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在沒有任何相關經驗的基礎上做研發,蜀都這地兒壓根就沒有多發達的電子工業,包括研發人員在內,大家都一樣缺乏經驗。
麵對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有些還真不好解決:“電腦硬件方麵沒多大的問題,我們盡量立足國產零部件,降低成本,所以在諸如內存這方麵,還是有些不好解決,國產的內存太。”
對於電腦來,處理器是核心之一;那內存又處於什麼樣的位置?當然是僅次於處理器之外的第二重要,處理器算大腦,內存至少也能夠算是心髒,沒有它是萬萬行不通,甚至內存的好壞關乎著心髒是否給力,這裏麵的學問還大著。
八十年代的電腦內存不需要太大,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也並非那麼容易就能搞定:“內存的話,不用要求太高,能夠達到64K的RA就行,滿足基本的操作係統運行所需,其它方麵我們另外想辦法。”
畢竟是八十年代早期,這時候的電腦硬件除開PU處理器之外,其它都很原始,通常有一定電子工業基礎的國家都能試著搗鼓一下,既要求64K的內存,倒是不存在太大問題。
至於這內存數據能不能滿足要求,汪正國倒另外有想法:“我知道這樣還並不能滿足一台電腦的標準,恐怕也安裝運行不了什麼軟件,不過無妨,我們也沒有必要就一定要讓軟件在這64K大的內存上運行。”
傳統意義來,電腦軟件當然得要安裝到電腦內存,隻有這樣才能進行各種操作,但這次汪正國不一樣,他準備玩兒點新的花樣。
就問一句,有沒有能不安裝在電腦自帶內存上,也同樣能運行軟件的方法?
答案當然是有,之前汪正國已經在香江見到過的F遊戲機就是最好詮釋,燒錄在遊戲卡帶上的遊戲,白了,它和各種電腦程序沒區別,甚至普通的電腦程序還要遠比遊戲程序很多。
采用大量圖形、動畫所構成的遊戲程序,這和精簡之後的辦公處理軟件相比,肯定後者的內存需求更,想想後世幾十兆的辦公軟件和動輒幾百上千兆的遊戲比起來,兩者真不是一個數量級。
再任堂的遊戲卡帶技術,它真有什麼繞不開的技術嗎?非也,實際任堂的F遊戲機采用的技術全都是世麵上最普通、最成熟的技術,包括卡帶技術也一樣。
想想九十年代共和國突然冒出眾多作坊生產盜版遊戲卡帶,這就充分證明遊戲卡帶技術在硬件上沒有多少難度,隻要願意,誰都可以做。
“既然是定位於辦公市場,我們就不能僅僅依靠電腦本身所謂的便攜性來作為唯一賣點,電腦再怎麼,它也至少有書包大,頻繁地攜帶自然是不可能,所以我認為應該在軟件上做到便攜。”
幾位研發人員似乎有些明白,但感覺哪裏好像又還沒搞清楚;或者抓住了一絲靈感,然而最核心的重點嗎........好像又還在雲裏霧裏,這種感覺真的很不爽。
“軟件的便攜,而且還不需要安裝到電腦本身的內存上就可以運行,你的意思是將程序直接燒錄到固定的電路板,這個我之前看到過,好像是美國人發明的視頻遊戲卡帶技術。”
一位在角落的年輕人開口了,他這一則完全契合汪正國的想法,唯一有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原來視頻遊戲卡帶技術不是日本人發明,居然是美國人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