才能顯著提升辦公軟件的便攜。
而以上這樣的要求也並非不能做到,比如卡帶遊戲就有儲存遊戲進度的功能,這實際就是在儲存用戶本地數據,既然遊戲數據能存儲,辦公數據就沒道理不行。
年輕人顯然是聽懂了汪正國的意思,他對此報以肯定態度:“沒錯,將程序燒錄到卡帶上,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對電腦內存的占用,而卡帶本身還可以重複擦寫一定大的用戶數據,這就相當於一個卡帶做到了軟件、數據的便攜,技術上已經完全可行。”
方案能夠得到認可,這是一個好現象,不過現在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必須要提前確定,這才是真正關乎汪正國電腦計劃未來成敗的關鍵。
任堂的F遊戲機把卡帶技術發展推向前所未有的時代,並且也因此賺了一個盆滿缽滿,但任堂的成功並不能全盤複製,電腦行業的競爭要遠大於遊戲機產業,就這一點來,兩者是絕對不能相比。
任堂可以依靠F遊戲機的推出,並迅速占領三分之二以上的家用遊戲機市場,這大概已經是獲得近乎壟斷般地位,從這一點來,它可以有資本去控製F遊戲機配套遊戲的開發者準入資格,並以此吸血、獲利。
但現在的650電腦不一樣,即便它能迅速推出,也絕對不可能像任堂F遊戲機那樣野蠻發展,至於要獲得近乎壟斷的地位,那是絕不可能。
在這時候,要是還打算嚴格控製願意為650電腦開發軟件的開發者,那幾乎是腦子抽了,真要是這樣做就是把配套的軟件開發者推向其它競爭對手。
不僅不能控製配套軟件的開發準入,甚至還得要大力扶持、拉攏配套的軟件開發者,讓他們向650電腦周邊靠攏,隻有聚集起大量的配套軟件開發者,這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軟件生態係統,並且讓良性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