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決策與行動計劃(2)(3 / 3)

你所要驗證的想法是??

你如何找證據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支持你想法的證據是??

不能支持你想法的證據是??

你可以有的較理性的想法是??

如果你能以較理性的想法來思考,你會??

具體行動——列出改變生涯觀念工作單。舉例如下。

舊的生涯觀念:沒有一個喜歡的工作。

新的生涯觀念:我現在可能還沒有發現自己喜歡的工作,但經過對自己的探索,以及對工作領域的了解,我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舊的觀念:馬上就要畢業了,還沒有找到簽約單位,我是一個失敗的人。

新的觀念:在簽約方麵我暫時沒有“成功”,不能因為一次嚐試失敗就認定自己是個失敗的人,我依然有很多可以嚐試的機會。

154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活動教程舊的觀念:世界變化莫測,人不可能做出生涯規劃。

新的觀念:我也許不能為一生做出規劃,但至少可以為下一步做出規劃。

舊的觀念:我如果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我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新的觀念:也許我不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工作,但我依然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而且不僅僅從工作中得到價值的體現,在其他方麵也可以體現我的價值。

2 目標——“登天的階梯”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現在所站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即使你所朝的方向離得很遙遠,設置科學有效的目標體係,將每天的行動與目標之間建立起微妙、緊密的連接,就像是“傑克與豌豆”故事裏的神奇豌豆一樣,為自己建立起“登天的階梯”。

1)目標的重要性

閱讀以下材料,體會目標的重要性。

材料一:北鬥星。

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深處有一片美麗的綠洲,裏邊居住的土著老百姓幾千年來從沒走出過這片沙漠。他們嚐試過無數遍,但就是走不出去。有一天,一位英國的冒險家來到了這片綠洲,很奇怪這兒的老百姓從來沒有離開過這片綠洲,因為他用了三天就從外麵走了進來。為了解原因,他讓土著人牽上駱駝,帶上糧食,尋找走出沙漠的道路,他跟在後麵進行觀察。結果土著人在沙漠中走了十五天也沒有找到出路,又回到了原來的出發地點。這位冒險家明白了,土著人一走進沙漠就迷失了方向,僅憑感覺往“前”走,卻不知道自己是在原地打轉。他告訴土著人,讓他們每天晚上朝著北鬥星的方向前進,永遠不要偏離那顆星星。結果三天以後,土著人也走出了沙漠。

材料二:裏程碑。

曾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沿著十公裏外的三個村子步行。第一組的人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隻告訴他們跟著向導走就行。剛走了兩三公裏就第五章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決策與行動計劃155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時有人幾乎憤怒了,他們抱怨為什麼要走這麼遠,何時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邊不願走了,越往後走他們的情緒越低落。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段,但路邊沒有裏程碑,他們隻能憑經驗估計行程時間和距離。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人就想知道他們已經走了多遠,比較有經驗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於是大家又簇擁著向前走,當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時,大家情緒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很長,當有人說:“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裏就有一塊裏程碑,人們邊走邊看裏程碑,每縮短一公裏大家便有一小陣的快樂。行程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直很高漲,所以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以上資料說明,當人們有明確的目標,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動和與目標的距離時,行動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人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目標。

2)設置目標的指導原則——SMART目標

S——Secific:要用具體、明確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不能含混不清的,同時要注意使用正麵語言。

M——Measurable:可以量化的,能度量的,目標可衡量才能計算達成度。

A——Achieveable:目標可達成,訂立目標不要貪多,太多目標等於沒有目標。

C——Challenging:目標必須有一定挑戰性。而如果缺乏挑戰性,不僅對達成理想無益,也會讓目標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R——Rewarding:目標需有一定意義,讓人感覺目標一旦達成,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所得的收獲讓人感到內心滿足和愉悅。

T——Time-bounded:有明確時間限製的。

3)目標分解

目標分解是根據觀念、知識、能力等的差距,將職業生涯的遠大目標分解為有時間規定的長、中、短期分目標,直至將目標分解為某確定日期可以采取的具體步驟。目標分解是將目標清晰化、具體化的過程,是將目標量化成可操作的實施方案的有效手段。目標分解幫助我們在現實環境和美好願望之間建立起可以拾階而上的通道,一直細分到今天幹什麼、明天幹什麼——登天的階梯規劃圖。

(1)按照時間分解

按照時間將目標可分成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