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的一天:
工作的一天:
抽象概括:用兩三個或更多的詞語或概括這兩天生活的品質(如平靜的、有趣的、快樂的、激動人心的、有成就的等)。
業餘的一天:
工作的一天:
活動3 魔鏡生涯幻遊
活動場地:室內室外均可,若在室內最好將桌椅拉開,大家圍坐成一圈。
人員要求:不限。
材料準備:紙、筆。
活動目的:通過生涯幻遊的方式確定目標和計劃。
活動流程:在舒緩的背景音樂下,請大家以舒服的姿勢坐好,放鬆。然後,由老師或一位同學以緩慢輕柔的語言念出下麵的指導語。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放鬆,深呼吸。大家現在正在一個美麗的天然花園,天空遼遠湛藍,四處鳥語花香;你正在花園裏一條曲折蜿蜒的石子路上,欣賞著四處的美景,大自然的氣息讓人陶醉;沿著小路往前走去,轉了一個彎,發現前麵是一片樹林,幽靜安逸;踏著鬆軟舒適的落葉沿著小徑走過樹林,發現對麵有一個山洞。很好奇,於是走向前去發現山洞的門口有一麵魔鏡。現在你走到了鏡子前麵,看到了鏡中的自己。
仔細地看看鏡中的自己,什麼樣的頭發、衣服、鞋子,表情是怎樣的,越清楚越好??看看他/她是不是你平常的樣子。
現在,魔鏡裏的時間切換到五年後的某一天,一個平常的工作日。早晨,收拾停當,準備出發前又照了照鏡子,仔細看鏡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是什麼樣子的表情?再往後看,看看居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周圍有什麼樣的擺設?房間裏有種怎樣的氛圍?(停頓)接下來,準備去第五章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決策與行動計劃143上班,出門。居住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裏?乘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
然後出現在你的辦公場所,那是什麼樣的地方?同事看起來是怎麼樣的?(停頓)到了晚上,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是否感到愉悅和滿足?怎樣度過夜晚的時間?
時間切換到十年後的某一天,一個平常的工作日??(重複以上)今天,大家不僅享受了天然花園的美景,還在魔鏡中看到了五年後和十年後的生活。今天有了很大的收獲,內心充滿了愉悅。現在,該回去了。穿過樹林,經過石子路。五、四、三、二、一,好,睜開眼睛。
請將在“魔鏡生涯幻遊”中所感受到的細節記錄在下麵。
根據“幻遊”中在“魔鏡”裏看到的未來景象,製定在職業生涯發展上的五年目標、十年目標。
比較現在的自己、五年後的自己、十年後的自己之間的差距(教育培訓、事件經驗等),從而為這兩個目標而製訂計劃。
引導討論:
以5~8人為一小組,說出自己的目標,用頭腦風暴法盡可能多地找出可以實現目標的途徑。
理論拓展
1 決策
在遼闊的坦桑尼亞草原上,一隻饑餓的鬣狗在四處覓食。它沿著灌木間的小路奔跑,來到一個岔路口。在兩條岔路的遠方,各有一頭山羊絆倒在灌木叢中掙紮。鬣狗的口水流了出來,它想先走其中一條路,卻又擔心另一條路上的山羊被別的動物搶走。最後它決定左腳沿著左邊的路走,右腳沿著右邊的路走。但是兩條路越分越開,相隔越來越遠,最後鬣狗把自己的身體劈成了兩半。由此一條古老的諺語在非洲廣泛流傳:“鬣狗難過岔路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麵臨一些選擇的時候,往往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學會取舍,學會決策。
144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活動教程良好的決策能力對一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個人決策的質量是評估生活有效性的指標之一。
重大生活決策,如職業生涯決策往往會對一個人產生多年甚至一生的影響。對於大學生來說,學會自主決策、正確決策,是承擔起對自己人生責任的必經的一步。
1)決策的內涵和分類
決策,簡單地說就是人們為了解決當前或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而在所有備選方案中選擇最佳方案的過程。生涯決策就是個人在多項與職業生涯相關的選擇之間權衡利弊,以達成最大價值的曆程。
決策總是與風險同步的,根據決策所麵臨的風險等級程度,將決策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確定無疑的決定,在這種情境下,所有的選擇及結果都清楚明白;二是有一定風險的決定,每種選擇的後果不完全確定,帶有一定風險,但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三是不確定的決定,對於各種選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幾乎完全不清楚。
生活中的決定大多屬於第二種,大多數決策是有風險的,並且選擇就意味著放棄了另一種可能,麵臨著一定的機會成本。不存在風險的選擇很少,因為我們不可能掌握決策所需的全部信息,而這些信息也不可能完全在個人的把握之內。當需要做第三種決定時,最好先盡可能地去搜集一些信息,以便把它變成第二種決定。
決策意味著風險,但並不是說不決策就可以避免風險。生活中,最危險的往往就是不去冒險。隻有敢於冒風險的人才是自由的,才有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悅。
2)職業決策的影響因素
決策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麵的,決策過程對某些人而言很困難,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著名的職業輔導理論家克朗伯茲(Krumblotz,1979)將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引入到生涯輔導中,指出了影響個人職業決策的四類交互作用的因素。