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決策與行動計劃(3)(1 / 3)

長期目標一般為5~10年內的目標,個人會對此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它通常不是很具體,可能隨著形式的變化而變化。主要特征: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既有可能實現又具有挑戰性;目標和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實現時間可以有明確規定,也可根據現實條件靈活變動。

中期目標一般為3~5年內的目標,它相對於長期目標要具體一些,並且服務於長期目標。主要特征:與長期目標保持一致;對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做出評估;基本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個人對此充滿信心等。

短期目標一般為1~2年內的目標,是長期目標和中期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現實化和可操作化,是最清楚的目標。短期目標又分為年目標、月目標、周目標、日目標。主要特征:可操作性;服從於中期目標;明確規定具體的完成時間;對實現目標有把握等。

一般來說,短期目標服從於中期目標,中期目標服從於長期目標。具體的實施通常是從短期的、具體的目標開始的。

(2)按照性質分解

職業生涯目標按照性質分解為外職業生涯目標和內職業生涯目標。其中,外職業生涯目標側重於職業過程的外在標記,如職務目標、工作環境目標、經濟目標等。例如,我要在十年之內成為某世界500強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八年之內要賺夠50萬元等。內職業生涯目標側重於在職業生涯過程中的知識、經驗的積累,觀念、能力的提高和內心的感受,這些因素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和掌握的。通常,內職業生涯目標的發展帶動外職業生涯目標發展,外職業生涯目標的實現可以促進內職業生涯目標的達成。

一個人在分解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時,外職業生涯目標與內職業生涯目標應該是並進的,並且應該將內職業生涯目標作為重點考慮的內容。目標分解,要兼顧內外職業生涯目標,長、中、短期目標兩個維度的交叉並用。

4)差距分析

具體目標的設置需要進行差距分析,就是將現實條件與達成職業生涯目標所需條件對照,找出其中的差距。這樣設計的目標,才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是實現生涯目標的具體施工圖。

實現目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縮小差距的過程。

第一步:找出差距,包括思想觀念上的差距、知識的差距、心理素質的差距、能力上的差距等。

第二步:找出縮小差距的方法。如加強學習、教育培訓、與有經驗的人討論交流、實踐鍛煉等。

第三步:尋找實現途徑。如選修相關課程、從網絡上查詢相關資料;了解教育培訓方麵的信息;給專家發郵件、與老師交談;兼職等。

第四步:將可能的實現途徑列入自己的目標計劃內,越詳細越具體越好。

5)目標設置案例

林航,心理學專業,開學後即將步入大四。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專業的人力資源部門的經理。現在以林航的目標為例,通過目標分解、差距分析等方式,設置林航的職業生涯目標。

(鑒於篇幅,本例對目標隻做粗略描述。在實際應用時,應盡量詳細具體。)姓名:林航。

長期目標:十年內成為某跨國企業地區分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

中期目標——將長期目標分解。

①未來的一年(大學期間)。

外目標:以優異成績順利畢業;考上某學校的應用心理學專業的人力資源方向的研究生。

內目標:打下紮實的專業課基礎;用心理學知識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英語六級、計算機二級;密切了解人力資源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